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文化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展
传统书法“意境离合”说
"意境"一词的解读虽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并不玄妙,就是指让人有所感觉有所省悟有所体验, 但又难以明确言传和具体把握的那种状态。简单地说,就是指氛围格调、精神气韵,是生活与理想、 形神与情理、虚无和充实的协调统一。南齐王僧虔在《笔意赞》中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 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唐代张怀瓘在《文字论》称:"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这里的"妙道""意""心"就是后来在艺术领域中广为提及的所谓"意境"。本文论述的并不是书法意境 纵深的本质内涵,而是在外延上意境有多种层面,包括时代之意境、地域之意境、书者之意境、书 作之意境和观赏者之意境,等等。而这几种意境的高度吻合,则是产生优秀书作的基本条件。意境 之间吻合度愈高,作品愈出神入化;吻合度愈低,作品愈凋敝疏陋。
一、书法的理想,是多种意境的高度吻合
书法重形象更重表情达意寄兴畅怀,书家要从社会现实、时代气象、自然环境以及自身文化底 蕴中撷取各种要素,在对书写内容有着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吻合与融通各种意境,形诸笔墨,才能创 作出具有高度美感价值的作品。
苏轼 行楷书《前赤壁赋》局部
苏轼 行楷书《前赤壁赋》局部
如果说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境是"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殊不知东晋时代之意境,也正 是如此。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政权更迭频仍,帝国统治松弛,儒学式微,人性得以张扬,外来佛教渗入 社会意识形态,为对抗佛教而本土道教又开始盛行。社会中低以下阶层受着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迫, 惟望在佛教道教中求得慰藉,崇尚自然、自我尊崇一时成为社会招展的旗帜。士人突破约束,游逐 竹林,言谈举止轻便流利、神韵卓荦,呈现出与上朝不一样的另类风姿。而在地域之意境上,山秀林 茂,江深水碧,孕育出独特的平和含蓄、刚柔相济的吴文化风貌。王羲之生于琅玡,后迁会稽山阴,晚 年隐居剡县金庭,地域文化虽比中原文化少许雄强,比楚文化少许瑰丽,但吴文化历史悠久,广博深 厚,先前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糅合了南方人的细腻和北方人的豪爽。在东晋推崇山水的年代, 此地深山幽谷,古庙亭榭,士人纷至沓来。士人从秀山丽水中不断感悟造化的天工和神奇,体察着生 命的意趣和本真,在"相看两不厌"中,获得人与自然的深度交融。而王羲之本人的生活境界,也是追 求明月入怀、随顺自然的士之翘楚。王羲之非常信奉道家的养生之术,他常服道家仙药"寒食散"来 益寿延年。《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不远千里。"" 次子凝之,亦工草隶。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再从《兰亭集序》文本来分析其书法意 境,可以说整个书作每一构件无不经过聪慧的过滤与浸溃,各字尽得其妙。横画纵画都有不测之变 化,道法自然,神姿仙态,美不胜收。仅"点"画就约有十多种写法,各自摇曳生姿,有形有态,意趣盎然, 无一雷同。可以说《兰亭集序》意境之横空问世,正是时、地、人、文多种意境融合而成。正缘由 多种意境的叠加,使得《兰亭集序》荡漾着一股灵虚之气,氤氳着一种形而上的气息,使作品超越有 限的形质,上升到一种无限圣洁的境界之中。
二、书法的现实,常是某种意境的相对分离
各种意境的吻合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历史并不按照书家的预设来前行。在书法历史的星空中, 常常出现某种意境的分离或缺失,特别是时代之意境和地域之意境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书家们追求 着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游刃阔绰般畅述自己的情感,但社会往往给予他们的是不尽人意的惆 怅和矛盾。
陆柬之 行书《文赋》局部
以唐朝为例,总体上国家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其时代意境就是泱泱大气,开明爽健,法度森严,雄壮厚重。这和汉以来蔡邕、卫铄"以意为书""各象其形"的思想南辕北辙,和行书要求之意境 背道而驰,这就使得此时行书难以蔚成气象,这一时期的书法家锺绍京、陆柬之、王知敬、萧诚、 张从申、苏灵芝、吴通微等人虽有成就,但远没有楷书和狂草成为世之楷模。行书家李邕,虽博学 强识,贯通坟典,时人无与伦比,然而一生坎坷,踬于仕途,始受沮于韦妃,中见忌于张说,后被诛于李林 甫。由于宦海浮少沉多,使其渐生骄横,好名使气,广纳贿谢。《新唐书·文艺中》中记载:开元十三 年,李邕谒见玄宗,累献词赋,洋洋得意,颇为自赏,"然矜肆,自谓且宰相。"然终其一生,未入宰相之列。 正因为李邕书作难以与时代社会意境合拍,缺少与自身素养意境的融合支撑,使其《李思训碑》《端 州石室记》等书作瑕疵日见,字画虽宏廓丰茂,但敷衍成章,规矩过甚,虽为唐一代大手笔,但生前不以 书名世,所存唐碑无一字可觅。
三、书法的遗憾,往往是刻意追求意境的吻合
从古到今,成批成批的书法家寒窗酷暑临帖追摹,总想达到前无古人、名震百代的旷世"意境", 可结果却总与主观愿望相反,原因在于"意境"可遇而不可求。怀素的狂草龙蛇飞舞,千变万化,颇得 天趣自然之美,苏东坡认为怀素草书这种自然之美,完全是在无意中获得,无法刻意得到它。在《东 坡题跋·跋王巩》中他说怀素"为人傥荡,本不求工,能工如此,此如没人之操舟,初无意于济否,是以 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生活年代稍晚于怀素的和尚亚栖,他一心想在书法上压倒怀素,因此作书时 故作惊人的夸张,刻意追求怀素的意境,但最终走向了求怪求异的他途。
陆柬之 行书《文赋》局部
"意境"不可复制。元代赵孟頫面对王羲之等前贤法书,就感觉到有一种永远找不回来的失去。 如果只是拘泥于具体的笔道、字形,一味模仿这些都是表象,深入不到其精神里去,无法得其精华,而 只能通过自我理解来丰富,来求得魏晋之古意。后代人再学赵孟頫,则古意更失。真正的古,后世是 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再去完全复现的,也唯其如此,艺术才能发展,这正是师古而不会同古,模古必然 出新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