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再写生是当代雕塑的新思维
关于“主题与形象——再写生”这个主题,其实我们雕塑界的同仁们一望即知,这个主题实际上是关于写实和具象雕塑的当下问题的思考以及解决的态度,关于具象与写实雕塑中国问题的研究与发展,关于具象与写实雕塑的后继有人、发力前行的人才培养的行动与举措。“主题与形象——再写生”是雕塑艺术的主要内容,也是基本问题,它是世界雕塑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百年中国雕塑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大家都感同身受,尤其是老先生以及已近退休之年的老师基本上是百年雕塑这个主题在中国发展历程的实践者和见证者,
图片选自由中国雕塑学会和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共同策划举办的第十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
规划这个主题,中国美术学院的思考已经有两年多,今天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实际上是希望能够会同全国的积极力量,推动这个主题的研究与发展,推动具象写实雕塑的发展。源于这个活动的思想基础和认识基础,我想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美术学院新世纪以来教学改革行动与实践的结果。特别是2015年,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成立以来,关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学科的发展思考。特别是今天三位一体重点学科建设、重点专业、重点高校建设过程当中,我们确立了雕塑专业的发展方向,即以雕塑艺术的东方学的方法论为核心的专业研究发展方向。在这个核心方向的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确立了我们的思考点,在中西雕塑的历史与中国现实对比的视角进行梳理,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实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注入东方美学思想的价值和方法。在雕塑的本体研究之外,加上社会学、教育学、中国发展的实际环境,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梳理。
第二,近年来,关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90年的历史梳理。在梳理过程当中,我们深深觉得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百年雕塑发展过程当中渐入了一个完整的雕塑发展模型,这个模型是关于人才培养、创作与中国现实,也就是“主题与形象以及写生”的模型,历经了几代人,初心、开渠、独乐众乐几乎是雕塑百年进程过程当中的一个浓缩。不管是中国的历史命运的曲折,还是各个时期的学术变迁,都形成了一个宝贵的经验,我们在思考为什么在西方雕塑100年前就已经放弃这条路的研究与探索,何以在中国可以完整地、持续地葆有活力的使具像雕塑的存在与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再思考再研究的。另外,雕塑方法论的意义上,既可通艺,也可得道,是可以完整地通向艺术理想,可以得艺术之道。在当今的认识角度上,大量的写实训练的方法是基础,但是它同时也是领悟艺术世界的方法与路径。
写实艺术到了今天总结起来至少有几个重要经验:一是审美的经典性,尽管是以写生为对象的,但是可以在其中获得关于经典审美价值的完整经验,所以在百年雕塑教育过程当中大家都是不妥协、不放弃地坚持到如今。二是认识与方法教会了我们对艺术世界的独特专业视角,也可以是方法论的一部分,就是立体地空间地看待艺术与事物,并通过这样一个方法的获得成为领悟和解决艺术问题的钥匙与路径,它的方法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它是多维度训练的思想方法和价值。三是劳作与工匠精神的特殊训练,就是立体的劳作特色,这是其他专业没有的,雕塑的手眼心的训练方法是其他所没有的,世界观、艺术观都是不一样的。过去曾经在相当长的艺术史当中,以中国画为例,雕塑这种训练方法和价值不被认同,但是站在今天这个视角上,我们觉得这种方法是有些艺术门类所没有的。四是与生活情感的联系,雕塑专业,尤其是具象雕塑是干预社会、介入当下社会空间的,它的价值实现是在社会和城市当中,所以它建立起来的对时代、对人民性的特殊感情也是具有优势的。
百年雕塑的学习和摸索过程当中,我们经历了好几代人,但是先贤、引领者加起来也不过二三十位,所以我们的认识一定存在一些历史局限,一定存在一些误读和缺失。中国美术学院关于这方面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西方经典的方法和认识的再次解读重读,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决定引进帕加马神庙的复制品,这是一个重要的工程,是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改革,是对我们已经固定了的经验与认识、经典与楷模的重读和判断。这是历时四年的一个工程,2019年第一批其中50米的浮雕将要进入中国美术学院,从此以后对于西方艺术研究在造型艺术上强调的那种直觉、触觉和经典艺术的日常存在成为了很重要的建构。在这件作品上可以朔本清源、匡正一定的谬误,雕塑的本质力量是超越历史时空的,无疑也是今天的艺术所缺失的,我们今天有许多观点认为具象和写实雕塑已经进入困境,但是具象雕塑其实是不死的,因为帕加马神庙这组浮雕在2003年的时候被我们亲身感受到雕塑的力量是可以穿越两千年直抵人心的。雕塑艺术的纪念性、叙事性被今天解决了没有?不错,我们似乎是在一路前行过程当中没有时间停下来审视这些问题。我们的先贤们在100年前引进的那些经典石膏教具只是一些经典碎片,零星石膏像经过几个月的海运进入中国很容易,但终未有整体或系统呈现出。现今弥补百年的憾缺已成为可能,今天我们引进这些东西就是重读历史,把西方艺术整篇引进,作为我们雕塑造型艺术教育的日常化学习与研究部分。
我们的学术与研究重要性在于要落实在对人才培养的新的作为上,我们准备花三到五年时间把青年雕塑家创研班办好,目前的学员主要是青年老师和优秀的往届毕业生,还有来自于校外的学生。今后几年,我们计划把它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联系起来,研究生培养、博士生培养结合起来,成为持续三到五年的计划。我们相信经过三到五年的细心培养,一定能够培养出为国家和社会的具象雕塑的栋梁之才。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和专家成为我们共同的力量,参与我们的教学指导当中。我们也希望老师们能够积极地举荐青年学子加入青创班。
“主题与形象——再写生”,重点在于再写生,再写生是当代雕塑的新思维和新实践,我们要再写生、再思考、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