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诗歌鉴赏 需要考试吗「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基脉绵长、赓续流布的传统诗教,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构成,是我国古代涵育青少年审美素养的有效手段,也是被历史实践充分印证的笃化青少年情感认知的重要方法。
读诗开启青少年对社会的审美感受和人文感应
先秦以降,吟诗作赋便在我国成为较为普遍的教化活动,以《诗经》《楚辞》为肇端的诗词写作诵读,历经两千多年的演进与迁变,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完备成熟,递嬗为历朝历代熏陶青少年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主流教育形态。特别是风飞浪卷、云诡波谲的历史大潮,淬炼和铸塑了众多志士仁人和圣哲文宗,他们的智慧锋旌和生命炬火为中华传统文化增辉添彩。无论是行吟泽畔的屈原,还是流离江湖的杜甫,他们凭借激昂诗篇为后世文人树立了楷模和典范;无论是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诗句彰显舍生取义的坚毅人格,还是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不朽辞章展现义无反顾的报国情怀,都勉励和驱策着后代学子为了价值理想而勤勉和坚执,从某种意义说,在中国古代,除了蕴藉人生志向的诗词文赋,几乎没有其他文化形态能够更深刻更完整地表现文人士子的满腔热血,也没有其他文化样式能够在后人心灵铭刻难以抹去的人文情怀,就此而言,经典诗词不仅能给予幼童稚子深彻的思想启迪,更能开启青少年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人文感应。
如果说西方世界是一个富于理性思辨的社会,那么华夏民族则是一个感性诗化见长的群体,作为一种心灵艺术和情感艺术,诗词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质点和亮点。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古典诗词更加凝练纯美、更加精微隽永,更有助于青少年体认中华文化的浩大精深,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在兴隆时期还是在危急时刻,国人总是用诗词表达他们的心绪情感,总是以歌赋表现他们的意愿期许。
提倡诗教就是提倡美育和情育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作为语言结晶和心灵折射的诗词,能够激活和唤醒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所以,提倡诗教就是提倡美育和情育,就是提倡一种旷达而高远的人生态度。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合理利用,诗歌教育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逐渐复苏勃兴,不仅大学开设了关于诗歌欣赏的专门课程,中小学课本里也设置了契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古典诗词,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海南、辽宁6个省市率先使用,其中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专门就诗歌写作提出明确要求。此外,整套教材共辑选了包括民歌、绝句、律诗、辞赋、词曲和古文在内的近70篇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约占全部课文数的50%左右,诗词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大幅攀升。另外,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中国古典诗词所占的比例也比过去明显增多,这些诗词主题向上、意蕴深邃,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品貌和风范,有助于青少年增强审美素质和提升综合素养。
诗歌鉴赏应作为通识考试的一项内容
但还是应当清醒地看到,很多中小学生接受诗教仅仅是机械地背诵诗词和词句注释,整个学习过程无非就是诗词知识的简单灌输,学生很难从诗教中感受美妙境界,教师授课也大多停留在诗词的文本释义和技法解读等方面,不仅缺乏对格律、比兴等手法的生动诠释和深切阐述,更没有将诗词与作者身世际遇、人生经历以及历史语境加以贯通和融汇,这是应试教育与审美教育难以调和的矛盾在诗教方面的具体体现。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近人情者莫过于诗,诗教是一种培养青少年审美能力、情感认同和价值认知的教育,它所需要的是长期而系统的培养与熏陶,这就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向,针对青少年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尽早将古典诗词纳入通识教育课程范畴,引导青少年主动选择包括诗教在内的通识课程,并将诗教作为通识考试的内容,平时在课堂上加大对学生的实战训练,在语文考试时要求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诵读,或者要求学生在规定范围里和给定主题下作诗填赋,以此不断促动学生将古诗词蕴含的思想情感内化,臻于通识教育所倡导的移人之情、动人之心、塑人之性的本义和目的,惟其如此,才能将古典诗词的美学意象、语言魅力和节奏韵律表现出来,以诗教启悟青少年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作者:刘金祥,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