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聚焦传统与未来 两大博物馆给出的答案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聚焦传统与未来 两大博物馆给出的答案。
博物馆头条按: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联合推出的品牌展览“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杭州站巡展日前已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出。这是两大博物馆在馆际资源共享、策展机制协同创新等方面推出的最新合作成果。
展览通过传统民族服饰来审视传统在当下的地位和影响,以多元创新的方式进行策展设计,在带来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的同时,还搭建了专业的学术对话平台。3月30日至31日,“传统的未来——博物馆、非遗与展览策划”研讨会及“传统的未来”视角下的展览策划主题讲座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落内的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相继举办。
来自博物馆界代表、高校专家、非遗研究者、工美行业等数十位嘉宾参加了这两场活动,他们共同探讨如何在“传统的未来”的视角下,博物馆及策展人怎样策划出更好的展览,使藏品及文化遗产成为构建人类未来生活的活跃参与者。这也是两大博物馆对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全球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给出的优秀答卷。
“传统的未来——博物馆、非遗与展览策划”研讨会的上下半场分别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王英翔和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主持。
参加研讨会的博物馆界代表有: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副馆长郁镇宇、南宁博物馆馆长张晓剑、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陈健鹰、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翠蓉、河北博物院陈列研究部主任随杰、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策展人张翔、成都博物馆历史文物部负责人方若素。
王英翔:
依托在地资源活化传统工美艺术
我们馆是当时杭州市在做运河综合保护工程的时候,发现运河因航运功能的衰落,留下了许多废弃的工业遗存老厂房。我们借鉴相关的国外国内经验,决定依托杭州在地的一些传统工艺,建成一个集中展示杭州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群落,这样既能够保持保证运河沿岸的工业的肌理,又能够让工业品牌能够再次活化。
我们在建馆伊始就确立了专业特点、杭州特色、运河特征、平民特性等四个特征。我们从三个方面让运河遗存活起来,其中重要的一块叫活态展示。在工艺美术博物馆,我们实行动静相结合的展示,静态的包括了工艺美术精品基本陈列,动态的包括了驻场大师工作室。19个大师工作室有31位大师现场驻场,集中展示19种工艺美术,与观众近距离交流。还承办了“工美大师带徒学艺”项目,已完成的第一届,由5位平均年龄75岁以上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花了五年时间,全日制教授24位年轻人分别学习萧山花边、机绣、陶瓷、手绣、铜雕等传统工艺美术。为工艺美术传承培养新鲜血液。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届,由5位更年轻的省大师作为师资团队,互联网企业参与,在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时,探索传统工艺产业转化的方式。
此外,根据对公众的调查分析,我们寻找观众的需求,寻找我们博物馆关注的一个契合点,重新规划了临展体系。比如我们的OLD@NEW系列展览,就是要解读传统与当下的关系,解读跨界展览和历史文物类展览的关系。
郑茜:
用独特方式阐释文物的深层价值
这几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一直在围绕博物馆的动态性发展而设置。博物馆曾被认为是一个静态性的机构,因为它关注历史,它收纳历史,它是一个回头去收藏遗产的机构;而现在,博物馆已经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动态性,不停地变换形象,不停地拓展界限,以前所未有的局面出现了各种各样形态的博物馆。那么博物馆变革的动因是什么? 我认为一方面更多地缘于时代因素,缘于外在的社会大环境,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缘于博物馆内在的因素。
中华民族的文化地层结构中有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层次,这就是民族民俗文化。这一种文化的价值很容易被看轻和被忽略,因为它的物质载体不是几千年的文物,它没有那么沉重的“时间感”。那么如何展示出民族民俗文物的价值?作为国家民族博物馆,我们有一种使命感,希望探索到一种能够深层次展示民族民俗文化价值内涵的展示模式,从而向广大民众呈现出这一文化地层的独特风貌。
在《传统@现代》展中,我们借助于很好的设计师,不断地沟通,不断地使其理解我们要做这样一个展览的意图,同时也让他们能够通过这样的展览逐渐实现我们对于民族民俗文物深层价值内涵的展示手段及形式的探索。通过我们与设计师的共同努力,我们逐渐摸索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通过一些背景式的、隐喻性的装置结构,来揭示民族民俗文物在其原生文化脉络中的内涵,呈现出它们的深层价值,延伸观众对于这些文物的理解空间。
(以上为发言节选)
展览备受博物馆馆长及策展人好评
郁镇宇:我从一个受众角度来说,展览内容很吸引,特别是展品的质量,设计的风格,在很多临展项目中并不多见,这代表一种新生力量。单从展览海报的字体来看,就激发让我去看古代的服饰,有一种碰撞,有一个好奇心。
张晓剑: 展览从一个哲学的角度,从时间与空间,从人的生与死的角度去切入,包括它里面用的一些形式,是让老百姓非常感兴趣的。
丁毓玲: 从这个展览的形式来说,真的是令人耳目一新。这个展览完全走出了传统的展览形式,它充分利用了这个空间,非常大气,令人有一个想象的空间,一进去的话就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力。
陈健鹰: 人类学之于博物馆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展览的学术性重要还是通俗性重要? 在博物馆中要面对不同的受众,这个展览的开放度,它的多视角多维度,甚至他刻意留白的这种做法,给我真正的一种从视觉和心理上冲击力。
吴翠蓉:民族博物馆,其实是和华侨馆很相通的。 我们收集的很多藏品是包括各个层面的一些华侨的群体的一些物品,包括他们的文化艺术各个方面。像这种很好的策展,会发酵,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杰:这种动静结合的展示方法特别好,为大家带来的是一种有温度接地气的展览。通过一个个小的物品,包括和人们生活日常特别关联的东西,它是展示一种文化,一种情怀,一种记忆,总是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
