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大家好,以文艺复兴为灵感的服装设计「以文艺复兴为灵感的服装设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集想做复古风,调研材料太多太复杂,看完还是没头绪?
壹壹今天将为各位同学详细讲解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特色服装及缝制方法。
发生在欧洲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一段社会和文化的改革时期。
文艺复兴间的服装是以一种有异于前代服装,又区别于近代美术风格和面貌出现的。注重人文的意大利时期,流行“破衣服”的德意志时期,百花齐放的西班牙时期,珠光宝气的伊丽莎白时期。每一时期都有其诞生于其时代背景下独具魅力的特色服装。
01、意大利时期 | 1450年—1510年
文艺复兴发源于14世纪末的意大利,当时其商业贸易和纺织生产十分发达,也因如此,织锦和金丝绒面料逐渐流行于各国贵族阶层。
而在15世纪初,在意大利发生了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受到这一时期的商品思维与市民美德影响,“人文主义”运动自上而下的在整个社会中火热展开。同时,15世纪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为鼎盛的时期。
在意大利风格时期,女装以分体式女袍为代表。
分体式女袍,也叫罗布,即连衣裙。但与现代连衣裙不同,分体式女袍是将上衣下裙分裁后在腰部缝合,衣长及地,领口处开口很大,一般呈V形或方形、一字形不等。
袍袖方面,形制比较丰富,有紧身袖、藕节袖两大类,其特点是在肘部以上,甚至整个手臂的外侧有裂缝,以露出白色内衣。
这种上下分离而又缝合的女服,表现了人们已经注意到把整件衣服分成若干部件构成的服饰构想,为后来女服外形变化在裁剪技术上奠定了基础。
麦奶奶超经典的《vogue》上的服饰正是这一风格。
02、德意志风格时期 | 1510年—1550年
德国是受意大利影响最早的国家,但在经历了宗教改革农民战争后,人文主义的影响渐渐削弱,德国本土的服装形势始现。
时尚的阶层流动至此开始
切口服装流行于这一时期。
切口装饰指的是盛行于16世纪男女服装上的一种装饰手法,它在外衣上剪开许多切口,以露出里面不同的内衣或衬料,形成对比,互相映衬。达到奢华与新奇的装饰效果。
这一设计起源于欧洲雇佣军的服装,衣服往往在收紧的地方被剪开,再用另一种颜色的布,通常是丝绸,缝在裂缝的下方。当穿着者走动的时候,这块丝绸就会迎风飘扬,发出瑟瑟的声音,“补丁”越大,它在外衣下扬起的便越高,这种“撕裂的衣服”很快便在欧洲各国贵族中流行起来,开辟了下层到上流社会服装传播的途径。
所以,切口服装也叫雇兵步兵风格,原意是用刀、剑等乱砍、劈刺、割伤等,引伸为切口、裂缝、开衩,或开缝于衣服上的装饰。
《另一位波琳家的女孩》中,女主穿着的就是一种切口服装。
03、西班牙风格时期 | 1550年—1620年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发展中的矛盾性,丝毫也遮挡不住十五世纪与十六世纪服装文化四射的光彩。
因为西班牙以掠夺殖民地财富而暴富,所以在西班牙风格时期,贵族们沉溺于高贵的消费之中,服装成为了他们表现怪异思想的工具。
浮夸又极端的奇异造型和忽视人生理条件的夸张表现,成为这一时代的服装特点。
在西班牙时期,创造了许多种服饰风格。
填充装饰
在男装的肩部、胸部和短裤内用填充物垫起,造成肩部平起,胸部饱满,臀围方整的视觉效果,远看如同一个方形的箱子在行走,故戏称为方箱形。
这种造型突出男子的上身宽阔,下身挺拔。与之呼应的是女装中的裙子膨大化与切口装饰以色彩质地的对比不同,它把近距离的美学效果延伸了,从老远就能识别出男女服装的造型之美。也有两者结合起来,在填充装饰外再施以切口装饰,这一造型手法在西班牙男装中最为突出。
填充造型在袖子上也广泛使用,女子服装中的填料袖子最有特色。根据填充后的不同造型,可分为三类,即泡泡袖、羊腿袖、和藕节袖。顾名思义,这类袖子的膨大形式各有不同,或是袖山鼓起,或是袖筒肥大至袖口收紧,或是袖筒间隔地系上缎带,形如藕节。
男子外短裤填充成南瓜形,长不过膝。下脚穿紧身裤或连裤袜,并在色彩上有反差。
这种填充也可以使用于腹部,使之凸起形成“鹅腹”,“鹅腹”是亨利三世为男人们发明的。
拉夫领
领部的装饰在这一时期出现极大的变化,使原来附属于衣身的领子独立出来,成为这一时期男女服装装饰的重要元素。
