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拜占庭 艺术「拜占庭第一个黄金时代」

时间:2022-12-06 18:45:09 来源:嗨大鱼

大家好,拜占庭 艺术「拜占庭第一个黄金时代」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拜占庭帝国,也称作东罗马帝国,是罗马帝国东西分治后的东部延续。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即君士坦丁堡)。

在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拜占庭一直扮演着排斥回教进入欧洲中部和北部的缓冲区,它深深影响居住在苏俄和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民族,并且把他们的东正教文化和文字保存起来,甚至主宰他们的艺术与建筑的发展。1453年当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有很多拜占庭的学者向西逃难到意大利,并且将希腊古典的学说引入,刺激当地人对古典的研究,催生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拜占庭艺术风格承续早期基督教艺术,内容表现受宗教的限制大都描述圣经的故事或基督的神迹,富于装饰、抒情与象征性,因此各地的教堂成为拜占庭艺术家创作的主要场所。与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比较,拜占庭艺术所强调的是对耶稣神性的描绘,而不是对人性的着墨。

Ⅰ.拜占庭第一次黄金时代〔First Flowering period〕

东罗马帝国转变成拜占庭帝国期间,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公元 483-565年〕是一位重要的统治者。当他在位期间〔公元526-565年〕不仅阻挡了野蛮民族在边疆的骚扰,甚至几乎恢复了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辉,因此后人称这段时间为拜占庭帝国的"第一次黄金时代"。

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期间,兴建了很多拜占庭式的建筑,但是在公元465年的一场大火以及之后近半世纪的暴乱,几乎将君士坦丁堡摧毁殆尽。因此目前我们所能看到这一时期的建筑代表是查士丁尼大帝兴建的圣索非亚大教堂(Hagia Sophia)以及位于拉芬纳的圣维托教堂(San Vitale)。

ⅰ.圣索非亚大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Hagia Sophia)是一座结合西方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和东方的集中式圆顶构造,而形成圆顶式长方形的建筑。圆顶除了象征天国之外,尚有护盖圣洁处所的意涵。从圆顶位于整个建筑之最中心及最重要位置来看,它很明显受到古罗马万神殿的影响,但是与万神殿最大不同之处是它的主圆顶前后,均各有一个半圆形之小圆顶。圣索非亚教堂前后配置了四座尖塔并且十分强调垂直线的效果,这样的建筑形式对于欧洲中古期之教堂建筑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ⅱ.圣维托大教堂

圣维托教堂是一座将圆拱顶置于八角形结构上面的建筑,它的设计理念是来自罗马的圣科斯坦萨(S.Costanza)陵墓,但在体积空间和内部设计规模上,它都比前者大了很多。圣维托教堂中间的空间是用八个巨大的户间壁构成,透过精细而高耸的设计,整座教堂内部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视觉效果。当人们走进这幢教堂的时候,往往会被其不断变化的透视所震慑。随着走动位置的不同,教堂中的墙和拱门形状也跟着发生变化,尤其是当光线从窗外透射到在墙壁上的镶嵌画产生闪烁现象时,会产生一种充满东方风味的奢华效果。







圣维托教堂内的镶嵌画,也是拜占庭艺术的一大成就。在《查士丁尼大帝与他的部属》(Emperor Justinian and His Attendants)的镶嵌画中,我们看到拜占庭时代一个所谓理想式的人像造型。这种造型的人像都挺直地站着不动,身体修长尖小的脸庞配着一双大眼睛,似乎是在暗示一种永恒的存在。这种将政治与宗教混合在一起的绘画表现,正反映出当时拜占庭皇帝的神圣地位。





Ⅱ.拜占庭第二次黄金时代〔Second Flowering period〕

公元867-1056年拜占庭帝国进入了马其顿王朝,国力又再度恢复。其疆域扩展西至意大利南部、东至美索不达米亚及波斯各国,因此后人称这段时间为拜占庭帝国的"第二次黄金时代"。

拜占庭艺术的发展自查士丁尼时代结束之后,在公元726-843年之间,受到两股势力的「圣像破坏之争」而受到阻碍,一派是由皇帝和东部省市所主张的反对偶像崇拜,坚持要把宗教艺术规限成抽象的象征;另一派则是由僧侣和西部省市所提倡的圣像描绘。这两派的冲突除了意识型态不同之外,同时也反映出教会与宫廷的斗争,并且导致基督教的分裂,东部为东正教,西部则为天主教。

从公元4到6世纪开始,教会逐渐对教义与救赎的观念有渐深的认知,同时希腊罗马文化圈重视肖像与肉体美的传统也逐渐对基督教产生影响,信徒除了透过传统的谕言故事与象征手法来理解教义,也逐渐产生将圣母、圣子、圣徒等人物圣像化的需求。教会中认为圣人的圣像画就等于触犯圣经中不得膜拜偶像的规定的一派,与另一派认为圣像画可以让信徒更容易理解神的精神有助传教,两派间的歧异日渐加深。

公元692年教会会议中授与基督人像化的合法性,但公元730年罗马皇帝里奥三世(Leo III)颁布禁令,禁止圣母、圣子、圣徒、天使以人物形象出现,自此教会揭开了两派人马长达二百年间的血腥斗争,教堂里的画作遭破坏,画像的持有者和作画的工匠们也都遭到各种形式的迫害,更糟的结果是造成人与人的信赖关系瓦解,社会动荡不安。一直到公元843年,教会重新解释,愿对圣像给予敬意、信仰崇拜,这才逐渐消揖两派间的纷争,然而雕刻艺术从来不曾得到教会的认可,因此可以说拜占庭艺术里,雕刻艺术并不存在。

在圣像再度得到肯定之后,使一度衰退的拜占庭艺术,又回复到希腊化时代的优雅与古典传统。其中最突显的是教堂建筑,以希腊十字架为基本,追求均衡的集中式建筑理想。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 (Rome))。







威尼斯一直是在拜占庭帝国的统辖下,即使在强大之后,其艺术趋向仍然受到拜占庭的影响。圣马可教堂共有五个圆顶,每一个圆顶都设计成像两翼等长的希腊式十字架,内部的壳子由木材所建构,然后再以镀金的铜包裹着,使它产生华丽堂皇的外观。教堂内部空间宽广,其取光效果和丰富的镶嵌画都完全是拜占庭的风格。






Ⅲ.拜占庭晚期时代

拜占庭晚期的建筑在设计上并没什么进展,与以前比较只是增加了圆顶的数量,并以戏剧化的方式排列,其屋檐成弧形的弯转,而外墙也装饰着不同图案的砖块。像希腊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的圣凯瑟琳教堂(St.Katherine"s Church),中间有一主圆顶,然后每个角落另有四个较小的圆顶,建筑外墙有复杂的韵律式设计。在此,直线与半圆形重复出现,产生出一种回旋的和谐感。

拜占庭晚期的建筑追求结构与装饰的统一,把早期拜占庭建筑内部的复杂设计表现于外,从这点来看,圣凯瑟琳教堂的设计无疑创造了拜占庭建筑艺术的最高视觉效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