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书画艺术:线条编织的生命

时间:2021-09-06 13:45:06 来源:

线条编织的生命

赵信芳画作《支前图》局部

赵信芳画作《双鹭》

月光透过玻璃窗漫射在壁间的一幅画上,一群鱼悠游于月光之下,身姿曼妙,雀跃灵动。它们上下漫溯,却又照顾着整体的和谐与自然,朝着一个目标奋力游去。这幅于小巧精致中挥洒出雄浑大气的画作,是河北省美协副主席
赵信芳老先生的《鱼乐图》。得赵老之眷爱,我才能够收藏到这件作品,并且带着感动体会他的来信中的细细叮咛,体会他对一个年轻的书画爱好者的期盼和告诫。

前年,我在某报主持了一个书画栏目,得以和赵老结识。交流之余,他对书画的感悟、执著,对人生的宽容、大度,一直鞭策、激励着我,我分明感受到了一个老艺术家的睿智和坚韧。巧的是,介绍赵老的那期报纸出刊之日,正逢他的生日。因为老人几年前患了肠炎,多次诊治都没有良法,甚是烦恼。我在文章中提到希望大家奉献良方帮助老人解除烦恼,不少读者打电话来表达了对赵老的问候,并纷纷贡献了自己的方法。赵老非常高兴,后来专门给我写信表达谢意,并随信寄来了这幅《鱼乐图》。他在信中说:“这幅鱼的画有三方印是梅林先生为我刻的:有名章‘赵半须’,还有‘悟真’、‘祥和’。‘祥和’一方章是梅林同志刚从北京刻好托人捎给我的,刚收到第一次落印,就是这张鱼的画了。看上去章用得多了些,其实也寄托了一种友谊之故吧。”

赵老知道,我和赵梅林先生是好友;我也知道,梅林先生也是赵老的好友。赵老的很多印章都出自梅林先生之手。我十分珍惜赵老的信和画,因为它们是我们老中青三代人的友谊见证———书画艺术冲破年龄的藩篱,将三代人的心连结在一起。赵老一生跋涉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颤颤巍巍的老婆婆让儿媳搀着送子参军,长长的运粮车队卷起滚滚沙尘,领船破冰的老汉喊起激越的号子,缝制军鞋的大嫂把对胜利的希望酝酿进手下的针线,正在开会的人们神情庄重,冰上嬉戏的孩童笑声荡漾……形形色色的人物姿态万千,活跃于这件声势浩大的《支前图》长卷上。这件长卷表现了白洋淀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攻克天津的历史场景,更是我“认识”赵老的开始。观瞻长卷,心潮澎湃,细致之处反复咂摸,久久回味,我的思绪也似乎来到了那火热的战争年代。

这件长卷是一件填补人民解放战争支前题材绘画空白的力作。此画高40厘米,总长1636厘米。画家以线描淡彩手法画了近四百个人物,表现了支前动员会、送子送夫参军、筹备慰劳大军物品、装运粮食、运粮队在行进、给解放军运弹药、乘风破浪水上运输、担架队开赴前线等十几个场景,情景交融。画面构思巧妙,构图穿插衔接自然,生活情节生动活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此作充满着生活气息,反映了时代精神风貌。

赵老曾说:“白洋淀是我的家乡,我青年时代亲眼目睹了这里的生活。创作这件反映时代风貌的长卷是我多年的心愿。”为了创作这件长卷,他从酝酿构思到挥毫创作,前后用了十年时间,无数次深入生活,体会民风民情,草图也画了无数张。其后,他又用了十年时间完成长卷。真正开始动笔的时候,赵老已是花甲之年,身体也不是很好。有很多人劝他:“这么大岁数了,应该以养身体为主,何必画这样的画呢?这应该是年轻人干的事。”其实,赵老也曾经动摇过。但一想到自己难得的亲身经历,一想到战争年代淳朴坚毅、热情高涨的人们,一想到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他就不愿放弃了。责任心驱使着赵老拿起画笔,挥洒着自己心中的澎湃激情。创作这件长卷时,赵老已经具备了很深的艺术造诣和熟练的绘画技巧。完成这件长卷,赵老也就实现了自己弘扬时代精神、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夙愿,尽到了自己作为新中国画家的历史责任。1998年,赵老回忆起自己的这次创作历程,感慨万千,作诗抒怀:“老儿花甲不知休,‘讲话’神髓血中流。历历英魂红花映,凄凄溃匪残云收。手持毫管含丝缓,目借双晶织春秋。素卷织就二十载,人民战争惊五洲。”诵读此诗,我们似能看到:一位老者,戴着老花镜,拿着毛笔,正站在画案前一点儿一点儿地细致勾画、仔细描摹。

一件《支前图》,一首颂唱人民战争的赞歌,人物形神兼备,笔墨洒脱,意境悠远空灵,气韵生动。而赵老笔下的花鸟,也是别有动态,情趣优雅。鹭鸶是白洋淀水乡常见的一种禽鸟,画家经常以之用来衬托盛世太平、安居乐业。赵老笔下的鹭鸶更是各具情态,清新雅丽。他善于以不同的画面形式表达不同的意境。

转眼间,赵老已是85岁高龄。但他不服老,依旧挥笔不辍。这正如他曾经说过的:“生命已经伴随着画的线条消逝了,再不会回来,但线却留在了草图上,那是五彩缤纷的啊。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编织着自己的历史,消逝着自己的生命。我的创作小结,就是生命是用线条编织着的。” 生命是用线条编织的,而赵老,正在用线条编织的生命编织历史。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