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以变取胜的石涛
明末清初,尽管当时社会更替,时局动荡,但是画坛高手林立,名家辈出,画派纷呈。其中“黄山画派”无疑是佼佼者,在那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人物为石涛、梅清、渐江。著名画家贺天健曾赞誉:“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影、渐江(弘仁)得黄山之质。”几百年来,三巨子的作品影响极大,并被众多博物馆、美术馆、大藏家争相收藏。不过,在海内外市场上,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其中,石涛作品价格最高,精品大多在千万元以上。
石涛(1630-1724)是明末清初最富创造性的杰出画家,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四僧”。摹古派的领袖人物王原祁评曰:“海内丹青家不以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石涛自称苦瓜和尚,原名朱若极,法名元济、原济,又名超济,小字阿长,号大涤子、清湘陈人,晚号瞎尊者,别号还有很多。石涛是明代皇族后裔,刚满5岁时即遭国破家亡之痛,削发为僧,改名石涛。但他不甘寂寞,康熙年间,从远离尘嚣的安徽敬亭山来到繁华大都市南京。康熙南巡时,他曾两次到扬州接驾,并奉献《海晏河清图》。晚年定居扬州。
石涛早年受梅清影响最深,后脱出传统樊篱,师法自然,曾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脱胎于山川”、“法自我立”、“我自用我法”等一系列主张。在创作中他善于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来表现名川大山。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画,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出,作品笔意恣纵,淋漓洒脱。郑板桥说:“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贴,比之八大殆有过之无不及。”代表作有《淮扬洁秋图》、《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清湘书画稿卷》等。
后人学石涛者众多,且多有建树,最有名的当推张大千、傅抱石。
在市场上,石涛的作品甚多,但目前流传民间的作品大多是一般作品,精品主要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其他博物馆。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他的作品主要在美国纽约交易。1988年他的一本《山水杂册》在纽约市场上以13.2万美元成交,创当时石涛作品最高价。
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他的作品也时常在市场上亮相,1996年他的《行书》扇面被嘉德拍至5.72万元;1997年他的《江清霜色图》被北京翰海拍至60.5万元;2000年他的《花草灵石》被嘉德拍至68.2万元;2001年他的《山水十开册》被翰海拍至55万元;2002年上海崇源推出了石涛八幅巨册《溪山逸兴图》,结果以550万元成交;2003年《松壑听泉图》在苏富比获价612.08万元。
近两年,石涛作品有几件价格越过千万元大关,2005年《竹石图》在浙江皓翰以1925万元成交;2006年《莲社图》在嘉德以1177万元拍出。2007年,在雍和嘉诚拍卖会上,石涛的《诗书画合璧卷》获价1782万元;同年,香港佳士得推出了石涛《山水十二开册》,争夺相当激烈,最后被一买家以1972.82万元收入囊中,再创石涛作品市场新高。2008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曾被大收藏家张大千收藏的石涛《花卉十开册》受到热烈追逐,最后获价1680.3万元,高出估价3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