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大家好,拿什么拯救内卷的人?「资本带来的内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端的骗局,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行骗逻辑,骗子们更多精力琢磨的,是「赢得信任的技术」。
撰稿|鲜 于
编辑|许 静
校对|张 帅
出品|Figure纪录片
骗局游戏,几乎是好莱坞电影制作人心头最璀璨的那颗宝石,《骗中骗》《猫鼠游戏》《美国骗局》《天才瑞普利》……高风险骗局被不断演绎成美国特色的神话,跻身影史经典。
然而,尽管好莱坞编剧们穷尽想象力,去编造这些精妙绝伦的故事,现实永远比艺术创作更「精彩」,正如《忽悠世代(Generation Hustle)》中各种狡猾的角色所揭示的那样:互联网使诈骗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成功——所需要的只是一些胆大妄为和技术手段,假信息假数据假网站等等。
《忽悠世代》海报
这部HBO Max播出的10集系列纪录片,主角是10位近年来涌现出的骗子界杰出代表、阴谋家,有些早已名声在外,比如坑了孙正义上百亿美金、WeWork的创始人亚当·诺伊曼,耍了整个纽约社交圈的假名媛安娜·德尔维(安娜·索罗金)……大部分人用的是老伎俩,但也有些骗局非常新奇甚至是莫名其妙。
所幸,纪录片里的骗子为了追求名利绞尽脑汁,但最终总是会被抓住、接受惩罚的。
真正的骗局
「反派形象最吸引人的就是复杂性,他们可以很有魅力,可以表现得非常友好,但内心深处,他们会有一副截然相反的面孔:不把同伴视为他们同类,而是看做猎物。」
镜头前说出这段话的,是个混得不太好的编剧格雷戈,也是《忽悠世代》第一集「好莱坞骗局女王」的受害者之一。
格雷戈,图片来自纪录片剧照,下同
如前所述,《忽悠世代》里刻画了多位欺诈高手,有把自己假扮成沙特王室王子忽悠房地产商的;有打着建设「东方硅谷」名义欺骗小镇居民投资的;也有靠在歌词中编造诈骗、信用卡欺诈等犯罪行为,把自己「打造」成说唱歌手,成功拿下大西洋唱片正式唱片合约的……
但和「好莱坞骗局女王」相比,这些成就都太正常了,缺少了些许传奇——那种令观者看完之后不由地想吼一句「你神经病啊」的魅力。
格雷戈回忆说,令自己踏入陷阱的诱饵,是一封来自「中国电影公司」的电子邮件。邮件中该公司表示对格雷戈写的一个剧本非常感兴趣,希望他能到印尼当面详谈。
「幸运女神时常光临,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机会,有时候如果你没准备好,机会就像手中的沙子一样流逝。」蜗居在温哥华的摄影小哥纳撒尼尔,也收到了类似邀请。
略有不同的是,邮件发送人自称代表着Wendi Murdoch——邓文迪,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前妻——邀请纳撒尼尔到印尼拍摄一组写真。随后,摄影小哥甚至还接到了邓文迪亲自打来的电话。
「OK,或许这就是天赐良机。」
极限运动员达米安得到的邀请更具诱惑力,也更正规。在以邓文迪名义发来的邮件和电话沟通中,对方表示希望能一起合作,到印尼为劳伦·乔布斯(史蒂夫·乔布斯遗孀)的基金会拍摄一部电视剧。其后,一份像模像样的剧本,传真了过来。
达米安经常为男性健身杂志拍摄封面
达米安之前自制的纪录电影《深海之心》,在美国的票房「惨淡得要命」。邓文迪方许诺,达米安加入之后,他们会加大《深海之心》在美国的推广,而且不收取分文,他只需要坐等收益就好。于是,「Alright,那就来吧。」
事实上,这个骗局的受害者们,并不是白痴,他们绝大多数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是怀着某种抱负的创意者,正需要被人慧眼识珠时,「慧眼」就来了。
接下来的操作也并不复杂,甚至在创意行业内相对常见:垫资,「对方告诉我们,需要先自行订机票,然后提供各种支出的收据,用于后续的报销。」
对手头拮据的摄影小哥纳撒尼尔来说,1500到2000美金一张的国际机票就已经是个不小的负担,「但这可以当作对我未来收入的一种投资,加入这个项目之后,我拍照能赚15000美元,还有机会得到其他的工作。用不了几周,我就能赚上半年甚至一年的钱」。
纳撒尼尔
抱着类似的想法,自2015到2020 年,几百名受害者,编剧、摄影师,模特、演员等各种职业的人,飞来印尼参与邮件或者电话中描绘的宏伟项目。
到了印尼之后,受害者们会不断收到电子邮件甚至是电话,来自邓文迪、劳伦·乔布斯或者是其他名人、高管,有男有女不同口音,说服指引他们垫付导游费、车费、「照片许可费」「改期费」等等,「每天都会有人来问你要钱」。
大叠大叠的美金钞票给出去,换来一张张「看起来像是用地下室里的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收据」。
达米安的遭遇更加诡异一些,在某次电话沟通中,劳伦·乔布斯突然对他说,「我真的很喜欢你的长相,我认为你很性感,也很喜欢你的声音。」达米安客套地回答说谢谢。对方提出「你能不能念一遍我的名字?」达米安照办了。
「她说,‘你能为了我继续说下去吗?我觉得听起来很性感。’于是我就劳伦、劳伦、劳伦……结果电话里传出一些,呃……不健康的呻吟声……What the fxxk has just happened?」
并不是没有人有过疑虑,但往往是对方的「才华」征服了他们。编剧格雷戈里回忆说,对方非常投入地和他讨论剧本,「对剧情的评价都很中肯、得当」,并做出了实际上使剧本更好的修改。「如果把聪明才智用到正道上,他得有多大的成就啊?」
