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端午话“庆阳香包”
“端阳节”便是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各地的风俗之中,也有将五月初五视为恶月恶日,因此也出现了以除瘟、驱邪、求吉祥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风俗。
其中,最具静态美及富有诗意的,莫过于戴香包。将雄黄、艾叶、菖蒲等药材装入布袋中,以五色丝线装饰,祈求平安健康。庆阳香包绣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庆阳勤劳的妇女们正在用手中的针线装扮着她们美好的生活。
惠锡敏 糊涂虫针扎
“五月五,过端阳,忙坏家家巧姑娘,香包绣得香,偷偷送给如意郎。”端午前,庆阳的妇女、姑娘们就开始做“耍活”了,有荷包、棕子、金鱼、胖娃娃、小老虎、狮子、猴子、老鼠、蛇、青蛙等等,凡是妇女们熟识的、喜爱的小动物都可以进入她们的针底,这些被庆阳人称为“绌儿”、“绌绌”、“耍活子”或“荷包”的东西,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手工制品,用彩色丝线绣制着的用绸缎或各色布块包上掺和着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等中草药粉缝合而成的“绌儿”,因为特有的中草药香味,庆阳人将其统称为“香包”。庆阳又习称“陇东”,故将绣于香包或其他物件上的刺绣称为“陇绣”。
端午当日须早早起床,小孩子们在天蒙蒙亮时便被叫醒,睁开眼睛时,脖子、手、脚腕等处都缠上了五彩丝线编成的“花花绳”,穿好五毒肚兜,再看看已准备好的衣服,胸前挂着各种动物荷包或十二生肖荷包、五彩棕子等,肩上掂着小艾虎,背背五毒(螃蟹、蛇、壁虎、蜈蚣、蝎子)等。然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到艾草地里打露水洗眼睛,再割一小捆艾草插在每个屋门上,辟邪纳福。收拾停当,母亲揭开头天晚上就开始熬着的糯米饭的大锅盖,孩子们围住锅台欢呼雀跃,米的香味与香包的香混在一起,把个端午节装扮得格外幸福,该上学的孩子们给老师提着粽子、荷包蹦蹦跳跳上学去了。
齐辉 空水秋深 国画
到谁家孩子过“满月”,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向孩子贺喜,都要拿着自己刺绣的东西做礼品,有虎虎生气的虎头帽,有红花绿叶的荷花帽,有描龙绣凤的花裹肚,还有狮子枕、虎头枕、金鱼枕、猫枕等。要是嫁女更是庆阳刺绣艺术品的大展览。庆阳民歌里唱道:“八岁学针线,十岁进绣房,进入绣房绣鸳鸯,百样故事都绣上。”一般女孩七八岁学提针穿线,10岁左右开始扎鞋垫,这是练基本功的开始,女孩长到十五、六岁才正式在肚兜、枕头、鞋等衣物上刺花绣画,并开始着手为自己做嫁妆。嫁妆中要有几双花鞋,几十双的花鞋垫或很多针扎,以及为新郎及男方家里人做的花裹肚、骑花枕、花烟袋等。
庆阳香包绣制按制作工艺基本分为四类:①原生态的绌绌类,大到数米,小到一厘米,人物、动物、山水楼台应有尽有,无不生动逼真;②线盘类,先折壳子,再盘线。一付线盘棕子,可达十米,气势壮观,小到胸前佩挂,色彩绚丽;③立体香包刺绣类,包括香包挂件、针扎、小孩玩具、生活实用摆件等;④平面绣制,无论立体平面或绌绌上的绣工,都需先在平面上刺绣,然后才能组合,如枕顶、云领、肚兜等。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庆阳劳动妇女,创造了50余种刺绣针法,大大丰富了我国刺绣的表现技巧。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用厚纸板作底的浮雕式刺绣,称作“包绣”,古朴厚重,立体感级强,是最具远古和地域特色的刺绣;拼贴立体绣,用棉花作填充物,在平面绣料上绣出立体的动物、人物及花鸟,活灵活现,非常有感染力。
现在庆阳香包绣制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庆阳勤劳的妇女们正在用手中的针线装扮着她们美好的生活,庆阳香包也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