16-17世纪流行一种称作拉夫的领饰,这种领饰呈车轮状造型,周边是8字形连续的褶皱,外口边缘处用花边和雕绣为饰。
一个拉夫领用料约3-4迷亚麻布或细棉布,经过上浆硬化处理、熨烫成连续褶皱,圈成轮状后用线固定,并用细金属丝支撑起来,以保持不变形。
由于拉夫领装饰过于宽大,套在颈部后不利于头部活动,迫使人们表现出一种高傲尊贵的姿态,这点与文艺复兴思想中肯定人的尊严观点相吻合。
起初,戴上拉夫后,吃饭时出现了使用特制长勺喂食的现象。后来,为了方便饮食,产生了在下颌处空出一个三角形的拉夫领,可见实用功能在服装造型中是不可忽略的。
《玛戈王后》中阿佳妮所戴的改进版拉夫领。
裙撑
裙撑流行于16-19世纪,它是用来撑开裙褶的撑架物,与束缚上半身白勺紧身衣具相比,裙撑膨大了女子的下半身,使上下形体形成强烈对比,完成了女性理想形体的整体造型。
裙撑有不同的样式,以西班牙风格的吊钟型为例,它的特点是在亚麻布上缝上好几圈鲸须做的轮骨,稍次的用藤条,棕榈、金属丝做成。轮骨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直径。穿在裙子里面,使裙子撑开来,呈现圆锥形的造型。
后来法国人创造出另一种裙撑,他们用马尾织成一个套圈,里面填充软质物,像一个剪段的轮胎,然后用铁丝定型。穿时系于腰间,外面套上裙子,形成自腰部平着向四周伸开,再自然下垂的外形,这一形制穿用方便,也迎合上流社会的审美心理,一时流行法国。
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
虽然人文主义的气质使人们摆脱了教会经学的桎梏和掩盖形体美的服装模式,可以在服装设计中充分展示人本身的自然美。
然而,当奢华和时髦的趋势愈演愈烈以致无法收拾的地步时,服装范儿又禁锢了形体。
过分强调形体美,以至用人力去改变形体时,又从另一端束缚了人的本身和本性。
紧身衣具
在多数情况下,艺术生产并非源于创作的冲动,而是源于审美的社会需求。
这一时期,女装造型的重要特色,就是通过服饰的穿着来改变身体的形态,来改变女性的胸、腰、腹线条。其中一个主要的工具就是紧身衣具,它包括紧身胸衣和束腹两个部件。
紧身胸衣有硬制和软制两种,硬制胸衣用金属丝或鲸须制作,按照着衣女子的提醒先做成四片框架,在链接出安上扣钩和合页。
软制胸衣用布制成,中间加薄衬来增厚,在前、后、侧的主要部分嵌入鲸鱼须,以增加强度,前下端的尖端用硬木或金属做成,后面开口处用绳带收紧。
紧身衣具使女性腰部被紧紧勒住,而胸部却很突出。据说,当时出现最细的腰围只有37厘米。直到20世纪初,紧身衣具一直都是塑造女性理想外形不可缺少的工具。
04、“伊丽莎白”时期 | 1558–1603
依时间划分的阶段刻意将文艺复兴风格做了线性切分,给我们的假象是文艺复兴艺术随着时间的演变而变化自己的视觉呈现。其实用形容时空的“膜理论”来形容文艺复兴艺术更为贴切:这是一场平行发生的、不均等的视觉呈现。
几乎与西班牙同时发生的,就是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文艺复兴,有人说,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代,伟大诗人莎士比亚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在在君主制社会,王室的喜好直接影响艺术设计的趋势,伊丽莎白一世推崇的奢华风格,直接促使了文艺复兴风格的鼎盛时期。这时期的女士首饰中金银的应用非常普遍,贵妇佩戴的首饰华丽典雅,如用镶有珍珠的金链缠在发髻上,金制的圆珠项链前垂吊着镶宝石的项坠。
作为那个时代的时尚教母,伊丽莎白女皇的许多发明装束堪称经典。
她的标志性装束,即肩膀两侧一对半透明的薄纱天使翅膀,也是她最著名的发明。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时尚,巩固的不仅是女王自己的国际声誉,而是整个王宫的。她利用个人服饰塑立了个人形象,并且希望其他宫廷人士紧随其后。
服装的不断更新,不可能脱离事物的一般规律,就好像美的无与伦比的孔雀开屏,也无法做到从任意角度都能美的那么动人。
但就文艺复兴本身而言,无论其性质是不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它都是继承希腊、罗马之后欧洲文化艺术的又一高峰。
原文来源于公众号:yiyiarts 壹壹艺术留学
壹壹专注于艺术留学作品集培训机构,如有申请问题,可在公众号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