但谎言终究是谎言,描绘中宏伟项目必然是不存在的,当受害者经济无法支撑,邓文迪和其他高管们自然就销声匿迹,只留下懊悔轻信别人的受害者。
事实上,每名受害者被骗的钱不算太多,通常只有几千美元,但由于受害人数众多,警方认定这个骗局总案值达到200万美元左右。
「这场骗局的主要动机不是为了钱,其实是个角色扮演游戏,通过渲染紧张的氛围和情感PUA,打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但是设计者本人不是玩家,扮演的是‘神’的角色,掌控着故事的走向。」
警方介入破案之后,发现看似复杂的操作其实并不复杂:邓文迪、劳伦·乔布斯、凯瑟琳·肯尼迪(卢卡斯影业总裁)等成功女性当然都是假冒的,但并不存在一个庞大的诈骗集团,甚至「Con Queen(骗局女王)」都是不存在的,从头到尾骗子就只有一个人,一个男人。
是的,平平无奇的印尼男子哈戈宾塔·希拉马尼,通过社交媒体等获取受害者个人信息,之后通过不同声音间自由切换,以及精心策划的角色扮演,让渴望成功的受害者对他深信不疑,「享受诈骗的过程,甚至更深层次的满足感」。
2020年11月,他在英国被捕。
希拉马尼不是站街行骗的小喽啰,他是个正儿八经的行骗大师,变态……
「赢得信任的技术」
打开《忽悠世代》的那一刻,你会认定它不是普通的犯罪纪录片,动感喧嚣的配乐,全大写的单词以明亮的字体打满屏幕……给观看者一种INS潮流广告的感觉。
尽管不是全部,但动画、插画也加入进来试图活跃视觉效果。《好莱坞骗局女王》里,粗糙但色彩丰富的2D动画,就像法庭插图和故事板之间的混合体,用做场景还原甚至是再创作。
在第4集《安娜·德尔维占领曼哈顿》中,取而代之的是德尔维自己画的怪诞插图——摄制团队还特意说明,因为德尔维还在狱中,所以用书信采访代替了面对面采访。
但大胆的图形和华丽的音乐,无法弥补全片在实质内容上的不成熟、深度不足,整个系列纪录片,虽然由多位导演合作完成,但实际上却是以一种相当公式化的方式处理了每个故事:前半部分通过受害者或者是骗子本人的采访,还原骗局起始,之后回忆补充骗局细节。在中途插入第三者,调查员、律师或者是记者,接手解释骗子成功的机制和结局:骗子是如何逃脱的,又是如何被抓到的,以及该骗局是何种程度的违法行为。
每一集的前半部分,大多数骗子似乎都没有那么糟,相反,他们被描绘成目标明确的、忙碌的、有毅力的人。
前佐治亚大学学生赛义德·阿巴布,利用自己的投资诀窍让他的朋友赚了一大笔钱;青少年派对发起人伊恩·比克,利用自己的活动策划才能,将他的高中派对变成一个盈利项目;亚当·诺伊曼把身上极具感染力的领导气质利用到极致,「伟大」「使命」和「我们」挂在嘴边来勾勒宏大的愿景,成功将「硅谷最后一只独角兽」养到估值470亿美元。
亚当·诺伊曼曾经是各种财经报道中的常客
《忽悠世代》中超过半数的主题都遵循这种模式,以至于对现实了解不深的热血观众,甚至会带着希望祈祷他们的远大梦想能走向成功。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本可以戳破现代企业家和诈骗艺术家之间那层几乎看不见的膜:成功了,是实现梦想;失败了,就让别人「为梦想窒息」。
但《忽悠世代》并没有有意触及这一层,选题足够令人感兴趣,仅此而已,就像是在观赏一场真实的「猫鼠游戏」……
即使全片承认骗子伤害了许多人,但又有意无意地带有一点点对这种欺骗的赞赏。金钱甚至是肉体伤害,是骗局最可能带来的损失,但更深层次的伤害,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根据进化心理学,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当人类互相支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获得心理上的温暖和满足感。社会之所以还能正常运行,基础之一就是信任。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亚·康尼科娃在《信心游戏》一书中分析认为:所有骗子行骗的过程,都由几个必要环节构成:首先了解行骗对象,他是谁,他渴望得到什么;然后要博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建立感情基础;最后抛出骗局,给受害者一个美好、诱人的愿景。
只要能让对方相信自己值得信赖,接下来的骗局无论多么拙劣,都能轻易成功。因此,比起行骗的技巧,高明的骗子其实花更多精力在琢磨「赢得信任的技术」。
当骗局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消磨光,每个陌生人都被怀疑为骗子的时候,人与人的关系将变得不可捉摸。
对于大多数心地纯良的人来说,世界还没崩溃到如此地步,大多数人还是值得信任的。如果只是因为小骗局,被骗去了一点钱,或者浪费一点时间,我们还可以对自己说:这并不是因为你蠢,只证明你是个好人。
这句话是不是骗你的呢?
资料参考:
《Stream It Or Skip It:‘Generation Hustle’On HBO Max, A Docuseries About People Who Hustle And Scam Their Way To Wealth And Power》
《‘Generation Hustle’Review: Scammers Get the Spotlight in Formulaic Docuseries》
《‘Generation Hustle’On HBO Max Showcases the Dark Side of Our Modern Work Culture》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