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大家好,云冈石窟的文物「云冈石窟的详细资料以及历史文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云冈石窟是北魏历史的见证
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北魏时期,就发生在大同。北魏时期,执政者是拓跋鲜卑族,于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大同,当时取名为平城。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魏晋时期,北魏孝文帝在平城大同开启汉化改革,推动五胡融入中原;这一历史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多样化,带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云冈石窟就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云冈第12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十六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云冈第6窟内造像
整个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64年,公元460年,北魏文成帝令沙门统昙曜(音坛耀)开凿5个大石窟,即现在的第16-20窟,窟制相同,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窟内造像以三世佛为主,主像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北魏前后经历共六位皇帝,这里分别象征着北魏其中的五位皇帝,是云冈开凿最早的窟群。
可以说,云冈石窟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游云冈石窟,游大同,就是在读北魏历史,在读民族融合史。
昙曜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之最东端,是云冈石窟的开山之作。它的开凿与北魏的高僧昙曜紧紧地连在一起。正是由于他的创意、设计和督建,才有了这闻名中外的洞窟。
20窟
20窟露天大佛
20窟主尊大佛,佛像为释迦坐像,高13.7米。造型古朴硕大,两肩宽厚,袈裟右袒,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背光的大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更加刚健雄浑,充分反映了北魏佛教造像的宏伟气势,为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
16窟
第十六窟主像为释迦立佛,高13.5米,波纹状发髻,清秀俊逸。佛像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结带下垂。这尊交脚弥勒菩萨高达13米,对应的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浚。
当年,这位少年君主借“兴佛”以“兴帝”,下令“依帝影象”在云冈凿窟造像,巧妙地消弥了佛与帝的对立,成功化解了二者之间的芥蒂。文成帝拓跋浚的高超和英明,在北魏乃至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遗憾的是,文成帝只活了26岁便英年早逝!
5窟
第5窟,即“大佛窟”,是云冈石窟保存造像较多的洞窟之一。正面依壁凿刻的高达17米的主佛是北魏孝文帝之父献文帝拓跋弘的纪念像,高大巍峨,令人敬畏,仅端坐的两膝距离即达15米,仅右手中指长也达2.3米,是云冈石窟最高的造像。
6窟
第6窟内造像
第6窟,云冈石窟中精巧著称的一窟,称“第一伟窟”。平面呈正方形,后室为中心塔柱,塔高15米,分上下两层。四壁和塔柱的佛像采用近似圆雕的高浮雕,佛像立体感很强。整个洞窟雕饰富丽堂皇,仿佛进入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佛国世界。
这个内圆外方的双重龛,完整有序地雕刻了170余尊佛像。藻井四周的飞天,高发髻,短衫,长裙不露足,天带飘扬。
龛中坐佛像就是孝文帝的祖母文明皇太后的显身像,是孝文帝时开凿的一组双窟,属孝文帝初任皇帝时开凿。
第6窟内造像
那么,为什么孝文帝时期要开凿双窟,双佛对坐?
当时将冯太后和孝文帝并称为二圣或二皇,冯太后世奉佛教,开凿双窟应与冯太后主持朝政有重大关系。冯太后是一位汉族太后,对孝文帝有很深远的影响!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第6窟在总体布局、造像风格、雕刻手法等方面,代表了北魏传统石窟艺术的最高境界,尤其佛像改变了过去的服装,雕成了褒衣博带式的佛装,采用了当时南朝士大夫地主阶层的服饰,被称为“太和造像”。
北魏在大同定都的97年,可说是拓跋鲜卑族和汉族融合的一个过程,那么,云冈石窟的修建就是见证了这段时期的民族融合。
第10窟明窗莲花
第7窟飞天
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