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明代文人画的艺术追求「文人画的艺术追求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时间:2023-02-03 10:53: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大家好,明代文人画的艺术追求「文人画的艺术追求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明代文人画注重追求至静之境界。文人画中描写山水植物居多,人物从不熙熙攘攘,虫鸟只有寥寥数只,体现出生态之美、寂静之美。如文徵明的《游山图》、仇英的《仙山楼阁图》、董其昌的《秋兴八景图册》等。

文人画泛指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文心、诗情、画意,任性率真的独立人格和自然洒脱的清新画风,对传统美育思想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一些文人开始提倡个性解放,注重自我彰显,并在诗、书、画中寻求革新。明代的文人画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将诗、书、画有机融合,表现出“静养心性”之美,体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董其昌曾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王维)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李公麟号龙眠居士)、王晋卿(王诜)、米南宫(米芾)及虎儿(米友仁,米芾之子)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黄公望)、王叔明(王蒙)、倪元镇(倪瓒)、吴仲圭(吴镇)皆其正传。吾朝文(文徵明)、沈(沈周)又远接衣钵。”

明朝与以往朝代相比,其文人的构成更为复杂,主要来源于两个阶层:一类是社会地位较高的士大夫阶层,主要由士大夫和统治者阶层的文学爱好者组成,在科举取士的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大都文采出众,善于书画,审美标准偏向于典雅、华丽。另一类是地位不高的市民阶层,既有无科举功名的布衣,又有隐逸之士和屡试不第的文人,审美趣味主要以朴素化、世俗化为主。两个阶层在交流中都发现了对方审美中的优点,并加以吸取借鉴,使文人画的审美取向更加多元化。

明代文人画注重诗、书、画的融合。画家不求物趣而求天趣,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追求气韵。正如明代高濂所说:“今之论画,必曰士气。所谓士气者,乃士林中能作隶家画品。”创作者在造型过程中的笔墨表现决定了物象神韵传达的成败,其情感须融于形象之中,通过笔墨结合塑造形象、表现神韵。徐渭等人则开创性地将写意花鸟画作为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手段,在画法上打破客观物象的形象,赋予物象强烈的个人特色,表现出缘物抒情的特征。董其昌云:“盖有笔无墨者,见落笔蹊径而少自然;有墨无笔者,去斧凿痕而多变态。”沈周、文徵明、董其昌每次作画后,便题以诗文,使诗、书、画相映成趣,富有抒情意境,成为文人画追求意境的典范。明嘉靖十二年(1533),文徵明依照拙政园中的景物绘成《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各图配以诗词,并写了《王氏拙政园记》一文。三十一景中的《小沧浪》画出小亭、木桥、绿树、河堤,还画出了小亭中的茶几、净瓶和亭外篱笆门口徘徊的文人,静中有灵动。随后题诗:“偶傍沧浪构小亭,依然绿水绕虚楹。岂无风月供垂钓,亦有儿童唱濯缨。满地江湖聊寄兴,百年鱼鸟已忘情。舜钦已矣杜陵远,一段幽踪谁与争。”在诗后加注:“园有积水,横亘数亩,类苏子美沧浪池,因筑亭其中,曰小沧浪。昔子美自汴都徙吴,君亦还自北都,踪迹相似,故袭其名。”《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将诗、书、画有机结合,既呈现了美好生动的景物,又从多个角度表达了对自然的感知和个体的心境。

明代文人画注重追求至静之境界。文人画中描写山水植物居多,人物从不熙熙攘攘,虫鸟只有寥寥数只,体现出生态之美、寂静之美。如文徵明的《游山图》、仇英的《仙山楼阁图》、董其昌的《秋兴八景图册》等。陈白沙注重静中涵泳,“为学以静为主”,认为唯有心灵超脱于自然人世,处以虚静专一的状态,方才能去观照宇宙万物。文徵明自号“吾亦世间求静者”,在《策杖图轴》中题诗道:“山静似太古,人情亦澹如,逍遥遣世虑,泉石是霞居。白云媚涯客,风清筠木虚。”认为人心唯有如静山澹水,解除了世俗之牵挂,方能保持灵魂的本真,寻得天地日月长,才能自在优游,与天地万物相契合;唯有内心泊然无着染,静寂不喧,不将不迎,方才能去悟入外在世界。

明代文人画注重“养”中求“静”。恽南田提出:“离山乃见山,执水岂见水”,认为以欲望的、知识的眼光获取到的世界皆为水中月、梦中影,并不是本原的真实世界。董其昌提出:“四天无遮,得穷其朝朝暮暮之变态耳,此非静者,何由深解?”认为“静”不是从外在求来的,而是自己“养”来的。“人若调养得精神完固,不怕文字无解悟,无神气,自是矢口动人。此是举业最上一乘。”画家所“养”之“静”即是心灵的静,从念念不止到虚灵不昧,从外在索求到平静参悟,从欲望缠绕、知识束缚到本心显现、性灵觉悟,以“养”的方式寻得心灵之静。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苗颖 郭晓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