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艺术家传记电影「欧洲写实主义电影」

时间:2022-12-11 11:09:13 来源:芭莎艺术

大家好,艺术家传记电影「欧洲写实主义电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波西米亚狂想曲》剧照

比起冗长的文字传记,关于艺术家的影片更易被大众接受。近年来,传记电影越来越流行,这类影片将艺术浓缩在影片中,通俗易懂地介绍又不失其美感,拉近了人们与艺术之间的距离。

近日正在上映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引发了一波缅怀热潮。作为一部音乐类传记电影,它用戏剧化的手法讲述了皇后乐队(Queen)主唱弗雷迪·莫库里(Freddie Mercury)的摇滚传奇故事。男主角拉米·马雷克(Rami Malek)也凭借该电影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波西米亚狂想曲》电影剧照

弗雷迪·莫库里对国内的观众来说并不算是耳熟能详的艺术家,而艺术类影片的魅力就在于即使面对陌生的艺术家,普通大众也能快速地接受、了解其故事。它将艺术带入生活,拉近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波西米亚狂想曲》电影剧照

这类影片或是纪录艺术家故事,或是介绍艺术流派。通过对讲述方式、构图、调色等方面进行创新,在保留艺术独特性的同时让普通人也能理解艺术。

=========

「从电影到传记」

艺术类影片的界线是模糊的。有些人对艺术存在误解,觉得艺术都是晦涩难懂的。实际上,艺术也可以很简单,它能带给人美的体验,这类影片的任务就是传达这一概念。在人们眼中艺术家总有些“不正常”,如果不能在影片中体现这份独特性,那么只能沦为普通的剧情片。

《梵高传》电影海报

同一艺术家或艺术类型可以有很多角度进行讲述,单以梵·高(Vincent van Gogh)为主题的电影就超过了20部。从1948年的动画短片《梵高》到1956年的第一部正式传记电影《梵高传》,再到2017年的《至爱梵高》,每一部都以不同角度向大众介绍着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梵高传》电影剧照

梵·高最为出名的就是他的油画,在电影中展现其作品的方式往往是直接展示画作或绘画过程,《至爱梵高》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全油画动画长片,它在充分体现艺术性的同时保留了故事性,以画作解读艺术家生平。整部作品仿佛一个流动的艺术长廊,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艺术家生活。

在电影《至爱梵高》中,每一个场景都是梵·高画作的变形。

在艺术家的传记电影中,体现出其个人风格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既可以体现在剧情节奏方面,也可以是画面构图上。电影《透纳先生》讲述了英国画家约瑟夫·透纳(Joseph Turner)沉醉于创作的一生。整部影片无论是构图还是调色都以艺术家的画作风格为基础,使观者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透纳作品风格,配合故事情节发展能更彻底地了解这位痴迷于创作的艺术家。

《透纳先生》电影剧照,这部电影画面色彩绚丽,暖色的画面与透纳的画作风格极其相似。

大多数电影都是由一条主线引导进行的,但艺术家往往是有多面性的,他们的生活和创作可能差别极大,在影片中体现哪方面、如何体现均是对导演的考验。画家兼导演德里克·贾曼(Derek Jarman)在拍摄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传记电影时,采用两条时间线并行的形式。一条以艺术家狂欢、创作、恋爱等热烈生动的方面为主;另一条则展现艺术家在面对病痛、死亡时的挣扎。

《卡拉瓦乔》电影海报

两条线索相对独立又彼此交织,影片巧妙地展现了艺术家生命中现实与创作的冲突。“艺术是生活的反面”是这位艺术家一生的写照。整个影片就像一件艺术品,画面既有油画的质感,又有贾曼独有的粗粝风格。

《卡拉瓦乔》电影剧照

群像也是这类影片经常选择的表现手法。在一部作品中同时展现几位相同流派或相同时期的代表艺术家,以此来全面地表现主题。在这类影片中,艺术家不再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之间的衔接和配合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样的手法也往往能产生“1 1>2”的效果,让观众对主题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抽象:设计的艺术》剧集海报

