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书画展览:集古终能自成家—米芾行书《复官帖》

时间:2021-09-13 13:45:07 来源:

集古终能自成家—米芾行书《复官帖》

几乎每一个书法爱好者都想自成一家。有的人从一开始接触书法就产生了这样的念头,许多家长不辞辛苦地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书法班,大多数目的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一字千金的书法家,至少是小书法家。可以说,练习书法的时间越长,这一愿望也就越强烈,然而,困惑也就越多,也就越没有自信。

blob.png

米芾行书墨迹《复官帖》欣赏,纸本;纵 27.Icm,横 49.Gcm。 故宫博物院藏。

有的人不惜奔走权门、依傍富豪、拉拢记者以抬高身价,有的人标新立异,反叛传统以引起轰动,手段虽然不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早日成名成家,找到“成功”的感觉。也有的人过于迷信西方的美学理论,希望通过提高美学修养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但大多都不能奏效。因为,书法是实实在在的传统艺术,依靠投机取巧和崇奉洋人是无法得入其堂奥的。实际上,对于学习书法,提高书法水平来说,理论修养固然重要,但实践活动更为重要。君不见一些在前些年活跃一时的所谓书法理论家今天大多销声匿迹,剩下的只是文章中的“硬伤”。比如,王羲之的一些帖中大多习惯用“奈何”一词,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有一位书法理论家却发挥自己非同一般的想象力,称王羲之始终生活在“无可奈何”之中,甚至给王羲之的著作取了一个自以为贴切的名字——《奈何集》——不着边际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blob.png

释文:
一年复官,不知是自申明,或是有司自检举告示下。若须自明,託做一状子,告词与公同。芾至今不见冲替文字,不知犯由,状上只言准告降一官,今已一年。七月十三授告。或闻复官以指挥日为始,则是五月初指挥,告到润乃七月也。
《复官帖》,据考证当作于崇宁三年(1104)五月。凡十三行,共90字。字型大小错落,字字侧欹险峻,左右腾挪,信手挥就,然绝无造作之气,仿佛西方艺术大师的一幅速写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珊瑚复官二帖》曾经南宋内府,元郭天锡、季宗元、施光远、肖季馨,清梁清标、王鸿绪、安岐、永瑆、裴伯谦递藏。后归张伯驹。1956年张伯驹捐献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汇观》、《平生壮观》、《云烟过眼录》、《大观录》、《壮陶阁书画录》著录。

因此,一些大块头的理论著作如果拆穿了,便没有多少货色,反不如孙过庭的《书谱》、杨守敬的《学书迩言》来得平实而痛快。因此,如果想在书法上有所收获,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传统、遍临百家、博采众长。这样似乎看起来是比较慢也比较笨的途径,但实际上,慢往往意味着快,笨也往往意味着巧。

“宋四家”之一米芾的实践多少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在“宋四家”中,苏东坡的天分最高,成就最大,但他似乎对书法并不太看重。他自己就说:“我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黄庭坚富有诗人的气质,草书恣肆不拘,有“展眼舒眉之姿,伸手挂足之俏”,但看得多了,就不免显得单调和草率。蔡襄功力深厚,用笔一丝不苟,但拘谨有余,而灵活不足。米芾则兼具众家之长,是一个个性鲜明、面目繁多的书法家。下面,就以他的《复官帖》为例做些具体的分析。《复官帖》为白粉蜡纸本,纵27.1厘米,横49.9厘米,是米芾写于崇宁三年(1104)五月的一件作品。

文后有米友仁、郭天锡、成亲王等人的题跋。《墨缘汇观》、《壮陶阁书画录》等书对此帖均有著录。这件作品给人的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自然洒脱、一气呵成。初看起来,整幅作品横不成行,竖不成列,甚至出现了几处补字的情况,是一件不太完美、不太精到的作品。但正是由于这种不完美和不精到,反而使这件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第一行“一年复官不知是”下笔缓慢,起笔藏锋,中锋行笔,结体稳健,笔酣墨饱,充分显示了米芾的功力。从第二行开始,则有了明显的变化,起笔不再处处藏锋,而是或藏或露,行笔不再迟缓,而是加快了速度,增加了草书的成分,而且多有枯笔。

这些,一方面增加了字的动感,另一方面增加了字的力度,同时,也增加了整幅作品的气势。在用墨方面,这件作品也颇值得称道。燥、润、酣、枯、浓、淡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达到了燥润相映、浓淡相宜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和震撼力。最后,再说说这件作品的章法。古人云:“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用这一标准来评价《复官帖》,是最为贴切不过的。尽管它横无行、纵无列,但米芾却在书写的变化中实现了整幅作品的和谐统一。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是一种矛盾中的和谐。这件作品的另一个值得赞叹之处是米芾对古人的融会贯通。米芾对于前人如“二王”、颜真卿、李邕等的法帖到了如醉如痴甚至为了据为己有而不择手段的地步。他在传统上下过很大的工夫,有时临摹原帖可以毫厘不爽、几可乱真。

《宋史》上称他“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正因为他功力深厚,在创作过程中就可以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米芾并不是一味地摹仿前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功力和对传统的理解自然流露,从而达到天衣无缝、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集古终能自成家”,米芾的成功给予后人的启示也就在于此。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