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文化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展
对“当代艺术”的一些感想
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约1983——),即国际当代主义艺术运动;鼻祖被指证为森达达(Sen Dada)。 当代艺术是以人类共同守望的普世价值作为精神指向的,因此,“普世主义”就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代名词。 当代艺术的语言是原创的;相比现代艺术(Modemist Art,约1916——1960)鼻祖被指证为杜尚(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后现代艺术(Post-Modemist Art,约1960——1983)鼻祖被指证为波依斯(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其艺术语言是具平行的、超越的、发展性的。新的时空方位使得当代艺术的语言的外延获得了更大的扩展。 人类艺术史分为:原始美术(约300万年前起)、古典美术(约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前古典或17世纪初法国后古典——19世纪末);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之所以现在的展览普遍用“当代艺术”的提法,是因为用“现代艺术”的名词容易与已有过的“现代派艺术”混淆。
李新建 油画 戛纳 2009年
“当代艺术”在当今已经成为上至国家层面、下到普通从艺者都不得不反 复听到的一个美术概念。随着近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艺术院”的成立、文化 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挂牌、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的成立,国 家和政府层面的重视已经显而易见:在市场领域,随着当代艺术作品“天价”的 出现,更多社会普通受众都不得不面对“当代艺术”已经登堂人室的局面。可以 说,中国当代艺术是国内其他艺术领域(文学、音乐、戏剧、电影等)中相比最 为耀眼的、“当代”最能为上下接受的明星。
“当代艺术”,一个无法进入美术史的概念
我们可以在美术史上书写“现代艺术”的章节,但以后我们的美术史却无 法留下“当代艺术”的章节,其原因十分简单:“现代艺术”是一个对艺术定性 的准确描述,而“当代艺未”则不然。现代艺术有着明确的美学追求和风格指 向,现代艺术在西方文化中已经是一个有定论的概念,它有着自己明确的美学原 则——批判性、文化的针对性是现代艺术的核心,形式上反叛和创新只是其次。
施惠 装置 本草纲目 ·2 2014
现代艺术的背后支撑是“现代主义”;当代艺术尚缺乏“当代主义”作为支 撑。现代主义是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上的,“现代性”的内涵尽管学术界仍在 争论,但共识已经建立了;而在学术界,“当代性”仍然处于混沌的争议之中。
“当代艺术”是否需要界定
有人说:当代艺术是开放的,对它不应该有什么界定,我想当代艺术开放的应该是它的视野和精神内涵而不是它 的边界。逻辑学告诉我彳门:一个概念的 外延无限扩大将导致内涵的缩小,当人 们发现“当代艺术”可以无所不包的时 候,“当代艺术”也将寿终正寝,这决 不是危言耸听。也许,当代艺术就是在 这种内涵与边缘的“模糊一清晰”的运 动中不断廓清自己。
“当代艺术”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我想用这样描述:中国当代艺术是 中国现代艺术的自然延伸,它们所共同 认同的价值观是:艺术应当具有明确的 文化针对性,作品应当面对当代社会的 问题、对艺术中的问题用艺术的方式加 以呈现,在形态上应该有对新材料、新 媒介的探索,对想象力有强烈的开拓欲望。
“当代艺术 ”的三个审视标准
一 、 时间标准 。 在时间上 , “ 当代 ” 以近 2 0 到3 0年为宜 。 这样限 的目的是为 了不将时限放得太宽泛 。 “现代艺术 ” 出现以前 , 没有自称为 “ 当代艺术 ” 的 ; 但当 今以 后可能 每个时代都会称 自 己为 “ 当 代艺术” 。 那么将 “ 当代艺术 ” 固定在 一个时限 里 , 人们谈起来就会比较清楚 。
当代艺术观念理论
