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大家好,牛首兽面纹鼎「青铜器兽面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可以很有趣,知识就在您身边,每日一宝带您从文物的蛛丝马迹,看穿尘封已久的秘密。今天要为您解读的宝贝是西周 牛角兽面纹尊。
牛角兽面纹尊,通高29.5厘米,敞口,高颈,直肩,圈足。腹部饰卷角兽面纹,鼻准线不触及下栏,两侧饰长鼻兽纹。现收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兽面纹又称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之一,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饕餮是一种贪吃的野兽,《吕氏春秋·先识览》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以言报更也。”宋代金石学家将青铜器上表现了各种野兽及其头部的纹饰统称为饕餮纹。实际上它综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抽象的手法,形成幻想中的怪兽,给人以神秘威严之感。最具特点的是兽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青铜器上的此类纹饰有多种组合,有的有首有身,有的有首无身,还有的无目有身等,这显然与古史记载的所谓“有首无身”的饕餮不符,所以我们觉得称为“兽面纹”更贴切,因为它指出了这种纹饰的构图形式。
这兽面纹神态生动,形状复杂多变,或似鹰、似凤,或像牛、像羊、像虎;或抽象,或写实,或简约,或粗犷,或变形,或分解。但是它的基本构图是以鼻梁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着角、目、口、耳等,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子,左右展开的躯体或兽尾,少数简略式的没有兽的体部或尾部,它们的表现技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但兽面纹是怎么来的呢?据考察,兽面纹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和陶器,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和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器物上均常见兽面纹。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则出现在夏代。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青铜器的制作才刚刚拉开序幕,属于我国青铜器艺术的初创时期,青铜器种类少,造型简单,器壁较薄,制作粗糙,纹饰较少。这种镶嵌的兽面纹与后来青铜器上的纹饰有很大区别,但是它开创了商周青铜器兽面纹的先河。
我们明天
不见不散
更多高清大图
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