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17世纪荷兰画家维米尔「维米尔画作」

时间:2023-01-28 14:13:08 来源:若水连江寒

大家好,17世纪荷兰画家维米尔「维米尔画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英国艺术大师大卫·霍克尼,曾经专门拍摄过一部纪录片《蒂姆的维米尔》,用现代技术手段分析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画作,试图找到他能捕捉到如此美妙光影的原因所在。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大卫·霍克尼得出的结论是:维米尔在创作过程中,利用了反光镜以及小孔成像技术等手段,使得他能够精准地描绘人物和光线。

纪录片中的蒂姆

维米尔谜一般的高超绘画技法,令数百年来的研究者和艺术家们为之叹服,但他的魅力并不仅限于此。

人们推崇和喜欢维米尔的原因还在于,他的画作主角常常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在做着最寻常的事情:读信、倒牛奶、弹琴,表情、动作都十分自然,画面中散发出恬静温柔的气息。

事实上,17世纪的荷兰不止有维米尔,还有弗朗斯·哈尔斯、杨·凡·格因等一众优秀画家,被后世称为 “荷兰风俗画派”,他们对日常生活投入极大的关注,为西方艺术史吹来了一股“小清新”之风。

法国艺术评论家茨维坦·托多罗夫的《日常生活颂歌:论17世纪荷兰绘画》,就以荷兰风俗画派为主题,探讨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其聚焦的生活主题,也从更深层次剖析荷兰风俗画的思想性和教化意义。

《日常生活颂歌:论17世纪荷兰绘画》


01 小人物的日常:17世纪荷兰风俗画的特色分析

在荷兰风俗画派出现之前,西方艺术史上的创作主题多以“宏大”为特色:宗教画、历史画、神话主题画,它们描绘希腊神话故事、渲染宗教氛围,或者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角都是一些“大人物”。

即使是私人订制的肖像画,主角也往往是国王、贵族或者富有的商人。普通人时不时出现在画里,但只是作为配角,以衬托主角的光芒,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荷兰风俗画的主题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细节、不知道其姓名和来历的普通人、身边随处可见的风光,通通被搬进了画作之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支派,被称为“荷兰小画派”,因为它的主题以“小”见长,尺寸也相对较小,方便在市民家中悬挂装饰。

在绘画风格方面,荷兰风俗画给人一种简单平实的美感,十分赏心悦目。

杨·凡·格因的《河畔风车》中,浅灰色的天空中漂浮着大片云朵,河畔远处矗立着一架风车,三三两两的人们或劳作,或小憩,呈现出一派宁静淡泊的景象。

杨·凡·格因,《河畔风车》

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奴仆》中,白色的头巾、黄色的上衣、蓝色外裙、红色的衬裙构成了画作的主色彩基调,女仆正手持陶壶将牛奶倒入盆中。食物筐和桌子上摆着面包,墙壁上残留的钉孔,悬挂着的灯具,画家捕捉到了生活中极为细微的瞬间,用光线和色彩搭建出岁月静好之感。

维米尔,《倒牛奶的奴仆》

弗朗斯·哈尔斯的《圣乔治城守卫军官的宴会》,一群身着军装制服、戴着雪白拉夫领的富裕市民围坐桌前,每个人表情、神态各异,画面中流露出欢乐的气氛。

弗朗斯·哈尔斯,《圣乔治城守卫军官的宴会》

02 新教、经济和市民阶层:为风俗画派的兴起提供土壤

风俗画派诞生于17世纪的荷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地理因素来看,荷兰地处欧洲西北部,土地面积狭小,不足以提供充足的生存资源,驱使人们走向海外,通过贸易获取财富。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开辟绕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使得欧洲国家与世界其他区域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哥伦布带领船队寻找新大陆

到了17世纪,荷兰进入“黄金时代”,它取代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一跃成为海上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聚集财富的同时,也形成了更加包容的社会氛围。

在社会阶层构成上,资产阶级、富有的市民阶层拥有和支配着巨额的财富。

富有的商人阶层和他们对于日常主题绘画的需求,促进了一个新的艺术品市场的形成。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庞大的画家群体应运而生,他们或专注于某一类型的画作,也有一些天才级人物,如伦勃朗,能够在几乎所有类型画作中都游刃有余。

