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第五代导演对中国电影的贡献「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的美学价值 助推中国电影发展走向未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和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由于成长环境和生活阅历的不同,导致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主题是集体意识的自我觉醒,人文意识隐藏在宏大叙事中。第六代导演则是对个体小人物的关注,他们擅长使用长镜头,通过纪实性的记录为底层边缘人物发声。
张艺谋影片中的现实主义是对宏大叙事的书写,而贾樟柯影片中的现实主义是对社会问题的客观描摹和再现,并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反思。贾樟柯从学习者的角度,分析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美学价值。
第一,张艺谋的电影既开创了雅俗共赏的新模式,又展现出电影的艺术价值。影片《红高粱》以鲜明的主题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吸引观众,从主题来看,在经历“文革”的伤痛后,人们渴望挣脱思想的牢笼,所以电影主题贴合了观众的需求,影片通过性的解放来唤起最原始、本能的主题,以此来唤醒社会大众的个体意识。
第二,电影表达出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文化。民族文艺特性是张艺谋电影中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映射。
第二,影片《金陵十三钗》中,女子们以苏州评弹的方式演奏《秦淮景》,表达出对被迫沦落的金陵女子赞美之情,歌词中的繁华景象与当时南京遭受的战争侵略,形成鲜明的对比,张艺谋将民族文化的情感和内涵借民俗自然,婉转地表达出来。第三,建构中国的诗电影。
“诗电影”是对电影抒情诗本质的理解,并以此为根本展现电影的价值内涵。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通过描写父母之间相爱相守的故事,表现出真挚的爱情力量。
母亲为了让父亲吃上热乎的饺子,抱着碗奔跑,镜头中没有表现母亲焦急的神情,而是以人物影像承载象征意义的表现方式,来歌颂和赞扬爱情的纯真,让人物融入浩渺的自然风光中,在景象中寄托人物的情感,以此衍生出电影美学的无限韵味,激发观众的审美想象。
贾樟柯的电影美学价值,主要的核心内涵是电影对现实主义的诠释与表达,对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对现实主义的思考和呼唤。贾樟柯电影中的边缘人物,是他对现实生活关注后的艺术创作,同时也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迁。
在《小武》中,贾樟柯将真实的历史事件投射在人物的叙事中,塑造出一个观众不能产生共情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出社会对盗窃犯的打击力度,是个体不能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弊端。
贾樟柯的电影是对中国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他的影片让大众对边缘群体有新的认识与关注,并引起深刻的反思,是贾樟柯电影美学的价值所在。第二,悲剧意识下的美感表达。
贾樟柯真实的记录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的生存境遇,用悲悯的情怀关注他们的伤痛,通过影像进行书写与表达,让观众在悲剧的美感中对社会问题进行反思,达到审美体验。
《二十四城记》中贾樟柯用“记录 采访 演员表演”的模式,展开成都 420 国营军工厂倒闭后,下岗工人失业的悲剧命运生活。
大丽作为时代转型浪潮下的悲剧人物,代表着当时千万个为祖国建设牺牲个人利益的工人群体,他们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却沦为社会转型中的牺牲品,造就悲剧命运的发生。
贾樟柯电影中这样的悲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所致,凸显出对悲剧命运的无奈,悲剧的美感带给个人的伤痛是无法消除的,贾樟柯通过悲剧的表达引发观众对城市化发展的辩证思考,也是他电影的美学意义所在。
在中国以商业片为主的电影市场中,贾樟柯以纪实主义的美学风格和对现实主义独到的理解与认知,开辟了中国电影对社会问题的重视和关注,他作为电影人及时代的自觉观察者在艺术领域中自觉肩负和承担着必要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从美学层面出发,贾樟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底层边缘人物给予关怀,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使创作思想通过影像表达的方式呈现。
贾樟柯的影片让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不失为一种深刻的历史印记。
观众从镜头和美学角度出发,对社会问题进行回顾——反思——总结——改变,对中国电影市场而言,贾樟柯的电影创作思想是中国电影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电影创作理念方面的坚守,对电影现实主义创新的追寻,对青年电影人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贾樟柯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期望和做出的贡献:第一,由贾樟柯发起并创立“平遥国际电影展。”“增强中国电影与发展中国家电影从业者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一种对话;表扬既往的电影成就、推广青年导演新作品,着力推动电影文化,推动青年导演成长,为中国观众提供欣赏全球优秀电影作品的机会,推动本地艺术文化的发展。”
电影展的举办从电影发展的意义来看,在了解行业前沿、学术前沿的同时,也为电影发展带来独特的思考和最新的行业信息;平遥国际电影展坚持对青年导演的帮助和扶持,保证精品电影展虽小而精的品质,坚持用专业性、国际化的标准进行选片,是贾樟柯创立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初衷和目的。
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对电影导演开始制作短剧集的影片发展趋势进行创投,以支持和鼓励其发展。从 2017-2021 年,平遥电影展推出了较多影片和导演,他们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同时,电影作品也受到重视。
平遥国际电影展从最初行业性质的连环互动到现在变为具有高度学术性、前瞻性的国际影展,电影展的创立从价值与意义方面看,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性发展,是贾樟柯对中国电影发展做出的贡献。
贾樟柯希望观众在电影中看到正确的价值观。每位中国文艺工作者都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在贾樟柯看来,我们要有明确的价值观,才能在电影中输出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文艺界未来的发展,要建立和寻找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益的价值观,借助文艺工作者之手,创造、弘扬和传播文化,以输出正确的价值观。第三,贾樟柯希望文艺界加大鼓励精英文化的力度。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导致精英文化出现负面内容,大众对其批评较多。出现了精英文化与现实的脱离;精英文化自身的骄傲;精英文化与民族日常生活疏远等问题。借马克斯·韦伯的名言,一个国家的落后,首先是精英的落后,而精英落后的标志就是嘲笑民众落后。
2019 年贾樟柯宣布拍摄新电影《一个村庄的文学》,以此,表达出中国内在变化的力量,即中国人内在的坚韧和善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思考需要优秀的文化人才。
社会缺少对精英文化的鼓励,国家则会缺失金字塔型的思想,社会以及电影表达中对精英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会缺失。因此,鼓励精英文化是社会发展,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必需。
第三,贾樟柯希望文艺工作者继续保持对电影艺术的创造力。影视作品不论是即时消费品还是商业电影,都需要对电影艺术做深层次的探索,提供新的电影经验、艺术表现方法,理念和思维方式。
贾樟柯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谈到对电影创作的看法:“中国电影的创作与发展需要导演们延续对艺术的热爱和努力。”
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希望后辈导演们抱有对电影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在未来勇敢、大胆地进行电影创作与拍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贾樟柯的电影作为记录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文献载体,承担着唤起时代记忆和使命的责任。
贾樟柯从镜头和美学视角,观察社会,关注底层人物,观看变化发展的中国,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态度将自己对电影的热爱全部倾注其中,并助推中国电影发展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