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夹江”中国西部瓷都(夹江)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时间:2022-10-09 08:33:26 来源:

今天,西北书画艺术笑笑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夹江”中国西部瓷都(夹江)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首批中小企业发展基地县巡礼(一)

阅读提示 一个县就是一个产业集群,一个县的企业围绕一个产业集群发展。这就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高度赞赏的“夹江现象”。

说到夹江,没有人不会在头脑中折射出“陶瓷”二字。这个有着中国西部瓷都之称的县城正是依靠以陶瓷产业发展为主导,培养和壮大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形成了可与“温州模式”媲美的独特经济现象。

近年来,夹江立足优势资源、激活民间资金、培育特色产业,坚定不移地培育壮大陶瓷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了一条集“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富民经济”为一体的富民强县之路。

从“小而杂”到“专而精”

一道根据市场需求而做的判断题

当满载着陶瓷产品的重型货车一辆辆从身边呼啸而过的时候,人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夹江的道路修补率一直居高不下了。

从陶瓷产品生产、封装到销售、运输等环节,在夹江县城都不一而足。看着如火如荼的产业发展场景,谁也不知道如今蓬勃发展的陶瓷产业,当年竟是“无中生有”。

1992年,夹江全县并无特色产业可言,建材、轻纺、造纸等一些企业“小而全、散而杂”。然而,随着农村建房和城镇建设不断升温,让夹江人看到了陶瓷装饰市场需求的日趋旺盛。于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夹江人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及时把发展重点放在陶瓷产业上。

经过3年的发展,夹江陶瓷产业初显端倪。于是,根据市场效益,夹江人顺势而为,确定将陶瓷特色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制定了“中低档、低价位”的产业发展定位。由于定位准确,陶瓷企业一开始就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投资回报快,一条生产线一年就可以收回本息,全县很快形成了大办大上陶瓷企业的热潮,产业原始积累进程逐渐加快。

随着农村、小城镇等消费能力的逐步提升,夹江人在1999年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陶西移、东资西进的背景中,嗅到了新的市场导向:产业发展定位迅速调整为“限制低档、发展中档、开发高档,满足农村、小城镇、大中城市等各种消费群体多样化需求”,把做大做强陶瓷业的着力点放在营造环境、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上,引导陶瓷产业超常规发展,实现了陶瓷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以陶瓷为特色的支柱产业逐步形成。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一次次根据市场需求而做出的敏锐判断,2008年底,夹江全县共有中小企业503户,实现增加值27.68亿元,同比增长56.33%,中小企业对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贡献率达到92.23%,其中,仅陶瓷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就超过60亿元,对县级一般预算收入贡献率为75.32%,吸纳就业6万多人。

同时,凭借着陶瓷产业集群的飞速发展以及集群下中小企业的不断增多,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大大增加。于是,在这个祖国西部的小县城内,吸纳了上万县外就业人员,成为为数不多的劳务输入县,为解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低档砖”到名牌产品

一次次奋力争先的升级蜕变

1999年以前,夹江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发展阶段,不注重行业交流,产区整体水平不高。夹江陶瓷业由此落下“低档砖”的名声

好了,关于“夹江”中国西部瓷都(夹江)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之路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