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大家好,岩的行书书法「如何看懂书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的书法,是由汉字演变发展而成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何为书法?
“书法”二字,简单地说,便是写字的方法。
“书”是写
“法”是法则、技巧、规律
晋朝及以前讲的是“书势”。
如:“字势”、“篆势”、“隶势”、“草势”、“笔势”等,这便是书法的原始概念!
字势
《四体书势》中写道: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象形者,日满月亏,象其形也。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会意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是也。转注者,以老为寿考也。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
自黄帝至于三代,其文不改。及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藏,希有见者。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写淳《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太康元年,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冢,得策书十馀万言,按敬侯所书,犹有仿佛。古书亦有数种,其一卷论楚事者最为工妙,恒窃悦之,故竭愚思以赞其美,愧不足以厕前贤之作,冀以存古人之象焉。古无别名,谓之《字势》云。
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质文著世。爰暨暴秦,滔天作戾,大道既泯,古文亦灭。魏文好古,世传丘坟,历代莫发,真伪靡分。大晋开元,弘道敷训,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其文乃耀,粲矣其章,因声会意,类物有方。日处君而盈其度,月执臣而亏其旁;云委蛇而上布,星离离以舒光。禾苯以垂颖,山嵯峨而连冈;虫跂跂其若动,鸟飞飞而未扬。观其措笔缀墨,用心精专,势和体均,发止无间。或守正循检,矩折规旋;或方圆靡则,因事制权。其曲如弓,其直如弦。矫然突出,若龙腾于川;渺尔下颓,若雨坠于天。或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或纵肆婀娜,若流苏悬羽,靡靡绵绵。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就而察之,有若自然。信黄唐之遗迹,为六艺之范先,籀篆盖其子孙,隶草乃其曾玄。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
译文:
古代在黄帝之世,创立法制,建造事业。有沮诵、仓颉两个人,开始创作文字,用来代替结绳记事,大概是看见了鸟迹而启发了思想的缘故。因而孕育成形,就叫它"字",有六义呢。一叫指事,"上下"二字就是这样;二叫象形,"日月"二字就是这样;三叫形声,"江河"二字就是这样;四叫会意,"武信"二字就是这样;五叫转注,"老考"二字就是这样;六叫假借,"令长"二字就是这样。这指事的字,如画一横画,在上面加一画是"上"字,在下面加一画是"下"字。象形的字,如"日"字圆满,"月"字亏缺,就象它们的形状。形声的字,以部类为形,配以声旁。会意的字,止戈为"武",人言为"信",就是如此。转注的字,如用"老"字转注"寿考"的"考"字。假借的字,是指数言同字,字声虽各异,文意是相同的。
自黄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形体不改。到秦时用小篆,焚烧过去的典籍,古文就弃绝不用了。汉武帝时鲁恭王毁坏孔子旧宅,得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当时的人已不再知道有古文了,就叫它蝌蚪书。汉代秘藏的典籍,很少有人见到的。魏初传播古文的都出于邯郸淳,恒祖父敬侯写淳书体《尚书》,后来给淳看淳不能辨别。到正始年间,立三字石经,反而丧失了淳的笔法,因蝌蚪书有名声,于是人们就效法它的形势。太康元年,汲县有人盗发魏襄王墓,得策书十馀万字,按照敬侯所写的书体,还有些相似。古文也有数种,其中一卷撰写楚事的书迹最为工妙,我私下很喜欢它,所以竭尽愚钝之思来赞扬它的美,愧不足以侧身前贤之作,只希望以此保存古人书迹的形状而已。古时没有别的名称,就叫它《字势》吧!
