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西方艺术史》「巴洛克时期的美术作品」

时间:2023-01-31 19:49:07 来源:艺术宝库美术

大家好,《西方艺术史》「巴洛克时期的美术作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艺术

16世纪下半期,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艺术出现了衰退现象,一些盛期的大师相继谢世,群星陨落,一时天空黑暗了许多。这时虽有样式主义艺术兴起,它毕竟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性的流派,昙花一现,不起多大作用。就是在这样一个沉寂、困扰、寻觅的时期,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有三个艺术流派终于在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中产生了。这三个流派是:意大利的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和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

学院派艺术:欧洲的学院派艺术首先在意大利形成。学院派的基本主张是:要保持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大师艺术的永恒性,把这些艺术看成是不可逾越的楷模,实际上是鼓吹折衷主义的艺术。比较有影响的第一个学院产生于波伦亚,史称波伦亚学院,它大约建于1590年。这个学院的奠基者之一是阿尼巴·卡拉契(安尼巴尔·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 ,1560~1609年),他是在三兄弟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他们早期曾受威尼斯画派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人的影响。卡拉契弟兄后来到了罗马,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折衷主义风格的学院派绘画和壁画。继卡拉契弟兄之后,学院派代表还有格·列尼(G·Reni,1575—1642)和乔·格维尔契诺(G·Guercino,1591—1666)等人。

《吃豆的人》1584年,卡拉契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baroque)一词的来源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一种看法是:这个名称源于意大利语barocco,包含有奇形怪状,矫揉造作的意思。也有人认为这个名词源出于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总之,这个名词是一个贬词,18世纪一些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借用巴洛克这个词来嘲弄具有这种奇特风格的艺术。巴洛克艺术大致有如下一些特点: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还带有点神秘感。雕刻和绘画多表现宗教题材。

17世纪巴洛克艺术在建筑方面最主要的两个代表人物是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波罗米尼 FrancescoBorromini,1599—1667)和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乔·洛·贝尼尼 Gianlorenzo Bernini 1598-1680年)。

波罗米尼的作品是以奇特著称。他的建筑好像是艺术家的不平静心灵的反映,给人一种虚幻莫测的感觉。他的主要作品是圣·卡罗教堂(1635—1667)。他设计的圣卡洛教堂,由于内部空间狭小,将通常分开布置的三个部分,大胆的组合在一起,教堂内部的空间,在精心控制的光线下,产生一种幻觉效果,椭圆形的拱顶似乎悬浮在教堂上空。圣卡洛教堂以其新颖的布局,和改革传统的大胆手法,轰动全欧洲。

《圣卡洛教堂几何图案的圆顶》

《圣·卡罗教堂》

贝尼尼是一个无论在生活上或艺术上都是一帆风顺的人物。贝尼尼生于那不勒斯,父亲也是一个雕塑家,1605年举家迁来罗马。据说,他在8岁的时候就作了一个小孩的头像,这件事曾使他父亲大吃一惊。在他早期,红衣主教波尔盖兹为了装饰自己的花园,曾向他订购了一系列作品。为制作这些作品,贝尼尼初露锋芒,展示了他不平凡的天才,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他在1623年作的《大卫》完全不同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米开朗基罗塑造的是英雄,而他表现的却是一个常人,不再是理想化的人物而是现实中的人物。贝尼尼的《大卫》,这个人正处在吉凶未卜的激烈博斗中。艺术家在这里最大的兴趣是表现人体旋风般的运动和人物狂暴的热情。运动——这是巴洛克艺术的生命。大理石在雕刻家的手中好像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轻快、活泼和不安的感觉。

《大卫》

早期的另外几件作品是《阿波罗和达芙妮》(1622—1625)和《普路同劫夺珀尔赛福涅/普鲁托与帕尔赛芙涅》(1621—1622)等。

贝尼尼为罗马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的花园装饰了四组群像雕刻,《阿波罗与达芙妮》是其中的一组雕像。该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描绘的是太阳神阿波罗向河神女儿达芙妮求爱的故事。爱神丘比特为了向阿波罗复仇,将一支使人陷入爱情漩涡的金箭射向了他,使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同时,又将一支使人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达芙妮,使姑娘对阿波罗冷若冰霜。当达芙妮回身看到阿波罗在追她时,急忙向父亲呼救。河神听到了女儿的声音,在阿波罗即将追上她时,将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

雕像表现了阿波罗的手触到达芙妮身体时的一瞬间。两人都处在乘风奔跑的运动中,身体轻盈、优美。达芙妮的身体已开始变成月桂树,行走如飞的腿幻化为树干植入大地,飘动的头发和伸展的手指缝中长出了树叶,即使是她最柔软的双乳也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树皮。但达芙妮的整个身体仍具有凌空欲飞的姿态,手臂与身体形成了优美的S形。她侧着头,目光由惊恐变为麻木,具有使人怜悯的感。阿波罗眼睁睁地看到达芙妮变成了月桂树,神情由惊讶转为悲伤,却无力挽回。他的一只手仍然放在达芙妮的身体上,另一只手则向斜下方伸展,同达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条直线,使整个雕像有一种动荡的感觉,充满了表现力。

