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收藏要闻:生活之美:周波艺术展

时间:2021-05-25 14:45:47 来源: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生活之美:周波艺术展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生活之美:周波艺术展。

周波老师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与广东省文化厅联合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中国画学会、广州美术学院与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由方旭东担任策展人,孙克担任学术主持,金戈统筹,广州御方设计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生活之美:周波艺术展》于2013年9月21日下午3时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至9月28日。

中国美术馆5号、7号两厅共展出周波中国画作品近115件。这些作品设色用线大胆准确,直取各式场景人物的现场速写而入画稿,呈现出生活的真实鲜活原貌,带给观者一种生活逼真原型的真切感受。在作品的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宁静、淡泊、单纯、质朴的生活向往,感受作者对人和自然的深厚、宽广博爱的情怀,对平凡人群的自然那份真切的情感。

周波老师与嘉宾合影

对生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喜欢艺术的人们,周波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中学毕业创作的《北京的声音》,刊载1960年《人民日报》上。大学毕业后转向连环画创作,早年与林墉合作的连环画《西沙儿女》,被评为广东美术五十件经典作品之一。周波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由他自1958年入读美院附中,其间虽因工作关系有过短暂的调动,如今也称得上是横跨近半个世纪的老美院人了。稍年轻一辈的教师和学生们,都尊称他为广州美院的“大师兄”。周波师承岭南画派,擅长人物画,曾与杨之光合作完成《中华民族舞蹈图卷》、与林墉一同创作长篇连环画《西沙儿女》等作品,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中国画创作就开始带有比较深的时代烙印,有反映农村阶级斗争场景的《变不了天》,有反映知青一代集体记忆的《到广阔天地去》,周波也因此被称为重大主题创作的一员大将。

继2008年在广东美术馆的个展后,周波再次以“生活”为主题,让广大京城人们感受“用画面来咀嚼生活的滋味”。经历了几十年来潜心于生活中沉淀和积蓄的周波,以“生活”为题,通过自己那些直取各式场景人物的现场速写而入的画稿,一一呈现出生活的真实鲜活原貌,同时也展露了人们对他的评价,“以画面来咀嚼生活的滋味,可以用来概括与总结周波的艺术人生”。历史是一个如此庄重的词语。曾经为此激动的画家今天已经平淡如水。本次个展,他用他的行动和作品还有题目,突出一个主题:生活。然而,在普通的生活场景里面,我们还是发现了他的家国情怀。

开幕式现场

一、生活真谛的追随者

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令周波的学艺之路受益匪浅。广州美术学院这所新中国成立后的美术院校(前身是由华南文学艺术学院等重组而成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一直是培养新一代广东中国画家的主要摇篮。在中国画的教学方面,上接岭南画派的“写生”传统,采纳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重视素描基础和笔墨造型,以创作带动教学从生活中寻找发现美,突出写生训练。早年于美院附中就读的年轻的周波,毕业创作《北京的声音》发表于1960年的《人民日报》。这幅反映新中国渔民迎接新生活的作品,将舒展适意的情节构图,精细生动的渔民家庭群像,粗略写意的背景营造较自然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规律探索上的早熟与自觉。及至1965年,习得了扎实的笔墨技巧及端正严肃的创作态度的周波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五年制)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由陶铸主持的广东幻灯制片厂绘制幻灯片(连环画)。工作和创作环境的变化,使他在继续国画创作之余,也因单位业务工作的需要,练就了一手快速准确的构图和驾驭画面各类人物形象的能力。这段时期,他勤奋忘我地投入到工作和创作中,成果累出。一方面,他的中国画创作开始融入南粤艺术家群体的大型中国画人物创作和历史画的大潮,作品《变不了天》(反映农村阶级斗争场景)、《到广阔天地去》(知青一代的集体记忆)、《北京送来的礼物》(与林墉、伍启中合作)等作在全国崭露头角,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另一方面,连环画《西沙儿女》(与林墉等合作)、《朝气蓬勃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杨建生》(周波、伍启中)在业内亦好评不断,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从掌握连、年、宣三大革命画种驾轻就熟的稳定状态中走出,摸索一条合适自己个性气质的艺术道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次与师友们的合作,尤其与杨之光老师的默契配合,创作出包括巨幅国画《民族舞蹈图卷》、《内行书记》在内的多幅广获好评的作品,令周波认识到自己速写好,人物造型能力强的优势,决意要在写意人物这一席天地中开拓出新。为取得色彩上的突破,他取学日本,汲取其艳丽而不张扬的色彩,于笔墨间又透出一种沉静的意境美。作于1980年代初的《东瀛百美图卷》(又名《扶桑百美图卷》,宽约40公分,长约230公分),横列百位恬静安祥的东瀛佳人而各竞其艳,严谨的工笔人物描绘色彩艳丽而不失典雅,充分展示了他在借鉴外来画种上所下的苦功。