黄帝的史官,沮诵、仓颉,观察那鸟的足迹,开始创作文字。治理国家事务,颁布法律制度,王室的法令得以运用宣扬,质朴的内容与华美的形著明于世。及到残暴的秦代,滥施权势制造暴政,正道既已被泯灭,古文也随着被弃绝不用了。魏文帝爱好古文化,当世传播《九丘》、《三坟》,这是历代都没有传播过的,所以真伪不分。伟大的晋代开创新纪元,弘扬正道布陈法规,天垂示其象,地光耀其斑斓的文采。斑斓的文采显耀出来,灿烂呀这些文字,因声会意,类物象形,很有法度。"日"处在君王的位置显得充实圆满而大度,"月"执掌臣的职责而亏虚一边,"云"像绵延屈曲的蛇一样布在天,"星"则历历分明地舒放着辉光。"禾"茂盛的形状因而下垂穗,"山"高峻的形势而连着山冈;"虫"爬行的样子缓缓似在动,"鸟"昂头企立似飞而未飞扬。看那下笔濡墨,用心精纯专一,笔势平和形体均称,行止没有间隙。有的字恪守法度遵循规矩,笔势转折回旋;有的变通不局限规则,根据字形的不同而相应权变。那曲笔如弓,直笔如弦。笔势坚劲地崛起,像龙腾于江河;笔画长长地下坠,像雨从天上降落。有和挥笔奋力,像鸿鹄高飞,超凡出众而很美;有的笔势奔放而又轻盈柔美,像流苏悬着饰羽,富丽而又安静。因此远远地看去,像清风激水,激起清波细浪。真是黄帝、唐尧时遗留的书迹,是六艺规模格局的创先,籀文篆文大概是它的子孙,隶书草书就是它的曾孙玄孙。目睹古文形体进行思考,感到不是言辞所能表述的。
蔡邕篆势
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扬波振激,鹰跱觯鸟震,延颈协翼,势似凌云。或轻举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露缘丝,凝垂下端。从者如悬,衡者如编,杳杪邪趣,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蚑蚑翾翾(xuān)。
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迫而视之,湍漈不可得见,指撝(huī)不可胜原。研桑不能数其诘屈,离娄不能睹其隙间。般倕揖让而辞巧。籀诵拱手而韬翰。处篇籍之首目,粲粲彬彬其可观。摛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闲。嘉文德之弘蕴,懿作者之莫刊。思字体之俯仰,举大略而论旃。
译文:
文字的笔画,开始是依据鸟兽足迹而来的。仓颉遵循圣人之意,创制文字作为大家的范本。篆书体式有六种,都精深微妙入神。或者像龟纹,或者像龙鳞,屈体放尾,长翅短身。笔画下落如黍稷之穗下垂,笔画积聚如虫蛇之错杂盘聚。有的像掀起了波浪,受到振动激荡;有的像鹰耸立身子,鸟显得惊惧,伸颈张翅,势必凌空飞去。有的笔画向内轻捷下笔,交接于内部浓艳,笔迹似断若连,像露珠顺着线路下行,最后凝垂下端。有的笔画像随从,倒悬在别的笔画上;有些彼此平行,排列的很有次第;有的飘逸斜趋,不方也不圆。它们有的若行,有的像飞,行的徐缓,飞的迟慢。
远远的看它们,像是一群鸿鹄在天空往来不绝,倘佯优游。就近看看,有如湍急萦回的流水,不可尽其源头。计研、桑弘羊这些历史上有名的最善计数的人也不能数出它们笔画的曲折,离娄这样历史上有名的目光最亮的人也不能看出它们结字的间隙。公输般、舜臣倕这样有名的巧匠会举手推让而不敢称巧,史籀、沮诵这样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字创造者也会拱手而搁笔。今安排典籍之篇目,鲜明美好可供观赏。铺陈华丽的文字于洁白精致的细绢上,供学习书写书艺的作为样板。赞扬礼乐教化的丰富蕴含,称颂此篆书作者之高大手笔。思念文字形体之俯仰有仪,我只举其大略论之而已。
蔡邕隶势
鸟迹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从此简易。厥用既弘,体象有度,焕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随事从宜,靡有常制。或穹窿恢廓,或栉比针裂,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奋笔轻举,离而不绝。纤波浓点,错落其间。若钟设张,庭燎飞烟。崭岩嵯峨,高下属连,似崇台重宇,层云冠山。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奇姿谲诡,不可胜原。研桑所不能计,宰赐所不能言。何草篆之足算,而斯文之未宣?岂体大之难睹,将秘奥之不传?聊伫思而详观,举大较而论旃。
