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赵初凡的创作理念
山东画家赵初凡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耿直实在的性格、独立自我的思维能力,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他在题材的选择上特别强调有感而发的真实与真诚。他认为,艺术是客观事物的情感化、个性化。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把感受作为创作的原动力,让情感和意念先于形式而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正是这样的动因和追求,才使得他的作品真挚亲切,富有感染力。
赵初凡 作品《目标》
赵初凡学画虽早,但在最初的二十几年里,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如果说命运之神对他有所眷顾的话,那也只是把对艺术的执著赐予了他。即使是业余画家,他也孜孜以求地进行创作。等进入军艺,他已届而立之年。或许是因为他接受专业训练较晚,在最初的创作中,技术上的不足迫使他偏重于理念上的追问与情感上的考量。生活的历练,不断充实着他的艺术。尤其是参加中越战争的那段经历,让他的性格更为豁达、从容,让他对内心激情的释放也更加自信。这奠定了他以后的创作基调,那就是体验真实、留下真诚。
赵初凡 作品《香远》
主体形象刻画准确、严谨与画面整体创意的神思畅想是赵初凡作品的重要特征。赵初凡将真实置于主观营造的精神空间里,凭借鲜活的生活素材,在画面上演绎一段自己编创的“故事”。他借助这些“故事”宣泄情感,表明他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与他的个性主张。从刚开始创作到现在,他一直贯彻这样的思路。在他早期的一些作品中,对众多历史人物形象和神态的准确刻画,显示了他扎实的造型功底和对主题思想的生动把握。在语言关系上,物实人虚的反常规处理,既体现了他创意上的别具一格,又很好地渲染了一种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追忆与感怀。
赵初凡创作于美伊开战初期的《目标》(见右上图),不同于他以往的主题创作。画中故意省略了国旗、军徽等证明军人身份的标记。这位军人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军人。与我们正面相对的枪眼、他举枪射击的身影以及横挡其间的铁丝网,暗示着对立与冲突。充斥在画面中央的准星标志,显然具有符号的意味。它向人们传达着瞄准者与被瞄准者,即对立的双方互为目标这样一个复杂而又矛盾的信息。在繁杂的军事术语里,赵初凡着眼于“目标”这个点来创作,可见他强调的显然已不仅仅是军事意义上的目标,而是目标在哲学和文化上的含义。
赵初凡的作品与传统国画有一定的距离,但依然渗透着浓郁的中国画气息。他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精神的守望者。这种文化上的自信,来自他对儒、道哲学的尊崇,来自多彩生活给予他的创作上的真实感,来自对笔墨在宣纸上描绘所产生的浸洇、幻化的痴迷。这种自信,还体现在他对新文化的包容上。他认为,文化的不同不是对立的前提,而是合作的条件;只有交流,才有发展,发展是最好的继承。
近几年,对都市水墨画的涉猎与拓展,让赵初凡的艺术在自由表现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在摸索、研究的过程中,他把艺术的触角从对主题的提炼、营造逐渐延伸到对人性的触探和对观念的挖掘上,从而让作品更贴近生活,更有时代气息。他水墨画中所呈现的多是都市人自在的生存形态,是他对不同境遇的人文体验所做出的直白陈述。尽管有时在表现上用一些离奇甚至荒诞的手法,但他的本意不过是为作品增加些趣味而已。
在都市水墨画的创作中,赵初凡把书法、篆刻上的积淀释放出来,跌宕起伏的书法线条成为其画面的支撑。直线和弧线、简约和力量感是都市现代工业化的典型特征。赵初凡都市水墨画传达给我们的正是这样的感受。
赵初凡还擅画荷。他在画面上大面积地运用淡墨(淡色)水痕来表现荷花。观他的《香远》(见下图),荷花以淡色水痕绘出,宁静、高洁、雅逸。纵横交错的叶、梗、花、籽在写实中又带有符号的意味,墨块在分布上加入了现代构成因素。其画既有中国画的水墨之美,又有当代人追新求变的审美情趣。
从本质意义上说,艺术家语言的个性表达方式受内质的制约,是创作主体、真实的生命体验与外境化通的产物。赵初凡把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重叠起来表达生命的悲欢与甘苦,真诚地捧出自己,留下了心路历程上坚实有力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