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艺术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照镜子美术教案」

时间:2022-12-16 10:21:17 来源:正心正举

大家好,艺术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照镜子美术教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正心正举公众号

文丨张原


艺术像装在花瓶里的一朵花。


大多数人以为艺术为少数人专属,只有这一部分人才有装这朵花的花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艺术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解决不了生计,也不能养家糊口。在普通人的印象里,既然没有装花的花瓶,徒有花朵只会变成累赘。


是什么让艺术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呢?


这是因为如今的艺术已经被高高的捧起,每当人们谈起艺术,总是将它与高雅或尊贵挂钩。这样的高门槛自然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然而事实上,艺术本身并不区分高低贵贱,区分它的只是人而已。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每个人都拥有创造或是欣赏艺术的权利。


虽然艺术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但是我们对于艺术的教育依然少之又少,这与现在教育理念过于利益化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的主流的教育思想是有用论,这种“有用”仅体现在职业、生活等日常价值中,而对于那些不能直接转换为利益的则被贴上了“没用”的标签。这种形式深深地影响了这一代人。学校赶着教学进度,将知识塞入每个孩子脑中,再进行大规模的考试,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进行筛选优劣,并将优秀的孩子们送往更好的学校继续学习。


家长们自然也不放过孩子们仅剩的一点时间去补习,而所谓的文学、绘画以及音乐等艺术课成为他们最后的选项,就连书法这一门课程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在试卷上写一手好字。家长们认为,这种方式筛选出来的孩子,也能够通过自己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但现实却并非如此,这种简单的教育模式尽管效率高,但是让年轻一代丢失了艺术品味,而这种艺术品味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



一、艺术欣赏能力是需要有人引导的


在这个缺乏艺术教育的时代,孩子们为数不多的接受艺术熏陶的机会,除了绘画课与音乐课,便是语文课。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不能仅从成绩来判断学生,而应该教育学生去欣赏文学艺术。一本语文课本里所拥有的价值不止是语法、修饰手法、段落意义……它的价值应该是让学生接触美、感受美,用文字的力量教育学生,该怎么去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去辨别什么是美。


然而我们大多数的学生对于教育工作者们选的文章少有兴趣。在孩提时,会对课本中的故事产生兴趣,长大后他们却没有能力去品鉴文学作品。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不对等呢?


这与老师的这种应试教育的授课方式有关。


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们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平并没有随着年纪与年级的上升得到相应的提高。老师没有引导学生欣赏更高层次的作品,去鉴别不同类型的作品之间的区别。


从这一点来看,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没有将原本的教学用意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作用来。这是缺乏引导的后果,让孩子们在宽阔的世界里漫无目的地闲逛,却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去寻找属于他的花。


引导并不是教育孩子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引导是让一个人,知道怎么在花样繁华的世界里去选择,让他们知道,有这么多的花,你最钟爱哪一朵。


只有培养出拥有独立艺术欣赏能力的人,才懂得怎么去选择美,并且懂得在今后该如何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二、艺术与人的选择


艺术是全人类的结晶,它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表达人类的内心。不同的艺术作品,有着不同的诉求,能引起共鸣的人也是不一样的。


只有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深入,才能让人们能够透过一件作品的表面,去感受艺术作品里创作者的内心。当人们能够欣赏艺术的时候,便也能够找到自己对于美的定义,并选择出最适合自身个性的艺术。


最原始的艺术,并没有太多的形式,慢慢地,艺术形式开始丰富,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的风格。也正因为这种多样性,才更能体现出人的选择性。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生活的镜子。”


从发掘艺术中去发掘生活,在艺术中寻找从而能够在现实中寻找。当人能够判断美时,也说明了人能够判断什么最合适自己。


一个人不会被潮流所左右的意思,并非特立独行,而是一个人在潮流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在这个追逐利益的时代,追逐利益本身没有错误,错误的是一味地跟随不适合自己的潮流。


现实中,计算机、金融等吸金专业已达到人才饱和,这也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缺乏自我的判断。人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想过它是否适合自己?未来该专业还吃香吗?自己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吗?


这便是潮流的可怕之处,它像一口漩涡,将没有独立思考的宛若落叶的人通通卷入,最终沉入水底。


因此普及艺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审美观 ,只有培养出不同的审美观,才能让更多的人不会深陷潮流的漩涡中。


三、艺术教育是需要潜移默化的


艺术的教育是一种熏陶,而不是灌输,而且在孩童时期是最容易影响的。我们要尽早让孩子们接触艺术,因为“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在孩子成长的时期,让孩子们接触到美,对于孩子们思想的成形有很大的作用。当然艺术教育对孩子来说,还太生涩难懂,但让他们接触美、认识美就可以了。


例如,将古典音乐穿插在深受孩子喜欢的动画片中,这种方式在欧美十分流行。对于大部分90后,《猫和老鼠》便是最主要的艺术教育片,这一部动画片中穿插的古典音乐也深深地影响着这一代人。



艺术是需要靠潜移默化来进行教育,是一种不需要依靠灌输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当他接触到黑色便是黑色的,当他接触到美,这张白纸便留下了美的痕迹。


然而大部分的家庭对于艺术的教育基本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孩子们能接触到什么便全靠造化。并且整个社会对于艺术的认可都不是很高,艺术氛围低,人们能接触到的艺术非常有限,这也就造成了大部分年轻人对艺术的认识普遍不高。


一个接触过艺术的人,无论深浅,他对艺术都会有着一种神奇的接受能力。而这种接受能力需要在艺术氛围高的时候被激发出来,并会与周边产生强烈的共鸣。


提高这种艺术氛围,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也是一点点传播开的。像淅淅小雨落在湖面上,一滴一滴的雨滴与湖面接触后传播开形成的一圈又一圈的共鸣,慢慢的整个湖面都将会颤动起来。这便是美的力量,是艺术的力量。这种对艺术的认知,是人类的天性。


艺术随处都在,街头的艺人的一首音乐,可以在一个小孩的心灵里写上美,一场展览的、一本书、一件手工,都能够有机会直击一个人的心灵。艺术是自由的,艺术可以用任何形式通过任何人来传播。


它不关乎贫富,不局限于社会形态,只需要一颗真诚的内心,艺术便可以存在,并且永恒。


罗曼·罗兰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艺术的教育,能促进人内心的成熟,能培养出独特的思想。艺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文章版权归本平台所有 转载请联系“正心正举”

本文由正心正举研究院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