译文:
篆书的变通,又帮助隶书,它减损繁文,从此就简单易行。它的用途既然很大,摹写物象又有法度,鲜明如星辰陈空,明盛如彩云布天。它的大字一字一寻见方,小字细如毫发,字体的大小要根据事情的情况来决定,没有一陈不变的常制。有的高大宽宏,有的笔画栉比排列如针划裂痕,有的坦平笔直,有的曲折错杂,有的长斜撇掠如犀角一样劲利,有的笔势又回旋屈折。笔画长短相称,字的形体不同而同样有气势。有的重磔轻提,笔画相离而笔势不绝。小波多点,排列在字中,像悬钟的格架已经张设,像庭中照明的火炬已经点燃。有的介那峻岩坎坷不平又高下相连,像那高台连着重叠屋宇,又像那积聚的云气笼罩在山头。远远看去,像是飞龙在天;就近察看,就感到心乱目眩,因为那笔画奇姿变幻,叫人不能穷尽其笔势的源头。计研、桑弘羊这样善计数的人也不能算出它的曲折 ,宰予、端木赐这样善于辞令的人也说不清那莫测变幻的笔势。为什么草书篆书就足可称道,而隶书就不予宣扬?是不是规模宏大难以看清,或者是奥秘不能传播?我愉快地沉思详尽地观察,略举大概论说罢了。
崔瑗的《草书势》
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勦其墨翰;惟多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或(黑知)zhǐ(黑王)zhǔ点(黑南)niǎn,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后奇。或凌邃惴栗,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螳螂而抱枝。绝笔收势,馀綖纠结;若山蜂施毒,看隙缘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是故远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几微要妙,临时从宜。略举大较,仿佛若斯。
译文:
文字的产生,开始于苍颉,他描绘那鸟兽蹄迒之迹,用来制定文字。到了后世,典籍越来越多;时世有许多不常见的事,政治有许多权变;官事荒疏了,因为要抄写文章;有很多辅佐书写的隶人,删简旧文字。草书的法则,大概还要简略;顺应时势表明意思,用于仓促紧迫之中;功效加快,与篆隶同样地使用,爱惜时间节省了精力;这纯粹是简略方面的变化。为什么一定坚守古老的体式呢?观看它的形象,低昂都有它特有仪态形势;方呢不合量方形的曲尺,圆呢不合量圆形的圆规。抑左扬右,看去象是倾斜的。像兽踮起脚鸟耸起身子,想在飞走离去;像狡兔突然受惊,将奔驰还未奔驰。有的(黑知)zhǐ(黑王)zhǔ点(黑南)niǎn地下点笔势,形状像似连珠,笔画完了而墨迹相连。蓄积壮气心情悒郁不快,纵放出来就会发生奇异的情景。有的像迫近深邃而恐惧战栗,抵据高处面临危难;旁点偏斜相附,像螳螂抱着枝条。笔画完了要回收笔势,有如将馀剩的线缕缠绕起来。有的如山蜂施放毒气,沿着那罅隙进行;有的像那腾蛇入穴洞,头进去了尾还垂在外面。所以远看它们,那摧崩的气势呀像汹涌的波涛倾岸奔涯;凑近去察看它们,画也不可移。它的要妙之处,就在于当其时其画采取的适宜的做法。这里略举大概,仿佛就如此吧!
注:()中的字打不出来,表示两字合为一字。(黑知)zhǐ(黑王)zhǔ(黑南)niǎn:均指草书下点笔势。
索靖《草书状》
圣皇御世,随时之宜,仓颉既生,书契是为。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损之隶草,以崇简易,百官毕修,事业并丽。
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类婀娜以羸羸,欻奋亹而桓桓。及其逸游盼向,乍正乍邪,骐骥暴怒逼其辔,海水窊窿扬其波。芝草蒲萄还相继,棠棣融融载其华;玄熊对踞于山岳,飞燕相追而差池。举而察之,又似乎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顺气,转相比附,窃娆廉苫,随体散布。纷扰扰以猗靡,中持疑而犹豫。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猿飞鼬相奔趣。凌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或者登高望其类,或若既往而中顾,或若倜傥而不群,或若自检于常度。
