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书画网教你临摹《西狭颂》14
3.偏旁之变
(1)“双人旁”
“得”“衡”“卫”“徒”“行”“德”六字,两两近似,因字而化,各见不同。“得”“衡”(见图一)二字起笔点画收缩,第二笔伸出,形成对比,强化气势。“卫”(见图二)、“徒”二字笔画粗壮,起笔点画内收,气势内敛。“行”“德”(见图三)二字见篆意,有意繁复,增加变化。
(2)“三点水”“汉”“济”“清”“浚”“減(减)”“渎”“渊”七字“三点水”的变化无一雷同。一是点画的粗细、大小、方圆、长短不同,如“汉”(见图四)、“浚”二字“三点水”轻细,而“济”(见图五)、“渎”二字“三点水”形状粗大。二是三点之间的方向、间距、方位不同,生成不同的势。比如“清”字(见图六),三点画近似平行,一气呵成,排叠而生成一种气势,将右侧“青”部拉长,构成疏密对比;“減”字(见图七)“三点水”呈流线型,顺势而成,别具一格。
(3)“耳朵旁”
分为“左耳”和“右耳”两类。“左耳”如“隧”“阳”(见图八)、“隆”“阿”等字,左右结构相互穿插呼应,更加紧接,大小、方圆不同。“右耳”如“邮”“郎”“郡”(见图九)、“部”等字,突出的是错落变化,方中见圆,自然生变。
(4)“走之底”“走之底”在字形中呈现出半包围之状,能够凸显气势,稍有松懈则全字失势,无法支撑住整个字形。书写时要做到迅疾之间有千变万化。通观《西狭颂》中“走之底”的写法,起笔点轻重、连断、大小不同,更主要的区别在捺画。可以概括成五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是平和常态类,如“迫”(见图十)、“过”二字,提按变化较大。二是坡度较大,如“进”“迹”二字,捺画陡峭险峻,两字之间又有区别:“进”字(见图十一)收笔时略有上提,“迹”字(见图十二)直线而下,凌厉之势不可阻挡。三是弧度较大,如“造”“道”(见图十三)二字,捺脚延伸拉长,宽博宏大,突出气势。四是跨度较大,捺画细长劲健,如“建”和第二个“道”字(见图十四)。五是坡度和跨度相结合,如“连”(见图十五)、“远”(见图十六)二字,捺画长舒,既陡且长,力贯其中,送至毫端。稍有松懈即失元神,所以需要持续不断地锤炼和积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