Netflix拍摄的《抽象:设计的艺术》(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就是这类群像影片的代表,它被誉为是其纪录片的巅峰之作。它的成功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内容丰富,更因为它别具匠心的设计:通过剪辑手法和视觉特效的配合,使不同领域的设计师的故事和谐地融为一体。正是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让这部作品得到了升华。

《抽象:设计的艺术》剧照

=========

「不止艺术家生平」

传记影片不仅可以通过介绍艺术家生平向其致敬,还可以从艺术创作的角度侧面进行烘托。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也是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平铺直叙的实时记录,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编辑后的创作过程更易将观众代入其中,并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心境。

《毕加索的秘密》电影海报

《毕加索的秘密》将画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绘画过程变成了一部“惊心动魄”的悬疑片。艺术家在影片中始终为黑白色,所有的色彩都在其作品中体现。电影将毕加索创作的每一步变成了悬疑剧的故事情节,每一次落笔、上色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毕加索的秘密》电影剧照

观众只能不断地猜测和等待。画面的主题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一朵花先是变成一条鱼,接着变成一个美人,然后变成一只公鸡,最后变成了牧神。毕加索之所以被称为天才,一部分原因正是因其作品的丰富内涵。在影片拍摄结束后,毕加索销毁了在此期间创作的全部作品,这让该影片更为珍贵。

《毕加索的秘密》电影剧照

与《毕加索的秘密》中展现一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不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着重讲述了同名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

扬·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布面油画,44.5×39cm,1665年

虽然故事本身是由画作遐想构思而成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爱。影片中每一帧画面都像一张风景画,浓烈的色彩配合细腻的情感让人不禁开始幻想艺术家的创作场景。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电影剧照

用剧情节奏体现创作过程是这类影片的特点,但这些大多是人们在其作品及访谈等材料的基础上创作的。当艺术家亲自拍摄自己的传记影片时,艺术的表达效果会更为直接,这类影片更像是一件艺术品,体现着艺术家的个人观点。

《梦》电影海报

黑泽明在80岁高龄时回顾人生,拍摄了电影《梦》。他用八个主题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问题。电影中没有完整贯穿的情节,只有独立的片段。黑泽明用美妙的色彩和舒缓的长镜头带观众走进他的梦境。故事看起来浅显易懂,但也因此让其在反复揣摩后更耐人寻味。

《梦》电影剧照

=========

「电影只是缩影」

一部影片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小时,在这样有限的时间中能表现的只是艺术的一个方面。但它可以引起观众兴趣,引导人们进一步了解艺术。

《毕加索的秘密》电影拍摄场景

电影《1915年的卡蜜儿》展现了艺术家卡蜜儿·克洛岱尔(Camille Claudel)在离开她的爱人——雕塑家罗丹后的生活。此时的卡蜜儿患有严重的被害妄想症,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日子里,她既渴望亲情和温暖,又害怕与人接触,最后郁郁而终。

《1915年的卡蜜儿》电影海报

影片中花和树都是向阳的,但卡蜜儿却总是出现在阴影中。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塑造的是一个被时代和偏见毁掉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疯狂的精神病人。观者在惋惜其遭遇的同时,会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位艺术家。

《1915年的卡蜜儿》电影剧照

观众在电影中看到的卡蜜儿是压抑的,但看过她的作品就能感受到这位艺术家对生命与创作的热爱。她的弟弟形容她是“不停研究,不停工作”的艺术家。卡蜜儿的作品极具张力,透过雕塑能感受到这位艺术家热情、阳光的一面。

卡蜜儿·克洛岱尔《La Valse》,雕塑作品,1905年

这种“片面”地展现艺术家的做法是影片的“小心机”。以最独特、最震撼的一段经历展现一位艺术家的伟大,这比笼统地概括艺术家的生平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

艺术家的传记片不是面面俱到的教科书,影片只是引导人们关注艺术的手段,它只能带观众窥见艺术家的一部分。在看过电影后,大家可以深入地了解艺术家,进一步感受艺术。

精彩回顾:

抄袭是犯罪吗?为何张大千能“抄”成一代巨匠?

导演大卫·林奇的画作竟然这么震撼?!

诞辰110周年 | 贡布里希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编辑、文/张欣彤]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