于是多才之英,笃艺之彦,役心精微,耽此文宪。守道兼权,触类生变,离析八体,靡形不判。去繁存微,大象未乱,上理开元,下周谨案。骋辞放手,雨行冰散,高音翰厉,溢越流漫。忽班班而成章,信奇妙之焕烂,体磊落而壮丽,姿光润以璀璨。命杜度运其指,使伯英回其腕,著绝势于纨素,垂百世之殊观。
译文:远古轩辕黄帝治理时代,按照社会发展需要,指派他的史官仓颉,开始整理制作古字。先有蝌蚪文字,继而又创出鸟篆,均为象形体态,随着时代前进,贤哲能人倍出,各代篆字先后产生,并且不断演变,形成篆引体系。到了秦朝,在推行小篆的同时,又创制秦隶(也称古隶),汉兴继续通用,但又出现了隶草(也称草隶),主要适应简便易写所需,百姓官员都来习练使用。隶草继之衍化为章草和今草,由实用性上升为欣赏书艺,成了一门事业而风行于世了。
关于草书的体状,婉若悬挂在天空的新月那样,明媚弯挺,勾连俊俏,又如飘逸待发的珍奇鸾风,伸展羽翼,意欲飞翔,静中寓动。还类同软体蟉虯,屈曲盘绕,往返回环,又像似婀娜美人,缓行舞步,纤丽轻盈,犹如威武壮士,狂挥着利剑,雄强刚健。在笔调态势上,有的呈现恣肆游逸,相互审视,彼此顾盼,初正继斜,有的像暴躁烈马,欲想挣脱辔缰,惊奔而去,有的如同海洋起风,波浪澎湃翻腾,起伏无定,有的像芝草伸蔓,蒲萄展藤,连绵不断,有的似棠棣之树,花蕊融融,琳琅满目,有的好比两起黑熊斗胜,各据山峦,抗衡对争,有的颇类春燕低空飞舞,穿梭追逐,参差错落。再作举目观赏;又似乎和风缓吹幼林,仰俯摆动,倾侧和谐,枝条飘动顺畅,忽在转眼之间,气象骤然变迁,隽雅与粗犷彼此相间,随其体势奇异而巧施布置。但在书写过程中,每一瞬息,均需再三思忖斟酌,并以速决与缓解相交融的心情意絮挥洒而就。于是在字书画面上,好像出现了古时的奇兽怪类在嬉耍,机灵敏捷的猿猴在攀腾,轻飘欢快的鼬鼠在飞跃,湖中趣聚的群鱼在漫游,行空的蛟龙张牙舞瓜,隐奔出没。或者像居高俯视群象的运动趋向,或者像回顾既往幢景的时代新意,似乎是潇洒烂漫不同凡响,又似乎处于常法规定并无迥异。
因而,贤明智慧的精英人物,修炼有素的书法高手,专诚从事草书之艺,酷嗜迷恋草书之道,姑且引为清雅的品行,权称诸体字书的典范。所以如此,皆因草书法度规范谨严,而又演化变幻多端,尽管超脱了秦时八体的藩篱,但又继承了古时书艺的优越。传统的精粹未失,又开创了新的纪元,上则顺乎历史潮流,下则适应社会需求。挥洒草书既能获得情趣之乐,观赏此体又会消逝烦琐心絮,它婉若悠扬的乐曲在上空萦绕回荡,又像启闸的溢流在低谷里激湍漫泻。彩色斑斓组成绚丽的华章,呈磊落而壮美,风韵隽雅绘成奇妙的画卷,显光润而璀璨。若约来杜度运指挥毫,幸得到张芝回腕临池,让其惊绝天趣的笔势,大书于洁白精细的绢帛之上,成为天下奇异的家珍国宝,流芳百世,永被后人观瞻鉴赏。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附译文)
告汝子敬:吾察汝书性过人,仍未闲规矩。父不亲教,自古有之。今述《笔势论》一篇,一篇,开汝之悟。凡斯字势,犹有十二章,章有指归,定其模楷,详其?谬,撮其要实,录此便宜。或变体处多,罕臻其本;转笔处众,莫识其源。悬针垂露之踪,难为体制;扬波腾气之势,足可迷人。故辨其所所由,堪愈膏肓之疾。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纂集精专,形彰而势显。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此之笔论,可谓家宝家珍,学而秘之,世有名誉。笔削久矣,罕有奇者,始克有成,研精覃思,考诸规矩,存其要略,以为斯论。初成之时,同学张伯英欲求见之,吾诈云失矣,盖自秘之甚,不苟传也。
创临章第一
夫低者阵也,笔者刀?也,墨者兵甲也,水研者城池也,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策也,?笔者吉凶也,也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点画者磊落也,戈旆者斩斫也,放纵者快利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启心章第二
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乃钟繇弟子)。尝作是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伏如惊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似虬龙之蜿蜒,谓其妙也;若鸾凤之徘徊,言基勇也。摆拨似惊雷掣电,此乃飞空妙密,顷刻浮沈,统摄铿锵,启发厥意。能使昏迷之辈,渐觉称心;博识之流,显然开朗。