二 、价值标准 。 价值标准是 判断艺术作品的核心所在 。 当 代艺术的价价值标准是 , 作品 是否能面对和反映当代文化问题并试图对其做出艺术的判断和表达,这点很重要,因为他可以将几类作品排除出去:1炫耀技巧性的。比如刻意炫耀写实能力而内容空洞的作品。2装饰性商品的。这类作品愉悦大众视觉为目的。3政治任务性,应时的。该类作品所提倡的完全不是艺术家个人的感受而是权力政策的要求,这方面 的教训中国几十年来的美术历史有目共 睹。
三、形态标准。这点是用以区别现代 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当代艺术可以借鉴现 代艺术甚至传统艺术的风格流派、表现手 法,但是现代艺术的标准形态和传统艺术 的标准形态不是当代艺术,这点必须加以 明确。如此可将纯粹以现代艺术风格为对 象的作品排除在外。应当注意,当代艺术 在形态上缺乏公认的风格,或者说可能是 许多风格的杂揉,特别是当代艺术中的观 念艺术,更是将风格因素主动排除出创作 主观意念之外,所以用风格来衡量当代艺 术有时会有不当感。
“当代艺术”出现的三个背景
作为话语,“当代艺术”在中国的 出现有3个特定的背景:1.全球“后现代 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导致“当代”取代 了“现代”成为主流。“后现代文化”中 的反主流、反宏大叙事、碎片式表达、反 形式主义等都在“当代艺术”中有比比皆 是的表达。2.国际大型展事的推崇。识时 务者为俊杰,这让政府很快意识到文化领 域与国际艺术接轨,走当代路线是不二选 择。3.中国艺术市场的突飞猛进。当代艺 术迅速创造了“天价”,这让以前小视当 代艺术的势力对其刮目相看。尽管目前当 代艺术作品价格并不处于巅峰期。
于是乎,文化需求、世界潮流、经济 推动这3个背景催生,使得“现代艺术” 成为“过时”的美术史词语,“当代艺 术”应运而生。
“当代艺术”不能同“后现代艺术” 划等号
但是,当代艺术美学又不能简单照搬 后现代美学,在学术界,后现代美学是相 对清晰和有专门使用的,当代艺术套用后 现代美学会有诸多不适,因为无论在逻辑 上还是在实践中,“当代艺术”并不等同 于“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美学指向 很混杂,这既是当代艺术容易遭人垢病的 原因所在,也是我们继续努力加以廓清的 空间所在。
“当代艺术”的“泛化”倾向
什么是“泛化”?当代艺术脱胎于 现代艺术,但却远比现代艺术庞杂。“泛 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界限不清而又有许多势力试图加入,“功利性”决定了当代艺术“泛化”的必然。从内容分析 看,如果说现代艺术的要点主要有观念批判和形式变革,那么当代艺术则在此 之外又掺入不少与当下社会现实同步、价值观模糊甚至有意混淆的东西,换句 话说,许多当代艺术作品的展示性已经大于其批判性或曰文化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代艺术”中的时尚性质
现如今的“当代艺术”中不少成分已经具有了某种时髦因素,当代艺术 不再是一个愤世青年,它更像一个世故者,从艺术中能够得到的好处,习当代 艺术者并不比操传统艺术者逊色。那也就是为什么日本的村上隆、奈良美智、 草间弥生等成了一个个令人羡慕的时尚人士,而他们的作品又被公认是当代艺 术。在中国,这种时尚、轻佻,甚至浮夸色情的作品在当代艺术界都有模仿甚 至成为时髦。
“当代艺术”的悖论
一方面,当代艺术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一个过渡性的描述;另一 方面我们又必须对其进行描述界定,这就形成了一种棒论局面。
但无论研究者还是从事当代艺术者,人们必须对当代艺术加以描述,否则 当代艺术岂不像有些人所言成为“皇帝的新衣”,或者是一场重生狂欢的盲人 摸象游戏。
也因为不能容忍鱼龙混杂局面的泛滥。
或许,当代艺术的魅力就在这种棒论中。
“当代艺术”是一个过渡性称呼
总之,“当代艺术”不论是从学理上将还是在实践中的认定,此时此地 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一个事实,由于各方对其使用的混杂性、暂时性和功利性, 这些都注定了目前的“当代艺术”是一个过渡性的、暂时的指代称呼,更加定 量、定性的称呼还要期望以后。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不明确的、过 度性、权宜性的概念,是一个可以进人美术史册,但却无法进人美术史学术层 面定性分析的概念。
以上是本人关于当代艺术槪念的一些杂想,因为目前尚不能给以廓清而又 不能不为,这既出于责任也是一种职业习惯。在某些人看来也许这挺可笑。我 还是不厌其烦使用捷克作家伏契克在《绞刑架下的报告》中的一句名言结束:
人们啊,我爱你们,但是要警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