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书画收藏:宋人黄庭坚审美之变

时间:2021-10-08 17:45:09 来源:

宋人黄庭坚审美之变

宋人黄庭坚在《书陶渊明诗后寄王吉老》中谈自己读陶诗的感受时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如决定无所用智,每观此篇,如渴饮水,如欲寐得啜茗,如饥啖汤饼。”

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审美反差?

只能从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来说明。时间的流动,使一个人由翩翩少年而至沉稳中年、平和老年,时间推动了书法家生理上的成长。与此同时,审美感知也由浅而深。在从浅至深的递进过程中,对于已经凝固的一首诗、一篇文、一幅书法,认识不仅不凝固,反而活跃不拘。空间也在时间的推移中置换。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个人原来在低处,仰首望上,看不到全景;而后环境变了,站在高处,俯视下方,观察更为全面和深入。就如黄庭坚,也是在经历了“绵历世事”这一过程后,回首当年迷惘处,而今时空之变,已迎刃而解。

书法语言被接受是有时段的,就如同对成年人的语言,童稚接受能力浅,接收通道闭塞,一时就难以明了。这就注定有一些信息要错过,等到机会合适才会被接纳。所幸,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如同四时风景,轮转无休。不妨跳过去,先欣赏与自己感受适应的,积累经验和能力。林语堂就认为:“懂的人(识者)一读便懂,不懂的人打一百下手心也还是不知所言之为何物。”审美时机未到,不可僵于一处。同一件作品,欣赏者早年得出的结论与晚年大相径庭,是很正常的事,人的欣赏观是动态的、变化着的。清人吴景旭说过:“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正是审美变化使然。

blob.png

书法语言有不同的外相,美丑不一。直观中,精美完整者,通篇珠翠;残缺粗率者,品相不端;有莫测高深,内敛隐晦;也有一触目就亲和自然,使人如上春台。如果欣赏是一次性的消费,那么一件作品的认识就会只停留在局部、片面甚至误读,使得一时之见替代了动态的欣赏进展。所谓一锤定音,其音未准。所幸,书法家的欣赏过程是优游反复的,许多碑帖轮番进入视野,历时性地启迪心灵。优秀的书法作品并非都让人乐意接受,只因时节未至,接收的渠道尚未形成。犹如季节未至,花不绽蕾一般。清人章学诚生动地比喻道:“富贵公子,虽醉梦中不能作寒酸求乞语;疾痛患难之人,虽置之丝竹华宴之场,不能易其呻吟而作欢笑。”由于体验不同,感受迥异,接受就产生差异。

不同的书法语言适宜不同的年龄段。对于初学者,书法语言的沉稳、平和、端肃、正规是接受的首选,它们代表了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一种常态语言,如明人谢榛说:“发乎平易而循之绳墨,法之正也。”而像朱耷、弘一、沈曾植、徐生翁、谢无量这些人的书法语言,就不是阅历浅者所能接受的。它们离常规已远,意外惊人,行藏无端,伸缩不定,散发出来的气味深而晦,简而涩,意旨微茫,注定要等待提高者。

生活经验丰富的同时,艺术感觉能力未必也相应提高。在“看不懂”的同时,可以看出审美能力未达,使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此时难以体现。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