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艺术鉴藏:书画名家沙俊杰作品欣赏
大家好,皮影戏被誉为「皮影戏用的什么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皮影戏是集皮雕艺术和影剧艺术为一体的一种民间演唱艺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卓别林剧照
四川皮影又叫“灯影戏”。大多具有汉魏石刻简约纯朴的古韵。四川皮影的脸谱造型,比陕西和北京更有特色,它夸张幅度大,注重刻划人物的性格,尤其着力人物眼睛的设计,如全脸是阴刻,只将眼球和眼部的装饰阳刻,显得目光炯炯传神。四川皮影所演剧目除历史、神话、传说外,多为谐剧。影人造型也多夸张、动态滑稽、脸谱服饰多仿川剧、很有地方特色。
四川何时开始出现皮影戏,据目前所发现的有限资料,尚难确考。清代著名四川籍文人李调元有“影灯戏”诗:“翻覆全凭两手分,无端钲息又钲闻。分明夺地争城战,大胜连年坐食军。”
李调元像
李为四川罗江县(今属安县宝林乡)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五十一岁以前,在外省作官,晚年返乡潜心写作。“影灯戏”诗将乾隆晚期川西农村皮影戏班演出情况写得贴切生动,韵味无穷。成都心太平斋刊于清代嘉庆十年(公元l805)定晋岩樵叟的《成都竹枝词》中的一些内容,也可以证明皮影戏在成都较为流行。其中一首这样咏道,“灯影原宜趁夜光,如何白昼即铺张。弋阳腔调杂钲鼓,及至灯明已散场。” 这表明,在嘉庆十年以前,四川成都便已经有了用高腔(弋阳腔调)演唱,有打击乐(钲鼓)伴奏的灯影戏演出了。
皮影人物
四川皮影长期发展进程的结果表明,它成熟的艺术形态最终以川西和川北两个地区最具代表性,从而形成了四川皮影艺术的两个流派——成都灯影和川北灯影。成都作为戏剧艺术产生很早的地区之一,皮影戏也有着久远的历史。皮影,成都俗称“灯影儿”或“皮灯影儿”“ 灯影子”。如果由人操作表演戏剧节目,则通称皮影戏;而成都俗呼“演灯影儿”或“提灯影儿”。成都平原是皮影戏特别适合滋生成长的地方,受都江堰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腴,百姓衣食无忧,生活闲暇,讲究情调,注重精神文化修养。这种社会氛围,促进了地方文化艺术的发展,也使成都皮影成为我国戏剧化程度最高、最成熟的皮影戏流派,在全国独树一帜,且扬名海外。
皮影戏
成都皮影如何发祥无史料记载,根据清代傅崇矩《成都通览》记载,成都皮影在清朝末年较为盛行,有16个“成都灯影”班之多,据《双流县志》记载:“清末,县内已有灯影演出。民国初年,双流县邹家常(今龙池乡)有灯影班子,华阳土主庙(今永兴乡)也有灯影班子,民国19年(1930),华阳县中和乡一人组织购置了灯影演出箱子,常在庙会或节日中演出。民国30年(1941),李泽生带来纸制灯影,后又备置牛皮灯影,在双流城乡多次演出。”
成都灯影的演出设施,造型结构和操作演唱等情况,在周询记述清末民初成都见闻的笔记著作《芙蓉话旧录》第四卷《灯影》里,有比较全面的介绍:
皮影戏表演
关于场地设施,其文云:灯影各省多有,然无如成都之精备者。演时,以木柱扎一台,纵横不过丈许,以白夏布六七幅纫合作银幕,俗呼曰“亮子”,昼则内面向光明处,夜则予幕内燃灯,使之明透,故尤宜夜而不宜昼,亦灯影之名所由来也。
关于灯影的形制与结构,其文云:其演具以透明之牛皮为之,冠服器具,悉雕如戏场所用者,每具帽作一段,面孔作一段,衣履又共作一段,取其能甲乙互易也。帽长二寸许,面孔亦长二寸许,衣履长一尺二三寸,合之共长一尺六七寸,手又作三段,脚作一段,此数段皆以绳维系之,取其能宛转随意也。背际加以细铁丝,用长尺许之小竹棍穿于背与手之铁丝上,提者便持竹棍随意作态,衣帽花纹及生、旦、净、丑之面孔皆雕凿而成,浸以各种颜色,灯下视之,鲜明朗澈,悉与戏剧无异。又云:“台上应有之桌椅、灯彩,无不以皮为之。”
皮影戏
关于操作演唱,其文又云,“其余唱工及锣鼓管弦,无一不与戏剧吻合。不过提者一人,唱者又一人,彼此扣合叫应,有如双簧之理。有时提者,唱亦可一人兼之。唱者不难,提者最难,盖一举一动,均须使灯影如人之扮演者也。”所谓唱工,锣鼓与戏剧吻合,是指成都灯影戏的演唱声腔和锣鼓伴奏,完全采用川剧形式,即凡能唱灯影者,就能清唱川剧,凡会清唱川剧者,就可唱灯影戏,单就声腔和锣鼓而言,唱灯影就是唱川剧。因此,成都灯影同川西坝川剧在艺术上一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成都灯影戏盛势的形成,与当时的地方民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清代以来,成都各街道多有由街坊人等组成的土地会。