雕刻家采用绘画的造型手法塑造了一个具有戏剧性效果的群雕,这是雕坛的空前创举。这组雕像表现了两个处于激烈运动中的人体,人物都处在乘风追奔的运动之中,给人以向上升华、轻盈、充满生命力的优美感觉。激情、激烈运动正是巴洛克艺术的特征。雕刻家以纯熟的征服云石的技巧和信心,使冰冷坚硬的云石变成柔软的肌体和鲜活的生命,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质感对象。他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不用任何支撑物,使开放的运动人体自由地展现在空间中,是米开朗基罗也不曾涉足的创造。

《阿波罗和达芙妮》

《普鲁托与帕尔赛芙涅》

1623年,新教皇乌尔班八世即位,贝尼尼进入教廷。当乌尔班八世还活着的时候,教皇就忙着命令贝尼尼为他建造陵墓。虽然贝尼尼为这个陵墓花费了不少心血,但是这个陵墓的雕刻并不太成功,原因在于贝尼尼为了美化这个人物,过分热衷于追求外在的装饰效果,而放弃性格方面的刻画。

教皇乌尔班八世之墓

标志着贝尼尼雕刻顶峰的是他为科尔内罗礼拜堂所作的祭坛雕刻。这个组雕作于1645—1652年间。祭坛的灯光吸引着人们,在灯光照耀下有一组白色大理石的雕刻,人物栩栩如生。这一组雕刻由两个人物组成,一个是女圣徒德列萨,另一个是小天使。艺术家在这里很细致地表达了人物矛盾复杂的心理状态。

《神志昏迷的圣德列萨/圣德列萨祭坛》):德列萨是16世纪时西班牙的一个修女。少年时因患了癫痫,就潜心修炼,事奉上帝。每当病发时,人就失神落魄,脑际幻觉丛生,此时据她自诉,她能看到种种奇迹。后来她过着隐居生活,空时便把自己每次昏迷中的幻觉记述下来。这份自述流传到17世纪,教会便利用它来宣扬宗教的神秘主义。并把这位修女封为圣徒。此事在民间深有影响。 贝尼尼运用他那熟练的大理石雕凿艺术,把德列萨作成在昏迷中祈求爱欲的神姿:她的手脚松垂,身子横卧在云中。她脸色苍白,嘴角微启,两眼轻合,在朦胧状态中似乎梦见了一个小爱神模样的少年天使在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来。这是德列萨在她的笔记中的自述。笔记中还写道:“我感到这支箭头已刺透了我的心。当他把金箭抽出时,我感到好象在抽我的心那样……这时我感受着一种无限的甜蜜,我很想把这种痛苦永恒地继续下去……”把神秘的病态变为一个在朦胧意识下女性对爱与欲的痴迷状态。她的昏迷与神智失控,是少女思春的典型体现。雕塑家用坚硬的石块表达出女人心灵底蕴,但这一切是在神秘的宗教外衣下伪装了。

《圣德列萨祭坛》

除了室内的作品,贝尼尼的雕刻还被大量运用在装饰园林和喷水池等建筑物上。在这方面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在他领导下建造的《四河喷水池》(1648—1651)和由他独立制作的《特列同喷水池》(1637)。

《四河喷泉》

在建筑方面,贝尼尼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是巴洛克著名的建筑艺术大师。他在1656—1665年间被教皇委任为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和柱廊的总监。

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和柱廊

圣彼得大教堂内的圣人彼得的王座

此外,贝尼尼设计的圣安德烈·阿尔·克维里纳列教堂(1658—1670)是一座更为典型的巴洛克建筑,是他的得意之作。

圣安德烈教堂

1665年,他曾被法王路易十四邀请到法国,为的是请他参加设计卢浮宫的东正面。据记载他到法国受到极大的礼遇。他曾为路易十四作过肖像。

贝尼尼虽然是一个颇有想象力的人,在艺术技巧方面也造诣颇高,但终究由于走的是一条脱离生活的道路,所以他的艺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意大利巴洛克艺术在绘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考尔东诺(P·Cortona,1596—1669)和卓尔丹诺(L·Giordano,1634—1705)。

艺术宝库带您进入艺术的神圣殿堂,领略艺术的美,生活的美!艺术宝库是美术爱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艺术的集大成者,美术资料丰富全面,供艺术家们学习研究的交流平台。有需要请联系微信:glailp-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