视形章第三
视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铁点银钩,方圆周整。起笔下笔,忖度寻思,引说踪由,永传今古。智者荣身益世,方怀浸润之深;愚者不俟佳谈,如暗尘之视锦。生而知者发愤,学而悟者忘餐。此乃妙中增妙,新中更新。金书锦字,本领为先,尽说安危,务以平稳为本。分间布白,上下齐平,均其体制,大小尤难。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横则正,如孤舟之横江渚;竖则直,若春笋之抽寒谷。
说点章第四
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类,各禀其仪,但获少多,学者开悟。
处戈章第五
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开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处其戈意,妙理难穷。放似弓张箭发,收似虎斗龙跃,直如临谷之劲松,曲类悬钩之钓水。凌?切于云汉,倒载陨于山崖。天门腾而地户跃,四海谧而五岳封;玉烛明而日月蔽,绣彩乱而锦纹翻。
健壮章第六
夫以屈脚之法,弯弯如角弓之张,[鸟]、[焉]、[为]、[乌]之类是也。立人之法,如鸟之在柱首,[彳]、[亻]、之类是也。腕脚之法,如壮士之屈臂,[凤]、[飞]、[凡]、[气]之例是也。急引急牵,如云中之掣电,[日]、[月]、[目]、[因]之例是也。腕脚挑斡,上捺下?终始转折,悉令和韵,勿使蜂腰鹤膝。放纵宜存气力,视笔取势。行中廓落,如勇士伸钩,方刚对敌,麒麟斗角,虎凑龙牙,筋节拿拳,勇身精健,放法如此,书进有功也。牵引深妙,皎在目前,发动精神,提撕志意,挑剔精思,秘不可传。夫作右边折角,疾牵下微开,左畔斡转,令取登对,勿使腰中伤慢。视笔取势,直截向下,趣义常存,无不醒悟。
教悟章第七
凡字处其中画之法,皆不得倒其左右,右相复宜粗于左畔,横贵乎纤,竖贵乎粗。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当须递相掩盖,不可孤露形影及出其牙锋,展转翻笔之处,即宜察而用之。
观形章第八
夫临文用笔之法,复有数势,并悉不同。或有藏锋者大,藏锋在于腹内而起。侧笔者乏,亦不宜抽细而且紧。押笔者入,从腹起而押之。又云:利道而牵,押即合也。结笔者撮,渐次相就,必始然矣。参乎妙理,察其径趣。憩笔者俟失,憩笔之势,视其长短,俟失,右脚须欠也。息笔者逼逐,息止之势向上,久久而紧抽也。蹙笔者将,蹙,即捺角也;将,谓劣尽也。缓下笔,要得所,不宜长宜短也。战笔者合,战,阵也;合,叶也。缓不宜长及短也。厥笔者成机,促抽上勿使伤长。厥,谓其美也,视形势成机,是临事而成最妙处。带笔者尽,细抽勿赊也。带是回转走入之类,装束身体,字含鲜洁,起下笔之势,法有轻重也。尽为其著而后反笔抽之。翻笔者先然,翻转笔势,急而疾也,亦不宜长腰短项。叠笔者时劣,缓不宜垂。起笔者不下,于腹内举,勿使露笔,起止取势,令不失节。打笔者广度。打广而就狭,广谓快健,又不宜迟及修补也。
开要章第九
夫作字之势,饬甚为难,锋?来去之则,反复还往之法,在乎精熟寻察,然后下笔。作ノ字不宜迟,乀不宜缓,而脚尖不宜赊,腹不宜促,又不宜斜角,不宜峻,不用作其棱角。二字合体,并不宜阔,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节制章第十
夫学书作字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如是则是头轻尾重,不相胜任。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不舒展也,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诸处伤慢。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腰枝无力。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言其阔也。此乃大忌,可不慎欤!
