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诗经邶风旄丘原文「邶风旄丘」

时间:2022-12-05 17:49:12 来源:之秋说

大家好,诗经邶风旄丘原文「邶风旄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黎:古代指黑发人。黄帝涿鹿大战蚩尤,蚩尤麾下的九黎部落战败后一部分流落到了现在山西长治市黎城县一带地区,建立了黎国。由于黎国人口众多,国力强大。古人竟然把 “黎”字作“众多”之义解,“黎民”即众民,您知道吗?“黎民百姓”原来是这么来的。

国风《旄丘》,是黎国被晋国所灭,流亡到卫国的黎国人盼望卫国贵族发兵救济,结果一无所获,愤而吟唱的诗歌。

旄丘

国风·邶风·旄丘

旄(mào)丘之葛兮,何诞(藤teng)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拖延时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蓬松的样子),匪(彼)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没有)所与(交好的)同。

琐兮尾兮,流离(转徙离散)之子。叔兮伯兮,褎(yòu服饰华丽繁盛)如充耳(塞耳避听)。

译文:

葛藤长在高丘上,藤蔓蔓延那么长?卫国叔叔和伯伯,为何多日不相帮?

为啥安心不出兵?定有盟国一起行。为何拖延这么久?其中一定有缘故。

狐皮袍子毛蓬松,乘车出行不向东。卫国叔叔和伯伯,心思不和我们同。

我们卑微又渺小,流离失所无依靠。卫国叔叔和伯伯,充耳装作不知道。

黎国在历史上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本是蚩尤部落战败之后九黎部落所建,起起伏伏,在商朝发展壮大,国力强盛,人口众多。但商末时,为了剪除商朝最强劲的势力羽翼,周文王对黎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史称“西伯戡黎”。该事件在《尚书》中有侧面记载:“西伯既勘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杀戮之残可谓鸡犬不留。武王克商后,封帝尧后裔于黎国,黎国续立。

在春秋时期,黎国遭受晋国多次侵犯,后来被晋国吞并。亡国的黎人求助于卫国,无奈晋国强大,卫国君臣未肯发兵,黎国终于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只有黎人留下的这首传唱千古的《旄丘》,让今人知道这个曾经昌盛一时的古国。

本诗以感情变化为线索,结构清晰。诗歌借物起兴。开篇即写流亡到卫国的黎国臣子,迫切渴望救援,登上旄丘,翘首盼望援兵,但从春到冬,时序变迁,卫国援兵迟迟不至。诗人的情感为“怪之”。

第二章紧承上章“何多日兮”黎国臣子在焦虑中宽慰自己,“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卫国不肯出兵,或许是在等待同盟军,或许是因为其他缘故,暂时不能发兵。诗人不能不开始“疑之”。

第三章“狐裘蒙戎”,时序已经到了冬季,黎国亡臣客居已久,但卫国“匪车不东”,毫无出征相帮之意。黎臣已经知道“叔兮伯兮,靡所与同。”卫国并不在意我们的急难,无意救援。“我有亡国之状,而彼无悯恤之意,我有恢复之念,而彼无拯救之心”。卫国态度令人心寒,诗人在悲伤中“微讽之”。

末章“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黎国臣子场景更加糟糕。诗歌运用对比手法。黎臣衣衫破弊,流离失所,寄居他国,悲伤凄苦;而卫国君臣服饰华丽,袖手旁观,趾高气扬,对黎臣的求告充耳不闻。通过双方服饰、神情、心态的比较,黎臣彻底痛悟,不禁深感心寒,于是便“直责之”,直斥卫国君臣。

朱熹《诗集传》:“旧说黎之臣子,自言久寓于卫,时物变矣,故登旄丘之上,见其葛长大,而节疏阔,因托以起兴,曰:旄丘之葛,何其节之阔也?卫之诸臣,何其多日而不见救也?此诗本责卫君而但斥其臣,可见其优柔而不迫也。”可见其情虽切,却不失“敦厚”。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曰:“前半哀音曼响,后半变徽流商。”诚为探骊得珠之言。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