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中国书画: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0

时间:2021-08-31 13:45:10 来源: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0

五、笔法与章法相对地位的变化

从前代取用笔法来丰富运笔的空间形式,而时代的变迁会造成许多困难。为了使讨论深入,我们想提出两个概念:形式因素的自然进程与形式因素的自由取用。

形式因素的表现形态随着历史的流动而变化,逐渐累积,越往后的时代,可供选择的范围越宽,形式因素的表现方式便越复杂。但是,如果仔细把以往时代确立的表现形态剔除的话,便可以发现,每一时代的形式因素都有与前后时代紧密衔接的为这一时代各种条件所制约的新的表现形态。我们之前所清理的笔法流变的线索便可以作为这一论点的证明。这种各个时代表现形态的连续发展,我们称之为形式因素的自然进程,而某一时代对累积的表现形态的自由选择,我们则称之为形式因素的自由取用。当时的时代对处于自然进程中的表现形态把握起来比较容易;而对前代的表现形态,虽然名义上具有取用的绝对自由,但是由于工具、材料、教育方式、知识结构、生活感受都与前代不同,取用是困难的。所谓自由取用,其实只是一种范围有限的相对自由。

blob.png

《自叙帖》

如晋代残纸墨迹,它保留着丰富的绞转笔法,线条圆满凝重,非唐代以后的作品可以相比,而它的作者却不过是书吏或军卒。这是因为当时笔法处于绞转的自然进程中,几乎所有人都使用这种方法,笔下也就都出现这种效果,有水准的高下,却无本质的区别。正如我们从小便学会的“按、顿、提”,与许多现代作品的用笔并无本质区别一样。然而,取用前代的表现形态却会遇到许多困难。例如,对唐代以前笔法的理解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当我们开始理解它们的时候,长期养成的形式感与书写习惯,以及工具、材料的制约,使我们仍然无法把握它们。包世臣对绞转有较好的领会,但是他却带着习惯的工具、习惯的姿势,以及他的时代所给予的教养,来追求晋人风韵。

blob.png

羊毫弹性差,扭转后无法回复原状,于是他不得不尽量扩大手部动作的范围,结果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只看见一些奇怪的扭曲状态(见图一)。由于从笔法本身来弥补笔法简化带来的损失较为困难,人们于笔法之外也在努力地探寻着另外的方法。怀素《自叙帖》使我们看到了这种努力的结果。怀素接受过全面的笔法教育,对绞转、提按都有较强的驾驭能力。他可以利用自身对各种笔法的把握能力,在笔法的丰富性方面同他的前辈进行一番较量,但是,他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自叙帖》(见图二)中虽然偶尔可见到被简化的绞转,但绝大部分线条却是出自一种简单的笔法———中锋不加提按的运行。这就是后人通常认为《自叙帖》出之于篆书笔法的由来。怀素牺牲了笔法运动形式的丰富性,换取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线条结构不可端倪的变化。

《自叙帖》中的字体结构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准则,有的字对草书习用的写法又进行了简化,因此几乎不可辨识,但作者毫不介意,他关心的似乎不是单字,而仅仅是这组疾速、动荡的线条的自由。这种自由使线条摆脱了习惯的一切束缚,使它成为表达作品意境的得心应手的工具。线条结构无穷无尽的变化成为表现作者审美理想的主要手段,它开创了书法艺术中崭新的局面。

速度是作者的另一主要手段,但是《自叙帖》中速度变化的层次较少,因此线条结构变化比质感变化更为引人注目。笔法的相对地位下降,章法的相对地位却由此而上升。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