察论章第十一
临书安贴之方,至妙无穷。或有回鸾返鹊之饰,变体则于行中;或有生成临谷之戈,放龙笺于纸上。彻笔则峰烟云起,如万剑之相成;落纸则碑盾施张,蹙踏江波之锦。若不端严手指,无以表记心灵,吾务斯道,废寝忘餐,悬历岁年,乃今稍称矣。
譬成章第十二
凡学书之道,有多种焉。初业书要类乎本,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若拟目前要急之用,厥理难成,但取形质快健,手腕轻便,方圆大小各不相犯。莫以字小易,而忙行笔势;莫以字大难,而慢展毫头。如是则筋骨不等,生死相混。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国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予《乐毅论》一本,书为家宝,学此得成,自外咸就,勿以难学而自惰焉。
译文:
告诉你,子敬,我察觉你学书法的悟性超过常人,但是没有娴熟于规矩。父亲不亲自教儿子,自古就有此说法。现在我著述《笔势论》一篇,来启发你的悟性。这里论到的字势,总起来有十二章,每一章都有它的意旨,定下它的标准、楷模,详细指出这方面的错误,摘出它最重要、最实际的东西,记录在这里方便适用。 可能遇到一幅字中多处变体,但很少能触及书法的根本;圆精用笔的地方屡见,而没有认识到笔法的来源。悬针垂露的笔迹,难以成为一种体制;而波浪翻空,云气蒸腾的势态,又足以使人迷惑,所以我要辩明书法的原由,能够治愈那些病入膏盲的俗书。现在我写《乐毅论》一本和《笔势论》一篇,留给你藏好,不要传播给外人,秘密地封存收藏,不要给朋友们看,深入地研究篆籀,可以省些功夫而容易成功,编集各家精品专长,可以让字形更清晰,体势更显著。留心学习的人,两个月就可以见到他的灵感成功,没有灵感和悟性的人,一百天也能知道书法的根本。这个笔论,可以说是家宝家珍,学习它还要秘藏它,会在世间享有名誉的。 笔使用太久了,写成的字就少有奇绝的。刚刚能有所成就,又精心研究,深入思考,验证了各方面的规矩,保留它最简要的梗概,作成这篇《笔势论》。刚完成的时候,同学张伯英要求看看,我谎称丢了,那是自己非常珍秘它,不随便外传。
纸张如同战阵,笔如同刀、槊等兵器,墨如同盔甲,水与砚如同城池,运笔的本领好像是将军,结构如同计谋与策略,从笔的挥运中可知顺利艰难,笔锋的出入无不应节听令,用笔的一曲一折,如同挥刀砍杀,一点一画,错落分明。写一个飞戈,如同斩截斫断,豪放纵肆之处,愈见峻快锋利,着笔含蓄,滋润调和,顿笔的芒角处实际是写捺一波三折的浓缩。开始临写的时候,不可能一下子就穷尽帖的形势。第一遍搭好架子把字写端正,第二遍少许得到帖中字的形势,第三遍写得稍微有点像帖,第四遍加以遒丽滋润,第五遍再加上抽毫跳跃,往来映带。如果临写生涩,不能就此停下来,两行三行,临写只求写得流利劲健,不要算计临了多少遍。
学习书写的方法,先要磨好浓墨,集中意念,考虑好字形的大小,偃仰、平直、振动,这样就会使笔锋脉络互相连属。构思成熟了,然后才可落笔写字。如果笔画平直呆板,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像摆算盘珠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这不是书法,顶多不过会一些点画的写法而已。过去,钟繇的学生宋翼就曾经这样写字,钟繇严厉批评了他,使得宋翼三年都不敢见老师,遂即潜心变笔法。每写一笔平捺,要有三次折笔,每写一笔竖画,要隐笔锋藏头;每写一个横画,如同天边层积的云彩,每写一个“戈”,如同拉开百钧的弓驽发射;每写一个点,如从险峰上坠下的石头,每写一钩,其转折处如钢钩坚挺有力,每写一笔绞丝,要如万年枯藤,每写一个纵捺,如疾步奔走,形状好像蛇出水,激扬楚水之浪而成自然的纹理。书写像蜿蜒的虬龙,这是比喻它的妙处,像鸾凤徘徊,这是说它的英勇。运笔左摆右拔似惊雷掣电,这就是用笔的空灵神奇。一瞬间笔墨立见沉浮,笔端统摄铿锵的力量,这足以启发人们的意气。它能使蒙昧的人,逐渐产生同感,使博识的人,更通达开朗。
