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朱熹《城南唱和诗卷》
理学大师的诗情书韵——朱熹《城南唱和诗卷》
朱熹《城南唱和诗卷》 纸本,手卷 31.5×27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复制图片地址点击放大
朱熹《城南唱和诗卷》帖凡64行,共462字。首题“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末款“熹再拜”。钤白文“朱熹之印”。此诗卷是朱熹为和张栻城南诗20首所作。张栻,字敬夫,号轩,张浚之子、宋代著名学者。居谭州(今长沙)。构城南书院,城南有风景20处、故题诗20首。朱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与张栻在谭州(今长沙)游历城南胜景,其间有许多应酬唱和的诗作,城南唱和诗应该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和诗一共二十首,描绘了城南风光二十景。时年朱熹38岁,此诗卷书写年代则较晚。此卷书法笔墨精妙,萧散简远,笔意从容,灵活自然,无意求工,而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规矩,韵度润逸,苍逸可喜,是朱熹书法代表作,为朱熹传世佳作。明陆简《朱熹城南唱和诗帖跋》云:“紫阳夫子平生讲道之功日不暇给,而于辞翰游戏之事亦往柱精诣绝人。评书家谓其书郁有道义之气、固耳。”
…………………………
朱熹是先秦以来儒家文化系统中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南宋时期思想、文化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与学问家。在学术上,他是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理学,又称道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于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思想体系,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中的义理为研究对象,即后世所谓的“义理之学”。
朱熹在理学的研究上发展了程颢、程颐“无独必有对”的矛盾学说。他认为,自然界和社会上的一切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矛盾。他曾说:“天下之物,未尝无对,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动便有静。……盖所谓对者,或以左右,或以上下,或以前后,或以多寡,或以类而对,或以反而对。反复推之,天地之间,其无一物无对而孤立者。……天地之化,运行无穷,然其所以为实,不越乎一阴一阳两端而已,其动静、屈伸、往来、阖辟、升降、浮沉无性,虽未尝一日不相反,规亦不可一日不相无也。”这种对事物的阴阳转变的动态性、辩证性的看法与认识,无疑对其行为、处世、著述、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问家与大思想家的朱熹,书法虽为其研究理学之外的余事,但也体现了他“格物致知”的思想。这里欣赏到的《城南唱和诗卷》,为朱熹和张栻《城南诗二十首》而作。
此作系行草纸本,纵31.5厘米,横275.5厘米。朱熹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访南轩(张栻,字敬夫,号南轩,其为张浚之子。曾建城南书院。城南有二十景,因题诗二十首)于长沙后所作的唱和题咏。从中,我们何以一睹理学大师的诗情书韵。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既要有艺术实践的集中概括,又要具有美学范畴中的内涵要素。唐人张怀瓘谓书法“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同朱熹的理学言论有着高度的契合。而在书法的实践性书写中,这一思想又要求书家从宇宙万象的各个方面、不同层次来观察、感受、体味汉字字形、字势的变迁。朱熹的理学言论对其书法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朱熹此卷为典型的学人墨翰,诗文的立意、格韵亦雅致清隽。从书法角度来看,点画质地强韧,一些点画的传承牵丝虽细,但毫无纤弱之态,有着活跃行气、上下呼应、对照比较的作用。
如其中的“纳”、“湖”二字,笔势在连贯性的挥洒中,学人气质一览无遗。而在笔意与笔势的相互牵引上,既有圆、实、劲、涩的变化,又不乏锋颖在运动中间或表现出的苍劲雄伟。这种阴阳转换,虽是作书,亦可看做是朱熹在以“理”释“物”,真是精彩绝伦!对“圆笔中锋”的掌控,使得此卷中的字势更多地带有一种雍容润泽的质感与厚度,这一点在大量的转折性笔画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学书贵能通变。”从此卷看来,朱熹书从鲁公、坡翁、襄阳出,已尽得三家精粹,了无三家旧习,是善于“通变”的良好范例。黄庭坚云:“用笔妙在起侧。”此“起侧”即为用笔的提按。朱熹通过用笔的提按,将其书写中的矛盾俱化解在瞬间的挥动当中,以此形成“重若崩云”、“轻如蝉翼”的奇趣,观之若即若离,品之忽隐忽现,既有变幻感,又有沉浮感。在此卷中,这种运用奇妙的提按比比皆是。
字体形态的欹侧互动、自然无饰,是此卷最令人瞩目之处。而且,在行文书写的上下、左右俱有关照,如:“湖水秋来”与邻近一行的“画卷坐看”,既有上下字组的大小、长短的变化,又有左右行气的呼应吸引,虽表现出错落变化的效果,但都是一任自然,非刻意而为。这种书法上的自然革新,和其革新“二程”理学学说,在精神上有着某种一致性,发人深省。朱熹在理学上强调“动静相因”。此卷在书法上就是其“动静相因”理学思想的绝好阐释。民国间,蜀中国学大师谢无量之书颇具朱子遗风,此现象应引起书界关注。困扰当今书坛的关于书家“学者化”的问题,于此可得解昧。
对朱熹书作提出“书卷气”云云,俱是多余!此卷流传有绪,元时藏于常熟钱伯广家,明入严嵩手,清初归孙承泽、王掞,后入乾隆内府,《钤山堂书画记》、《庚子销夏记》、《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等书均有著录。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又号谷老人,更号沧洲病叟,晚号晦翁,人称考亭先生。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生于福建建阳,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曾官提点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侍讲等职。著有《晦庵集》、《四书集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