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艺术赏析:李福增书法艺术品赏

时间:2021-09-19 15:45:18 来源:

李福增书法艺术品赏

时人评价济南市书协副主席李福增的书法是“隶篆蕴高古,行草飞流云”。走进他的工作室,品赏他的书法,确实感到他的作品畅人心胸、悦人耳目,有一种至美的享受。

blob.png

李福增书法

福增先生十分注重对中国书法传统的继承。他认为学书首先要深入传统,要真心实意地向古人学习。他说,中国书法历经两千年的衍变与探求,代代书家已将目之所察、心之所悟尽收笔端,如钟繇、“二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等大家,早就通过一点一画、一撇一捺,将其情感与悟性在轻重长短、浓淡厚薄、方圆利钝、疾徐枯润里挥洒得淋漓尽致;而当今书家要想写出独自的面貌和风格,无疑如同面对座座高峰。而光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还应看到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给后人进行再创造所带来的诸多经验。而且,对于传统的广泛学习,更能使我们的创作呈现多姿多彩的审美情调。

blob.png

李福增作品:袁枚题晚菊

基于如上认识,福增先生将书法之根牢牢扎进传统的丰厚土壤中。他从晋唐入手,广临碑帖,几十年孜孜不倦。从“二王”到汉简、魏碑,从临摹古人到临摹近现代大家,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在诸种书体中,他对行草和隶书情有独钟。尤其是在其恩师张立朝先生的指导下,他对传统的理解和把握又进了一步。“池水尽墨”成张芝,“退笔成冢”有智永。靠这种锲而不舍、磨杵成针的精神,福增先生的书法艺术终于在当代书坛脱颖而出。

笔下有无灵性,是书家和书匠的分水岭,也是作品高雅与低俗的界桩。古人常以大自然的变幻赞誉书法之奇美,如:钟繇书如“云鹤游天”,王羲之书若“龙跃天门,虎卧凤阙”……卫夫人用“万岁枯藤”来比喻垂笔,把“高峰坠石”比喻点笔;孙过庭《书谱》更将大自然对书家性灵的启迪说到了极致:“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福增先生曾仔细体味这些书法之道,所以深知“师法自然”的重要。

blob.png

李福增书法

他不仅经常到摩崖石刻、禅寺碑林去参悟,而且还时常陶醉于名山大川、奇峰怪石、古木佳卉之中,体悟大自然的天然之美,吸收来自大自然的灵气、灵感。所以,从他的书作中,我们品读到的是一种天然之美和灵动之气。更令人兴奋的是观赏他挥毫时的情景。那是一种情绪激荡中的率性而发,手、眼、神随笔流转,不知行自何处,又止于何时。其行笔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曲径通幽;或如龙腾虎跃,或如闪电惊雷;或如岚壑松风,或如猿鸣鹤立……一幅神采和韵味兼备的佳作,就这样在他的笔下“随兴”而成。其字里行间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汉字点画线条的奇妙结合和墨色的多重变化,而更多反映的是他的心性和情怀,以及他的艺术追求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才会让读者百看不厌。

在我所见到的福增先生的作品中,我最喜欢他的《陶渊明〈饮酒〉其五》行草诗轴(见附图上者)和赞美济南的“趵突喷涌观泉听韵,明湖荡舟荷风送香”行书轴(见附图下者)。前者大量吸收章草的结体特色,又参合了钟繇的笔法,写得朴茂含蓄,令人回味。后者则用笔舒爽,字与字间一个大一个小,行与行间也是以形体大小、笔画伸张来相互错落呼应,布局的跳跃之感犹如趵突泉三水喷涌,大明湖香风吹荷,流畅的笔法带出的灵动之气把泉城济南的美景渲染得更加亮丽。

书者,抒也。抒情是书法美学的基本特征。书法之美学价值,不仅在于能创造审美意象,还在于能抒发书家的情感,传达书家的意趣。因此,点线、墨象、变化等形式美,才能在书家本质力量外化的同时,成为鉴赏接受中的美感本源而感动读者。李福增同样以此作为深化书法内涵的努力方向。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