二、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周波的创作学习精力是旺盛的,他曾广泛涉足报刊插图、封面设计题字等活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岭南地区的报刊杂志上,没少登载他勤奋的笔耕和劳作。在一组描绘广州街头闹市欢快场面的插画上,跳跃的色彩点缀着人群,愉悦的气氛映衬出艺术家惬居羊城时所感受到的良辰美景和怡人自在的心情。这些群众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醒目而实在地接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带给他相当程度上的满足和自豪感,那时他的连环画单行本发行数量已达十余种之多。大批量稿件的绘制实践,使周波在收集积累素材、琢磨典型人物、情节环境刻画等基础艺术创作技巧方面有了质的提高。以古装连环画《蟋蟀》、《地主婆请客》(岭南美术出版社)为例,他对贫民农家生活场景的熟悉与官场百态、各色人等习性的体察,无不入木三分,跃然纸上。日后他所研习的人物画中最为难得的神态的丰富性与灵巧感,正是从这些看似枯燥实则有效的训练中,得以彻底撇清六七十年代狂飙突进的革命历史主题绘画运动后期所遗留下的脸谱化的通弊。周波感激热爱生活的人们,和那些一如既往发现生活的美好的艺术家。这是一种源于大自然的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用心融入进去而不是浅尝即止,丰厚的回馈将满载自己的艺术人生之路。

1978年,周波被调回母校中国画系担任绘画基础课和创作课的教学,负责为学院培养艺术骨干,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全国各地写生采风。众所周知周波爱画速写,尤其是深入到生活中为创作积累最为原始生动的画稿素材和人物生活原型。他打心底里亲近普通老百姓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劳作,及有滋有味的四时节庆,看重自己对生活的第一手体验和绘画冲动,以此来速记生命中最本色的美感。他的速写概括洗练,构图布局横贯开阔,各种题材如风景、人物肖像包括人体均是得心应手,有时甚至比正式的画稿更为精彩和洗炼。他居家时对着电视随手在各种剪报、卡片纸上以毛笔快速涂画的一批速写小稿,选取舞蹈、曲艺、足球等动感强烈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捕捉其中的动态细节,方寸之间挥洒活泼,意象灵动。广州美术学院的国画系授课传统历来奉行言传身教,周波每次带学生外出下乡,尽可能同吃同住在当地老乡家里,同甘共乐。早年他曾到过敦煌莫高窟和山西芮城永乐宫临摹壁画,青壮年时期诸如海南岛黎族聚居地、广西苗寨、云南西双版纳、福建惠安、湖南凤凰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处更是他写生首选之地。2007年深秋,年近70岁的周波仍在儿子的陪同下远赴西北藏区体验写生长达一个月,背负沉重的高原反应和水土不适,每天要靠吃大蒜头才能止住腹泻,全凭着一股坚持生活的干劲才熬完了全程。而所有这一切的困乏劳顿,对周波来说都算不了什么,“搜尽生活画速写”,近距离地体察和记录民风民俗正是他所热爱的本职工作。很多反映当地村镇市集日常生活的创作画稿,就是他用一双细心观察生活的眼睛所留意到,然后迅速以速写记录下的各种珍贵场景。这些与当地老百姓嘘寒问暖、取笑逗乐,与各族民众同胞扎堆闲话家常的难忘经历,令他每次回忆起来都感到无比亲切和熟悉。

三、热爱生活的艺术回馈

生活,需要一双细心观察的眼睛。熟视无睹,便失去了太多发现生活的美好的乐趣与体味。而周波,正是那位教人们如何擦亮那双眼睛的睿智长者。好友林墉曾说过,周波心中的美神带着两只翅膀,喻指其生动的想象力,永远蕴藏在人民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它根源于生活,兴之所至而丝毫不显夸张。主题永远是劳动人民种种寻常不起眼的生活常态,其中的趣味性,各式人物的层次、性格、细节和心理活动表现在创作中绝不是想当然,而是对生活细心入微的观察后所发出的会心的微笑。其实生活的真谛就隐含在这许许多多平凡的小事中,它们貌似平凡无奇,但用心积累起来便有了可观的厚度和感动人心的力量。在那幅描绘生动的《拔牙图》中,镇上的年轻小牙医叼着香烟,认真却又是满不在乎地给一位老奶奶拔牙,丝毫不考虑熄灭的烟丝是否会掉落进病人的口中。这种初看起来让人忍俊不禁的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偏远村镇的医疗条件的急需改善。又譬如用自来水洗衣,山里人摆摊卖广东产的花炮,试穿新买的花布衣裳等等生活的寻常琐事,都被纳入进图中,周波正是借这些以前不太被人关注的生活的小细节、小局部提出自己对社会问题、民计民生的看法,由细微处而见大视界。那些埋首画斋,对生活熟视无睹的艺术家,正是因为缺失了生活的激情和对美的感受,而阻碍了其思想的绝对高度。