张翔:博物馆,从来就是传统与现代的接口,而从设计到文本到文物清单,它都是技术性的,从空间上里看,它们形成一个基本层面的互补。
方若素: 一个执行策展人,要树立关注当下面向未来的意识。本展览的策展人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方式,以民族服饰作为载体,用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把想要表达的主题比较完整的展示出来,而形式和空间有效辅助了策展人对整个展览主题的诠释。
研讨会下半场,来自上海大学特聘教授、钱伟长图书馆馆长潘守永,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刘朝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雷红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段颖,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Philipp Demgenski,大英博物馆资深策展人暨展览叙事顾问David Francis,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项目负责人姜佳丽,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冉光沛,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候选人张力生等学者代表,分别从不同切入点对展览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生动精彩的评议,相关发言将会刊登在日后出版的《中国民族博物馆馆刊》,敬请期待。
参加“传统的未来”视角下的展览策划主题讲座的嘉宾有:大英博物馆资深策展人、展览叙事顾问、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David Francis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Philipp Demgenski,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严建强,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蔡琴,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研究博士候选人张力生,活动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展览陈列部主任许潇笑主持。
David Francis围绕“传统的未来”主题,分享大英博物馆策展案例,解读了如何将来自全世界的文物以灵活生动的故事形式为公众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将专业知识融入展陈设计之中,并对观众的反应作出有效定性评估。作为AHRC-Newton资助的“工艺中国在中国的创意经济中创造民族遗产”项目成员,他对利用展览作为一个过程来探索工艺、创意和批判性的概念很感兴趣。此外,他的“展览叙事顾问”角色也在讨论环节引起大家的热议,给中国的博物馆展览策划带来全新的认知。
严建强:
策展人最核心的问题是沟通“物”的时空对话
传统的东西怎么融入到社会?我觉得是有一些内在逻辑的。现在把一些传统的东西用高科技的或者说文创的方式去表达,是不是就意味着它有现代性了?我看来,这可能是涉及到对一种表达方式的认可。刚才谈到博物馆展品最大的挑战,一个传统的东西怎样展示,因为它跟我们今天间隔了巨大的时间的间距,我们很难直接跟他对话。
其实策展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沟通这种对话,让人们从一个物看到背后的那个情感跟智慧,我觉得这是我们策展最纠结,也是最焦虑的东西。一个东西放在那,以前我们看这件东西的时候,它改变一个物,我们只观察它的表皮,观察它的体量、色彩。
今天我们把这个物呈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不再仅仅把它看作一种物,看作是一座桥梁、一个窗口,我们真正要看到的是这个物背后的故事。所以我觉得真正的传统的现代性应该是体现在我们策展人通过我们的努力沟通我们和过去的对话,我们了解我们这些制作者和使用者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智慧,我们了解他们是怎样从当时的那个粗糙的荒蛮的状态走到我们这种精致的现代文明,我觉得这才是把传统真正融入到了现代生活。(以上为发言节选)
蔡琴:
传统与现代,展览叙事中“时间概念”是相对的
时间这个概念是非常大的概念,同时又是富有哲理的这么一个概念。从我们做博物馆的实践当中来讲,我觉得时间这个东西是存在的, 但是又是不存在的。这句话怎么来说呢?我们根据社会发展的形态,我们历史发展是有一个线性,就是从低到高,从起源发展到我们现在这么一个非常快捷、非常现代化的一个社会,这是一个线性的发展。但是我们在展览的选择、主题或者物件或者在做展览的时候,我觉得这条线又是不存在的。为什么?比如说工艺美术管展陈的这样的就是少数民族的,或者是那些原住民的,他们现在生活的状态跟我们现在发展来比,他肯定是处在现代社会的前面一个阶段,是农业社会,或者是再前面,但是我们来再看这些物件的时候,绝对不会有高和低的眼光。所以这个时间就化解掉了,就没有时间的概念了。
作为我们博物馆人来讲,我们是双重身份,因为我们是一个博物馆的展览架构者,同时我们又是其他展览的观看者。所以这个过程,我觉得刚才严老师跟David Francis的对话,我很认同。就是电影叙事这个逻辑,大家会一气呵成,就是很酣畅,但是现在越来越过的观众,我们都做过调研,包括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现在灾再去看以前的东西的时候,这进时空不能说是混乱,就是说是穿越的,我们回去看这个事情的时候,有的时候需要停顿,需要反思。那么这个线性的逻辑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以上为发言节选)
Philipp Demgens:有一个角度,为什么说传统总是美好的,或者是很少有一种批判性的。也许是因为过去也是一种产品。策展人为怎么会选择某一种叙事方式,某一种角度,某一种代表的方式。如果从一种很现实的维度考虑,把历史和传统当成一种产品,然后会考虑怎样能“卖”的更好。
展览叙事顾问这个概念中国可能是很陌生的,这涉及到展览的运作机制。 对此,David Francis表示:这个角色可以想成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可能所有的博物馆展览都是有一个叙事的,都要从展品或者说展品当中,都需要有人把这个故事提取出来了,放到博物馆团队这个背景下,一个叙事顾问可能他的工作是在设计师跟策展人之间,他工作的目的是帮助设计师跟策展人之间的沟通,实际上有的时候是一种翻译性的工作或者说是一种概念传递的工作,而同时也是在观众和策展人或者博物馆工作者之间进行这种辅助上的沟通角色。
许潇笑:博物馆的社会作用正在发生变化,而人类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展览切入点。“传统”这个词已经变成是一个非常褒义的所指,传统总是美好的。徐虹:我们围绕展览主题,努力探索如何使展览更具交互性,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