观察字形,拟仿体势,虽外貌改变,其形质仍然相同,顺着笔势去观察外貌,高低错落很有趣味,均匀分布点画,使之远近呼应。点画的分布要精心研究,笔墨要滋润调和,锋芒牵丝往来引带,疏密互相配合,一点坚劲如铁,一钩精丽如银,方笔、圆笔周到完整。起笔、下笔要仔细思考,引证古人的学说寻求其来由,使之能长久地流传。智慧的人擅长书法,可以得到荣耀,有益社会,这才使人意识到书道影响的深远;愚笨的人不待谈到书法的佳处,犹如在昏暗尘封之处看不到锦帛的光鲜一样。生而知之都愈发勤奋,通过学习而所悟的人,常常忘记饮食。这才是妙趣中又增加妙趣,新颖中更出新颖。再华贵的翰墨,用笔的本领为先,说尽字势的险夷变化,务必先以平稳为本。分间而白,上下齐平,使字的体制在视觉上均匀,处理字的大小更难。大字要约束它,贵在写得小,小字要舒展它,贵在写得大,这样就自然宽窄各得其所,不失它自然的姿态了。横画要写得正,像孤舟横在江渚边,竖画则要直,像春笋破土而出在寒冷的山谷中。
每落一点,都要峻厚像大石伫立在街心,或者要像蹲踞的鹭枭,或像游动的蝌蚪,或者像瓜瓣,或者像栗子,落笔处如猫头鹰的尖嘴,出尖的地方像老鼠屎。写点要如这些形象,各赋以合适的姿态。不论收获多少,学习书法的人可以由此开发悟性。
下笔斩钉截铁地写出戈钩的方法,如同高大的松树,侧立于溪流峡谷之上,倾斜之势好像要倾倒,又好像有百钧之力的弓驽刚刚被拉开。这里隐有戈的意思,但奥妙的道理是难以说尽的。笔锋抒放好像位开的弓,射出的箭,收笔处又像猛虎相斗,蛟龙腾跃;笔画劲直,如同生长于峡谷之畔的劲松,弯曲又类似临水垂钓的鱼钩,笔势峻拔如同直插云汉的高峰,险绝又如要倾倒的山崖。笔势生动如青天之门,祥云翻腾,大地之户瑞气跃动。笔势静穆如同四海静谧而五岳肃立以行祭天之礼。笔法的高明如四时调和,政治清明,祥光如玉烛比日月更明亮。笔法的妍美如鲜艳的织绣色彩纷呈,锦帛上纹样活泼飞动。
屈脚钩的写法,如同拉开弯弯的角弓,鸟、写、焉、乌字下面的一钩就是这样。立人的写法像鸟立在柱头,行、位字就是这样。腕角的写法像壮士弯曲的胳膊,凤、凡、飞、气这些字的抛钩就是这样。快速的牵引连带,如同云中的闪电,日、月、目、因这些就是这样(此处指草书)。笔的各种运动,如腕脚挑超斡旋。刚在上面重按写捺,又在下面轻按运行,用笔的起止转折,都要使它在和谐的韵律之中,不让它忽然轻细得像马蜂的腰,又忽然粗重像鹤的膝关节。奔放纵肆要内存气力,看笔画的形状取势。行笔中要宽宏、旷达,如同勇士伸出钩镶,刚勇地面对敌人,麒麟以角相斗,龙虎以牙相争,像力士攥紧拳头而筋节隆起,愈显勇武,精悍健壮,如果放纵的运笔得到了上述要领,书法就会大大进步而具有功力了,笔画间的牵连引带,深奥而微妙,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而最能振作字的精神,突破沉闷,展现作者的意志,挑起处精心构思,这里有不可言传的秘密。写右上的折角,要迅速地带过向下,而笔毫稍微铺开;写左下方的转角要与右上角相互应对,不要让中腰关键处有缓慢的毛病。看笔画的形态而决定它的动势,竖画横截入笔,随即向下行笔,笔法的意趣常常就在这里面。体会到这些,学书的人没有不醒悟的。
凡是写字处里中画的方法,都不能倾倒笔毫在笔画的左右两边(主要指竖),右边的应比左边的粗些,横画贵在细,竖画贵在粗。结构布局,远近、上下应均衡得当,自然平稳。应当要依次相互掩映,不可将某一字画孤立地突出显露出它的尖锋来。在展转翻笔的地方,便应当细察而运用它。
