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詹庚西及其花鸟画艺术
大家好,外语学生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如何理解文化自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首先声明,我中学时最头疼畏惧的就是上英语课。英语很滥,高考时如果不考英语,或许还能上更好一点的大学。但,这并不影响我反对把“学外语”与“文化自信”对立、并不影响我反对“将外语踢出教学”的主张!
9月23日,教育部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改革和降低英语教学比重的建议”,正式回应:目前外语课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同时,教育部还表示,高考还是要考外语的,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
教育部用数据说话,仿佛向一些人解释和辩解“英语教学内容比重已经很低了,你们大可放心了”“不能再低了,再低就没有了”。这一答复,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目前社会上存在一股很强的反对学习外语,甚至要求取消外语教学的声音。这次答复,又重新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教育教学中外语存废问题的争议。
一段时间以来,有部分人主张在教育教学中降低外语比重、转为选修课、降低高考分值甚至取消外语考试,理由是人们在外语上耗费的精力时间过多挤压了其它学科的学习、有许多人学了英语一辈子也用不上白学了。这些理由,虽然有可商榷的地方,但都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去立论主张的,有可资吸收采纳之处。但把学外语与文化自信对立起来,好象学习外语就失去了文化自信这一观点,却总觉观点立不住脚。
清朝末期之前,我们大体是不会学外语的。因为那时我们闭关锁国,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天朝上国,万物皆备,根本不屑与外进行政治、经济交往。最典型的就是傲慢的乾隆皇帝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不但拒绝英国通商请求,还不顾外交礼仪硬让人家使臣马戛尔尼下跪,简直是丢人丢到了国外。当时,天朝上国的人们自信满满,当然不会学外国人的“鸟语”。但,他们当时的自信,现在看来无非是一种愚昧无知和狂妄自大!
到后来,英国人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再后来,八国联军一直打到北京城,乾隆的子孙们再已没有资本傲慢和自大的本钱了。到最后,中国人终于发现了与世界的差距,于是搞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开始学习外语了。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一切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引进苏联专家及技术,于是当时的学生学的是俄语。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教育方针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学习英语等各国外语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当时人们不硬着头皮学外语,就很难想象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可见,语言就是一种工具,交流的工具,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增强自已的工具。多掌握一种工具,就多一份力量。
大家可设想一种情形:如果你置身于几个操外语的人之中,他们说的话你全不懂,而你的话人家全懂,是不是很可怕?如果反过来呢?我们说什么,他们不懂,而他们说什么我们一清二楚,是不是一种优势?
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也体现在语言学习上。
既然语言是一种工具,就必须有拿来主义和为我所用的态度,这既是一种明智的表现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怎么就危害到“文化自信”了?
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鲁迅先生这段精彩的议论,也可以去评判眼下人们对外语的态度。我们以包容世界的胸怀吸纳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学习一切于我有用的语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昂首阔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正是我们自信的表现!
外语教学,可以把握一个科学的量和度,但要说学外语就危及“文化自信”,这恰恰是一种不自信,正象鲁迅先生批评的“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