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山谷书法钩沉录9

时间:2021-08-30 17:45:11 来源:

山谷书法钩沉录9

第九讲鲜为人知的《蒲远犹墓志》

《蒲远犹墓志》(右图为作品局部)约元祐七年(1092年)正月作于修水。碑石拓片,行楷书。23行,562字,纵63厘米,横63厘米,原石已佚。今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年间印件翻制。

blob.png

《蒲远犹墓志》(右图为作品局部)约元祐七年(1092年)正月作于修水。碑石拓片,行楷书。

23行,562字,纵63厘米,横63厘米,原石已佚。今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年间印件翻制。

有宋故闽清令蒲老自志其墓。豫章黄庭坚书。远犹蒲氏,家成都,字仲俞。生于大中祥符辛亥,历五朝八十有一年。远祖本河中宝鼎人,仕于唐,随僖宗幸蜀。及乘舆反正,中原乱,遂为成都人。曾祖父讳勋,祖父讳裕,先君讳亮,皆不仕。远犹幼而好学,学赋于代渊,受易于任维翰,受诗于周式,受太玄于徐庸。

庆历六年进士及第,授绵竹尉,移集州司理参军、梓州司理参军,皆以亲忧不赴。服除,了无仕宦意。闲居,益读书学文,婆娑乡里者数年。亲友劝激,乃调河南尉,用荐章移临晋令,以蜀人例移闽清令。到官逾年,病脚气寻医,归至舒州长风沙而舟坏,全家几葬鱼腹。是岁熙宁庚戌也。会任师中在齐安,馆我于临皋亭。不能期月,孙叔康昌龄在蕲春,以舟来逆。至则寓浮屠舍,且谋归蜀。而蕲州亦江淮之会,有鱼稻布帛,养生之具足,年又渐老,遂卜居焉。买宅一区,有田数十石,可用伏腊。其归蜀与否,则在子孙矣。娶晋陵张之之女,卒于元戊辰,葬州南石鼓院南二里。二男二女。

长女嫁眉山陈纲;长子穆,举进士,再试礼部;次女嫁河南王蒙亨;幼子稷,自有母。孙晏,始十岁,女始五岁。有歌诗杂文十帙,未次。呜呼!古之志其墓者,维志其所葬左右后前山泽而已,后世遂铭其文行功业。然四物者,必躬有道德仁义,遭时遇主,有崇爵大位,有功于社稷,有泽于民。或不遇无位,则必有卓然独立之行,可以名世。苟无此,不可以黄壤朽骨厚诬来世。予生太平时,无可铭之具,衣帛食稻,大耋而不衰,但乾坤中一幸民耳。恐身后有铭予墓者,加酿空文,死而有知,予岂不自愧?乃作志付穆与稷,慎无废予理命。元辛未九月十三日志。简寂观道士陈善渊摹刻。

这是山谷所书一件鲜为人知的墓志。从志文可知,墓主蒲远犹,字仲俞,一作仲舆,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生于成都,祖籍河中宝鼎(今山西万荣县)。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因“了无仕宦意”,官至闽清令后,买田退隐于湖北蕲春,并得高寿。元祐六年九月十三日,蒲氏自撰墓志付与其子。大约此后不久即逝世,其子蒲穆等特请山谷先生书写此志。按山谷另有《蒲仲舆墓碣》一篇载于文集《正集》卷三十二。其末云:“前一岁自为石志曰:‘人谓我不逢,我岂不自知。生不病寒饿,年逾八十,亦乾坤中一幸民矣。死则以兹石埋我。’穆等既奉治命,以明年正月二十八日,举府君之柩,合于张夫人之丘。又乞文于其友黄庭坚,碣于墓次,俾来世勿翦其松柏焉。”由此可知蒲远犹之死必在元祐七年正月二十八日之前不久,而先生书写此志的时间亦应在临近此时日。

考山谷行谊,本年正月初八日,扶母丧归双井。而蒲氏所居之地蕲州,与双井仅二三日路程。山谷既在《墓碣》中自称为蒲氏之友,则其书写此志自在情理之中。(9)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