成都宽窄巷子
它们以奉祀土地神为名,实际上是通过这种街道组织来联络街邻,便乎彼此间的互助合作。当时,每逢清明节前后,各土地会都要由会首出面集资,延请道士开坛设醮,以七天或九天为期,唪经诵忏,名曰“打清醮”。在这段时间里,那些比较富裕的街区,则数街联络,请来大戏班在神庙或会馆戏台上演川剧;一些基金不多的土地会,则延请附近的灯影班子,临街设台或在院坝张幕,演出灯影戏,任人围观。从春到秋,成都的此类活动也层出不穷。由于上述民间风俗的延传和川剧玩友活动的经常化、普遍化,使得灯影艺术大面积地渗入到成都人的文化生活之中。
看皮影戏
至于川北皮影,则可以由巴中皮影来作为代表。在巴中,人们关于久远年代的记忆,就是大家一起坐在院坝里观看皮影戏。巴中皮影,分为传统皮雕工艺美术和皮影戏剧演出两大部分。作为皮影艺人,每张皮影都要自己亲自雕刻,每段唱腔也要自己尽情演绎发挥。皮影人物雕刻,是皮影艺术的起端。巴中皮影异常结实、厚实,制作时不同于其他皮影,必须依靠锤子、榔头配合敲打雕刀去完成镂刻。制作巴中皮影的原料是牛皮,巴中人选择牛皮来制作皮影是有原因的。因为牛皮比较坚硬、耐磨,再加上独门工艺的处理,使得巴中皮影不会因为本地潮湿的气候而腐蚀,涂上去的色彩可以保存200年之久。
乡村皮影戏
一张皮影,首先皮影雕刻的牛皮,要经过发汗、浸泡、刮毛、去筋、绷伸晾干、下料等多道工序,留待雕刻制作。然后,将要雕制的皮人偶的头、身、四肢分画于纸上,再将纸人各部分粘贴在牛皮上,运用刀凿进行捶刻;刻好后进行上色,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上色完成后,再用手工熬制的明油浸泡,将皮革浸泡得越透明越好。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工艺、特殊的材料,使得巴中皮影人物投影到幕布上的影子显得色彩鲜艳又晶莹剔透,别具美感。晾干后,使用粗麻绳将皮人偶13处关节部位进行缀结连接,组装成人的身躯和四肢,皮影行业称“桩”,在桩上固定三根提签,供走影艺人操作。皮影人偶的头部与身体是分开的,头颈部下端有一楔子,演出时,按人物角色变化找出相配搭的身体,插入身体胸上部的卡口内,组成完整形象。
皮影戏
精细的雕刻工艺、纯矿物色料的制作、亮油的加工浸泡……每一道工序,均按照传统工艺一步步精细完成。一般做一个完整皮影人物出来,熟练的老匠人也需要十几天的时间,十分费时。皮影人物民间称“门神”,因其制作过程与民间制作印制门神的木板画和门神人物形象相似而得名。巴中的皮影制作既可作身高0.8尺的“三门神”,也可作身高1.4尺的“二门神”,更可制作身高1.8尺的“头门神”。目前,巴中活态皮影中以“二门神”为主。
皮影艺人不单要会亲手制作皮影,还要熟知各种皮影剧目,并要会唱会演绎各类剧目。巴中皮影戏的演出唱腔、剧本、伴奏乐器均与川剧一致,故又称“川剧皮影”。巴中皮影艺人技艺高超,既有动态表演似木偶戏中的木偶眨眼拌嘴,更有川剧变脸的特技表演。打唱逗哏,十分讲究“板”“眼”“腔”“白”的综合运用。历史上,巴中皮影的剧目曾多达500多部。皮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的文学、历史、造型、雕刻、表演等,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价值。
巴中孩童
巴中皮影戏,是研究巴中地区民俗风情、人物传说、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又是研究巴中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参考。一方小小的幕布就是舞台,灯光穿过皮影,仿佛给了它生命,皮影演绎出的是浩瀚历史长河中一幕又一幕的隽永故事。在文化娱乐和民俗祭祀活动中,巴中皮影伴随巴中人民走过了上千年的岁月,至今仍是巴中人民特别喜欢观看的演出形式,是浩渺的巴中民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彭忠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