我们或许说源自生活的素材需要加工和提炼,但周波似乎从来不太在意后期的琢磨制作,对待生活达观而洒脱的他,愈活到老愈不愿依据常理出牌,珍惜宝贵的时间来规划自己意愿中的生活,做一个真实的不为时俗所动的艺术家。不拘小节,或者说是不拘细节,成为其画作的一个生动的注解。早年偶有郁结不平时,他就在讽刺漫画中加以调侃,借那些天马行空的谐趣妙想来针砭时弊,快意人生。对待艺术,他的情感是涌动而奔放的,反映在他的即兴没骨大写意人物画上,用笔用线肯定大胆,造型准确,绝无重复和拖泥带水之感。画面上各类人物场景的调度安排往往直接脱胎于白天现场的速写,在保存鲜活感受的同时,不拘泥于经营位置与推敲布局,组合变化却早已成竹于胸。这种带突击性质的描绘,让各类新鲜的物象在艺术家的心、眼、手协调配合中一一呈现出生活的真实原貌。色彩、线条带着几分蛮不讲理的态势在满幅跳跃,看似容易出界和偏移,但那种一气呵成的满足感,惟有真切投入其中才冷暖自知。

四、中西融合的沉静意境

如何将西方素描技法,融入现代中国画表现体系,如何将西方的色彩和中国画的黑白线条,巧妙糅合一起“融合”?周波在这方面作了“不择手段”地运用。在《新瓦房》(1987)、《牛伯图》(1990)等作品中,借鉴中国民间年画、剪纸对黑、白,实、虚,对空间纯化处理,试图使主体人物与背景空间的色彩关系,有意识地强化与调整人物外形廓角线,采取重墨双勾,达到人肤色的彩度与透明感。在单纯的背景下,虽然在主观处理光影的手法上与西方绘画如出一辙,但是略带主观色彩对客观周边情景的感受与空间组合在一起,使这些平平常常的场景被赋予了如诗般意境。晚年的周波艺术上日臻炉火纯青,堪称对岭南画派继承与改革最勇敢的开拓者之一。在岭南绘画的基础之上,他不仅吸取汉唐壁画中的鲜艳色彩,强调民间艺术纯色之间的对比,还吸收了西方印象派绘画对空间光冷暖的处理,笔墨间又透出一种沉静的意境美。

周波的作品耐看、好看,每个局部各成整体,细读慢嚼下更能体会他去尽浮躁,沉下心来的实在心态,认同他那朴质鲜明的技巧和引人寻味的表达方式。他的国画写意其实并非局限于人物一种,桂林漓江山水、女人体彩绘等题材作品,可察觉他试图在墨色的浓­淡疏湿中寻获笔墨的滋润,在形态的概括中求得雅致的韵味。至于他的动禽物写意画,或许可以取得更多的成绩,作品如《水牛图》和《鸭子》的憨稚生动之态,就曾给观众留下惊叹的印象。他笔下的墨色,少有凝重的体态,通常是明艳和轻快的。赴云南西双版纳、福建惠安时的人物写生作品,是周波写意国»­的创作高峰期。前者《“赶摆”盛会》、《西双版纳橄榄壩市集》、《卖布摊》等作,场景繁杂却以笔当刷,借亮丽的色彩、活泼的线条来契合当地的原始始风情。后者《待鱼归》、《渔港之晨》等作品的色块则更为大胆凌厉,墨色虚实相生中果断取形,酣畅淋漓而以一当十取得多面的丰富性。再譬如近期的西藏写生人物系列习作,经过大胆取舍后的主线勾勒出男女老少主人公们的粗旷的气质特征,和那用色对比强烈,铺满画面浓得化不开的高原生态气息。所有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生活起居的刻画,都带给观者一种生活逼真原型的真切感受。这应该是周波所追求的一种既求洞然于胸又令人会心思量的理想境界。

五、艺术的真谛——回归生活本身

在当下艺术各种思潮流派彼此消涨,艺术观念与语言层出不穷的今天,许多艺术家摒弃对深入生活写生,唯市场取向是从。如何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静静观赏着大千世界呈现的多元和繁荣。就象人类性格与气质的纷繁复杂一样,艺术家们的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周波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认为艺术探索,来源生活的感受。艺术家与生活的关系,从来就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不同的时代,有着各自不同的注解。如何从丰滋的生活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将大自然所给予人类的日常劳作、休养生息的生命循环反馈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周波用他半个世纪的辛勤艺术实践,描绘出了一份盈满朴直生动气息的答卷,这里面包含了他对生活本源的理解,对真、善、美等美好情感的诚挚追求,及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个性化思考。

用画面来咀嚼生活的滋味,可以用来概括与总结周波的艺术人生。由一名在广州美术学院里刻苦自律的艺术学子,受关山月、黎雄才等岭南大家的熏陶教诲,杨之光恩师的耳提面命,林墉等同道好友的诤言相携,磨励出扎实的绘画技艺和全面的艺术素养。结合自己厚实的速写功底和常年外出采风积累下的生活素材,周波着意强调生活的激情和对美的感受,在国画写意人物画­领域开拓求新。他的创作主题,永远关注寻常老百姓的各种生活常态,借这些不起眼的生活的细节局部,提出自己对社会民生的看法,由细微处而见大视界。周波认为,绘画创作绝不是一件在栖身画斋想当然的事情,技艺的高低或可以弥补,但艺术家的良知和道义责任感的体现,正是在对生活求实认真的重新审视中,重温美的价值而获得的独特见解。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