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书画作品的“款识”
书画家所题款识中,一般有上款和下款之分。下款是指作者本人的名款,一般指署款;上款指接受书画的人的名款,但不是每件作品都有上款。一般说来,多数作品都是有下款或钤印记的。
一、署款
宋人的署款,一般比较简单,大多只写姓名,也有的加上图名等。一般是用很小的字写在树缝、山石或其它较为隐蔽的地方。
元代的文人画较为兴盛,所以款式基本上是诗、书、画相结合,这以黄公望、吴镇、倪云林、王蒙及赵孟頫为代表,这种情况到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沈周、文徵明、唐寅及其传人的款式中达到极致,后来的文人画家几乎都沿袭了这种传统。
明代早、中期的不少画家书写款识都比较简单,有不少只署穷款,或只署姓名,如林良、王谔、李在、朱端;或郡望与姓名同署,如“四明吕纪”、
“楚江倪端”;或只署字号,如“小仙”(吴伟);或字号与姓名同署,如“东村周臣”等等。一些宫廷画家习惯署上自己的官衔,如“武英殿待诏陇西边景昭写”,这和宋代院画的书款方式是大相径庭的。这种款式一般是直立一行,所以又被称为“一柱香”款式。此外,在明代早期的书法中,也有不少的署款是落上官衔的,如“正议大夫资治尹兵部侍郎于谦书”(《楷书题公中塔图并赞页》)。这种书款在明代初期的一些“馆阁体”书法中最为常见。
明代早期的画家,还习惯直接将画名书写在画中,如夏昶的《满林春雨》、陈录的《推蓬春意图》(见图一)。这种情况虽然在晚明及清代均时有所见,但已经不普遍了。这反映出明代早期的一些书款特色。
明代后期到清代前期的信札中,很多人习惯在书款之后加上“左冲”或“冲”字样。本来原意是表示此信结束了,是“左终”或“终”之意,因为“终”字不吉利,所以就改为“冲”。也有少数书画家落上
“左毖”(如王时敏)(见图二)。这种特有的书款方式大多见于明末,最晚在清代康熙时期,再晚便没有了,因此可以作为判定时代的一个标志。
清代以后出现多元化的书款模式。很多画家习惯在画上题上“仿某某法”或“拟某某笔意”等。
二、上款
明代中期以降,开始出现了一些有上款的书画,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双款”。明人的书画中,喜欢先写上自己的款,然后再写上款,以表示谦虚,如唐寅的“吴门唐寅为叔高画秋声图”(《秋声图》卷)(见图三)。这种情况在明人的书扇中尤其多见。
此类书款模式最晚在清初的一些作品中还能见到,如弘仁的“渐江学人弘仁为惟敏先生写”(《松壑清泉图轴》,广东省博物馆藏)。再晚以后,就不易见到了。
明代后期直到清代康熙年间,在上款中习惯称“社长”、“社兄”、“词丈”、“词兄”、“盟兄”、“盟翁”、“道翁”、“道兄”等,这是和当时文人喜欢结社、结盟,各种社团层出不穷密切相关的。这种称谓大多在康熙、乾隆以后就逐渐消失,只有少数称号(如“道兄”、“道翁”等)还沿用至今。
到了清代乾隆、嘉庆以后直到民国时期,很多书画家在书写上款时习惯将两种称谓一起并署,如赵之谦的“瑟斋公祖大人正画,同治九年夏四月治赵之谦”(《牡丹菊石图》)(见图四)等等,这种称谓是判定清代书画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还有些书画家将三种称谓联在一起并署,如刘鹗的“□仪三兄大人阁下”(《行书信札》,郑逸梅先生藏),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清人的书信中,在绘画中则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