宗教方面,17世纪的荷兰推崇新教,但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荷兰的宗教氛围更为自由和宽容。

一方面,被迫害的“异教徒”涌入荷兰,他们中有一批优秀的哲学家、艺术家等,为荷兰带来了多元化的思想与文化。如著名的哲学家斯宾诺莎就在这一时期来到荷兰,以磨镜片为生。

哲学家斯宾诺莎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希望能更多享受尘世生活的欢乐,原先宏大、厚重艺术主题的生存空间随之变小。

此外,新教中不提倡偶像崇拜,不时有破坏圣像运动,画家们能够接到的宗教画订单缩水,不得不寻找其他的谋生道路,艺术走向世俗化成为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中产阶级大都信奉新教,他们提倡简朴,崇尚务实、勤勉、节俭的品质,这也影响到他们的审美品味。

在《日常生活颂歌》一书中,茨维坦·托多罗夫提到,在17世纪的荷兰,即使是非常富裕的家庭,内部装潢也不会十分奢华,而倾向于以简单取胜。在订购画作时,他们更偏爱简单、纯粹、造价不太昂贵的作品。

教育方面,荷兰人对于教育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

在16世纪末,荷兰建立起当时欧洲最好的大学--莱顿大学,在物理、数学、天文学、光学等学科领域,都有长足的进展。因此,艺术家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先进技术辅助作画,维米尔画作中绝妙的光线布置、精细的比例结构,就部分得益于先进技术的使用。

03 荷兰风俗画的深层次解读:主题与寓意

荷兰风俗画派作品的解读,有两个重要的方向:从精神层面分析其教化意义,从主题角度分析当时的社会风貌。

首先,我们来看画作在精神层面的引导意义。

在西方古典绘画中,“符号”及其象征意义是重要的解读方向,同样的符号在不同的绘画主题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象征意义。鸢尾花,在尼德兰、西班牙一些圣经题材画作中,被作为圣母之花使用。而法国波旁朝的画像中,它则是以家族徽纹的形式出现,是权力和尊贵地位的象征。

荷兰风俗画的解读方向与之不同,它所表现的场景、人物、物件都是生活化的,通常没有高深的主题和深刻的寓意。换言之,它脱离了所谓的“主题”,而成为独立的存在。

但这些画作并非没有任何道德教化意义,作为新教教徒,荷兰人仍然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他们在歌颂日常生活的同时,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自然、平实的生活方式,抛弃过往浮夸、奢靡的价值取向,转向更加务实的一面。

从根源上来说,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原始积累,如果财富都用于奢侈消费,就无法持续扩大再生产,回归简单的生活,是更加理性化的决策。这和马克斯·韦伯所宣扬的新教伦理有相通之处。

其次,从荷兰风俗画中,我们还发现了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女性作为主角的场景居多。

维米尔留存至今的三十几幅画作中,一大半都是女性主题。这是因为当时女性地位提升了吗?

维米尔画作《主人与女仆》

根据茨维坦·托多罗夫的观点,答案藏在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社会习俗中。

17世纪的荷兰,男性大多出海进行海外贸易,女性被留在家中照顾家庭。在这种家庭分工模式下,女性被赋予了部分男性的特权,包括掌管家中的财务、指导子女的教育等等。

但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当时女性的主要工作仍然是“打扫房间、准备饭菜和生养子女”,因此,即便是作为主角,她们出现的场景也大都局限于室内:读信、弹琴、梳妆、写字、料理家务等。


“荷兰绘画既没有丝毫的稚气,也没有田园牧歌式的一面,可能正因如下原因而在我们眼中显得弥足珍贵:它向我们确保了这些时刻的存在,向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即便摆脱儿童时代的朦胧状态,我们仍能继续生活下去。”

荷兰风俗画派,宛若一缕清风,以“小清新”般的姿态在艺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对于其后的印象派画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梵高对蓝色和黄色的大面积使用,可能就从维米尔的作品中得到了启发。

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在美术馆、艺术类书籍中看到这些画作时,仍然能感觉到其中流淌的诗意与美。

参考书籍:

1、茨维坦·托多罗夫,《日常生活颂歌》

2、王子明,《17世纪荷兰风俗画大师--维米尔》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