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大家好,中国古代眼镜的设计巧思是什么「古典镜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眼镜是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用具,具有矫正视力、保护眼睛和装饰的用途。在古代,人们是根据生活所需来创造器物的,并强调其实用功能。眼镜便是传统日用之器中以实用为目的而发明的典型器物。让我们从眼镜的演变历史出发来了解古代眼镜的设计思想吧。
古代眼镜 于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展出
在中国,眼镜最初名为“叆叇”(也称“僾逮”或“暧曃”),是阿拉伯语“uwainat”(眼镜)的音译。明代中期,“眼镜”逐渐取代“叆叇”一词,并沿用至今。
眼镜最早的雏形是能够看清微小事物和取火的单片凸透镜,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镜片是东汉出土的金圈镶嵌的水晶放大镜。至明万历年间,已经出现具有现代老花镜用途的眼镜,其形制是可以折叠的两个镜片,没有鼻托和眼镜腿,需要在两个镜片上各打一孔,用线穿过并挂在耳朵上使用。元代、明代的工匠发现使用线不方便,便逐渐开始使用蚱蜢腿(眼镜腿最后一节可弯曲插到辫子里)替代这种用线固定的方式。
汉 金圈水晶放大镜
明末的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能够根据患者年龄和疾症的不同而“随目配镜”,还对眼镜的形状结构进行改进,将“单片镜”改良为可以久架于鼻梁上的双镜片眼镜。明代画作《南都繁会图卷》中的闹市里多有戴着眼镜的人。
明 佚名 《南都繁会图卷》(局部)
清末民初,因当时的社会倡导剪发易服,所以眼镜的蚱蜢腿改良成现代眼镜的细腿。这一时期,各种材质和造型的眼镜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有的配有绳带、流苏,还可佩戴在腰间。后来,眼镜的功能与形制日臻完善,制镜的工艺日渐成熟,眼镜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完美结合。
物以致用
物以致用是中国古代造物思想最具特点的一个属性。古人强调物之有用,其理性思想是追求造物尺度与人体尺度相适应,坚持理性与感性相统一。
在古代,天然水晶石是制作眼镜最早用到的材质。磨制好的水晶镜片在嵌入金圈后便可直接使用,这样的单片镜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古人看不清楚的问题。后来出现了双镜片眼镜,古人为了更好地保护镜片,便给眼镜设计了镜框,起到防止摔坏镜片的作用。随后,古人在使用眼镜时为了能更好地看清稍远的地方,便对其造型进行调整,设计出双镜片的夹鼻眼镜,为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进而为眼镜设计了镜腿,使其可以架在双耳上。
古代眼镜 于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展出
所以,器物的发明和制作是不断发展和改进的。人们不断对器物进行研究和分析,发掘新的材质,完善形制构造,并总结出可用于生产加工的规范。这说明物以致用的理念对各式眼镜的发明和制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古代眼镜 于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展出
材美工巧
材美工巧是一种审美标准,也是指导古人造物的原则之一。造物条件、材质与造物者的主观意识、技艺相互协调且有机结合,才能使创造的器物精良优质。古代眼镜的制造始终围绕“材美工巧”的造物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用材。器物的用材会影响器物的实用价值和产品质量,所以古代眼镜使用的材料十分考究,这些材料往往具有特殊的性质。最早的“镜片”就是选用水晶、宝石等透明度高、杂色少、坚硬、耐腐蚀的矿物材料进行手工制作的。这一时期,水晶制成的物品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稀罕物件,多供贵族把玩,以此彰显身份的尊贵。后来,玻璃的出现逐渐代替了水晶,使眼镜的用材成本降低。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树脂已经成为制作镜片的主要材质之一。
古代眼镜 于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展出
第二是工艺。古代眼镜镜架和镜盒的制作工艺充分体现了古人对造物结构及其表面装饰的用心。民国时期的制镜技术和工艺趋于成熟,匠人会在镜架上施以镂空、雕花等工艺,而镜盒也有木雕、覆皮、涂漆、壳造等多种处理工艺。做工考究、上乘的眼镜及镜盒常被视为工艺品。
晚清至民国 白缎绣菊蝶眼镜套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第三是制作理念。古人在造物的过程中会考虑天时、地利、材美、工巧四个因素,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与现代提倡的生态设计理念、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设计实践有异曲同工之处。
物以载道
器物承载着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中国古代器物具有强烈的等级色彩,眼镜作为传统日用之器,其功能、材质以及手工艺等方面也能体现出当时统治者的思想观念。
民国 缎地绣花眼镜套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古代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器物制造也有官造和民造之分。有的器物虽然在功能上无异,但二者在材质、工艺、审美上却有极大的区别。例如,南宋时期人们会把眼镜看作是身份的象征,官造眼镜常选用玳瑁这种神圣且有象征意义的材质,并认为这样的眼镜能带来好运气,能体现自己的尊贵。而平民佩戴的眼镜在材质和工艺上就与官造眼镜有明显区别,更加单调和朴素。
像这样赋予眼镜更多的寓意和供不同阶层使用,就是“物以载道”设计观的体现,这使得器物蕴含着古人的造物观及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
重新审视传统日用之器,深入挖掘中国古代造物的思想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传统设计思想和创新现代设计观念。
本文节选自《中国艺术》2022年第3期
《传统日用之器设计价值研究——以古代眼镜为例》
《中国艺术》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