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书品论”的溯源与解析(1)
《书品》书品和人品的关系问题,受到历代书法家的关注和重视。“字如其人”、“书品出于人品”、“书法见性格”等,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对书品与人品的关系予以论说的产物。那么,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重“品”是中国艺术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岩山三郎说:“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看重品。西方人喜欢玫瑰,因为它看起来美;中国人喜欢兰竹,并不是因为它们看起来美,而是因为它们有‘品’,它们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这种看重‘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价值的表现,这样的精神价值是最高贵的。”重“美”与重“品”的不同,正表现了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差异。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论书法时说:“西方艺术总是到女性人体那里寻找最理想、最完美的韵律,把女性当做灵感的来源。而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则通常满足于高兴地赏玩一只蜻蜓、一只青蛙、一个蚱蜢或一块嶙峋的怪石。由此看来,西方艺术的精神较为耽于声色,较为热情,较充满艺术的自我;而中国艺术的精神则较为高雅,较为含蓄,较为和谐于自然。”作为双语作家的智者林语堂,既有国学的功底,又熟识西方文化精神,因而对中西艺术的差异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精确的阐述。
在我国,“重品”涉及到一切生活领域,如当官要分几品官,喝茶叫品茗,下棋有棋品。说到文学艺术,则有文品、诗品、画品和书品等。总之,一切事物都有“品”。中国人重“品”———评其优劣,品其雅俗,别其文野……“品”做名词时,指品格、等级。许慎《说文》曰:“品,众庶也,从三品。”《易·乾》曰:“品物流行。”指事物种类繁多。《广韵》曰:“品,类也。”《广雅》则曰:“品,齐也。”将众多的事物予以分类,“齐一”归为一类,就有“品格”、“次第”之意。《古今韵会举要》曰:“品,品格也。”在琴、棋、书、画中,“品”则有“风格”、“格调”的意思。钟嵘有《诗品》、谢赫有《画品》、庾肩吾有《书品》。唐人李中在《庭苇》中说:“品格清于竹,诗家景最幽。”严羽《沧浪诗话·辨体》则曰:“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浑、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品格的评判和认定是有一定的标准和法则的,故《广韵》曰:“品,式也,法也。”《增韵》则曰:“品,品量也。”《汉书·扬雄传》曰:“尊卑之条,称述品藻。”颜师古注曰:“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质。”由此可知,“品”字又有“品味”、“品评”的意思。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就是评判、批评和判断,也就是鉴赏优劣、辨其真伪的审美评判活动。
“书品论”起于魏晋六朝时代。它伴随着“人的觉醒”、“文的自觉”而产生,伴随诗品、画品、棋品的兴起而出现,伴着书法的衍变发展及各种书体的成熟而形成。最初,人们只是评其优劣、雅俗,并没有冠以“品”字。卫恒所撰《四体书势》,评古文、篆、隶和草书的沿革及优劣。如评草书,则以张英(伯英)为标准:“伯英弟文舒者,次伯英。又有姜孟颖、梁孔达、田彦和及韦仲将之徒,皆伯英弟子,有名于世,然不及文舒也。”王羲之在自论书法时说:“吾书比之钟(繇)、张(芝),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见孙过庭《书谱》)虞和《论书表》,分好者、中者和下者三个等次论书:“凡书虽同一卷,要有优劣。今此一卷之中,以好者在首,下者次之,中者最后。所以然者,人之看书,必锐于开卷,懈怠于将半,既而略进,次于中品,赏锐留贯,不倦终卷。”虞和评书,只言好、中、下三个等第,没有冠以“品”字。王僧虔《论书》,以“力”与“媚”的对举来鉴别优劣、雅俗。他说,宋文帝书,“天然胜羊欣,功夫不及欣”;郗超书,“紧媚过其父,笔力不及也”;萧思话书,“全法羊欣,风流趣好,骀当不减,而笔力恨弱”。此中,涉及到风格、格调,可见论者推崇“风流趣好”的艺术情趣。
南朝梁代庾肩吾的《书品》,正式以“品”字评书。他模仿“九品中正制”的品人之法,将书法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三个等级,计九个等级。其评论文字简洁精练,如在评上品之上的钟繇、张芝和王羲之时说:“……疑神化之所为,非世人之所学,惟张有道、钟元常、王右军其人也。张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书,称为‘草圣’。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工夫过之。”庾肩吾认为,钟、张、王书法同为上品之上,又有区分,即王胜于张,而不及钟。他推崇的是钟,因为钟在“天然”上胜于张、又胜于王。“天然”与“工夫”是一对审美范畴。
书法没有“工夫”,必无所成。然而书学是“心学”,光有“工夫”难成大器,必佐以神化悟力。庾肩吾评书以“疑神化之所为,非世人之所学”为标准,崇尚“天然”。“天然”就是天资、禀赋,就是神化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