作字行文用笔的方法,还有好几种笔势,罗列起来都不相同,或有藏锋的动作大,纵笔的中部入笔。侧锋用笔虽然粗重但却乏力,然而也不可提起笔只用中锋,使笔画过细而且紧绷,用押笔法入笔,纵笔画的中部入笔,用笔毫的一面触纸,重按称为押笔。又可以说,正好借上一笔的余势自然地带入,这样用押笔就对了。收笔处用提笔法,要使笔毫慢慢地收拢,必须让它如当初入笔时一样尖挺,参透这奥妙的道理,察觉它的门径和趣味。憩笔的方法是俟失。憩笔的笔势,要看它的长短,俟失,右边的捺脚一定要好像有缺失(缺波),憩笔就是促使笔锋尽快离纸,息笔要用息止的笔势运笔向上,慢慢的收紧(写挑),蹙笔的方法是将。蹙,就是捺的尖角,将,是指笔常在重压后散破而又要尽势收敛到捺脚。写捺,要慢下笔,要得位置,捺脚要短不要长。战笔的方法就是合。战,是指战斗阵形,合,是指相互策应,配合默契,从容地运笔,不要在此时还考虑是短是长了。厥笔能成为美妙的关键所在,提笔收毫而上行,不要让笔画太长。厥,是说这一笔很美,要看笔画的形式。随机运笔让它成为最具妙趣的地方。带笔的方法要尽,带笔要提笔轻行,不要重按,而使笔画粗重。带,是回转笔锋自然运笔一类的方法,因为提笔而行,笔毫似乎裹束着,笔迹滋润光洁,起落笔的力度、笔法有轻有重,尽,就是着纸之后,返回执笔出锋(这种带笔不可拖出,结束时一定要逆行收锋)。翻笔的方法用在前面,翻转笔势,速度要快,也不可入笔太远,造成笔画中很长一段粗肥(长腰)。更不可翻转的动作太小,造成入笔生硬,与行笔脱节(短项)。摺叠笔处时常破锋,所以运笔要缓,不要动作太大。起笔处不要直下,要从笔画中部开始入笔,不要露锋,起笔住笔要把握笔势,不要让其失去节制。打笔的方法要快而重,落笔广而行笔渐狭。广,就是说快而有力,而且不能迟缓和修补。
写字的笔势,很难准确地概括出来,笔锋来去的法则,反复往回的方法,在于先精熟明察,然后下笔。写撇的用笔不能慢,捺的行笔不可松缓,而捺脚更不要太宽太重,捺的腹部不能太细瘦,捺脚又不宜上挑出斜角,不要太尖利,不用故作棱角。两部分构成的合体字,并排的不要太宽,上下叠放的不要太长,独体字不要太小,多个部首构成的字也不能太大,茂密胜于凋疏,字形扁胜于字形长。
学书作字的根本,必须遵守正确的法则。字的形势不能上宽下窄,不宜伤于密,密了就像有病缠身,不舒展,又不应当伤于疏,疏了就像溺水的禽鸟,到处松垮不紧,不要伤于长,长了就像死蛇挂在树上,腰枝无力。不能伤于短,短了就像踏死的蛤蟆一样扁阔。这些是学习书法的大忌,难道可以不谨慎吗?
临摹书法得以入帖的方法,最有无穷妙趣。或者有彩莺回旋,喜鹊往返一样的优美字形,改变体势法则出现在一行之中;或者有像临深谷而生的松一样的戈法,放笔龙腾一般地写在纸上。爽健地运笔如同烽烟云起,像万柄霜剑形成豪壮的气氛,笔墨落在纸上则像军中的酒宴,酒器列阵,持盾之士环立,踏皴了织有江波纹样的彩锦。如果不是端正严格的执笔,无法表达记录作者的心灵。我从事临帖之道,废寝忘食,不懈地经历多年,到现在稍觉称意了。
学习书法的要点有许多条。最初学书要学得像范本,缓动笔,把握好字的形势,急急忙忙就会失去规矩。如果只为眼前的急用,书理就很难掌握了。只要把握字的形质,迅速劲健,手腕要轻松灵便,字形大小协调统一而不相互抵触。不要以为字小容易写,而轻率行笔,不要以为字大难写,而行笔太慢,不能迅速使笔毫展开。这些都会使字的筋骨不协调,生动的笔画、死板的笔画相杂在一起,如果一点位置不恰当,就好像美人一个眼睛有毛病,一画写得不好,就像壮士断了一只胳膊。给你《乐毅论》一本,是我所书,为家传之宝,学这个能得到成功,自然以外各体也就容易学到了。不要以为难学而自己懒惰起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无数次,我们游离在现实与虚幻中经历过彷徨,也迎来过柳暗花明。人来人往的尘世,霓虹灯闪烁的城市,就像一把利剑划过心尖。我们开始质问自己——活着的意义。庆幸的是——我们还有文化、还有艺术,一份被丢弃在角落的精神食粮!淳丰艺术一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媒体,用美学、艺术的眼光与思想去看待中国文化,了解中国艺术,相互学习,促进文化交流与沟通。
微信公众平台:CHUNFENG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