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珠海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文化的传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编者按
非遗有新意,传承有新人。在珠海,有这么一群新生代,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老一辈手里接过非遗的接力棒,让非遗艺术焕发新的活力。即日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珠海分社联合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策划推出全媒体系列报道《非遗新人传》,记录传统非遗的焕新故事,聆听青春传承的珠海之声。
编织用的竹子会说话、鹤舞传承人碰上真“仙鹤”、飘色传承人被认作神仙……这些奇思妙想,都出自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的原创动画——《漫说珠海非遗》。《漫说珠海非遗》系列视频由8支动画短片组成,以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简称“非遗”)作为母题创作而成。
短短几分钟的故事,讲述了编织、飘色、鸭扎包、水上婚嫁、装泥鱼、一指禅与踩跷、鹤舞、装路香等8个珠海非遗的“前世今生”。这一惊艳之作亮相的背后,是一支学生团队历时9个月的用心打磨。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非遗技艺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了新时代的“网红”。如何为传统非遗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珠海目前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课题。这场以动画技术为媒,以传统文化为引的现代化视觉传达,又将带来哪些惊喜?
近日,南方 记者走访珠海艺术职业学院,与《漫说珠海非遗》主创团队畅聊背后的故事。
“短片从脚本到制作完成,整个过程全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这群‘00后们’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珠海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动漫系主任杨希笑言,非遗传承的未来在青年,动画主要受众又是年轻人,当动画遇上非遗,势必会擦出不少火花。
在《编织》里,竹子以拟人形象出现,呈现竹子经历砍竹到开蔑、编织、组装等工序,记录编织艺术品的诞生过程,竹子与已变成背篓的“三叔”的隔空对话让人忍俊不禁;在《鸭扎包》,生动还原了“好吃到升天”的情景,品尝到鸭扎包美味的小女孩,脑补出了一场飞天大戏,与小鸭子撞个满怀,科普制作工序的同时又能寓教于乐。
年轻人的创造力远不止于此,《漫说珠海非遗 》为观众呈现了更加天马行空的非遗世界。杨希介绍,这些动画作品并不是简单的非遗元素堆砌,而是通过现代视角重构,将非遗特点融入作品之中,做了现代化视觉呈现。
“00后的思维普遍比我们这代人更加活跃,富有创造力的同时也很有责任感。”杨希说,为更好地接触和了解珠海非遗,学生们做了大量调研,搜集资料,参阅资料文献,还多次实地拜访非遗传承人,力求让作品细节做到完美。
据了解,该系列短片中出现的配乐与字体,也均为该校师生原创。团队中动漫系大三学生汪润秋回忆起素材调研的环节,坦言为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所打动。
“一开始我们查装泥鱼的有关资料时,以为村民抓鱼用到的泥板是贴合地面的,后和传承人交流才知道,原来为了配合更好的捕鱼,泥板前侧设计了一个翘头,帮助村民更快的在泥面上移动。”汪润秋说,动画中的每个形象都会被反复推敲、打磨,刻画非遗项目自身特点。
一个主题,几个人物,90秒的故事,便能呈现一部非遗动画,看似简单,背后的工作实则相当繁琐。主题,脚本,人物形象,分镜,后期……对于这群初出茅庐的校园团队,确实是不小的挑战。
杨希坦言,脚本的筹备是最困难的事情。“光脚本我们就大改了四五稿,花了很多时间讨论和交流,反复推敲打磨。”汪润秋也说,非遗动画短片要兼顾科普与新意,既要保证叙事的流畅还要控制好时长,打磨剧本的那几个月“相当折磨”。
“起初学生们脑洞太大,娱乐性够了,但文化传达的目的还有些欠缺。”杨希介绍,为了更好地平衡这两点,他们在系列短片中设计了一些人物角色贯穿全片,串起整个故事线。“故事需要优质的角色设定来烘托,把人物刻画合理了,玩梗或者科普就顺畅多了。”
另一个内容挑战,则在于选择。杨希告诉记者,珠海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非遗项目16项、市级非遗项目54项。“因为最终只需要呈现8个主题,敲定主题的过程也很纠结。”
她解释道,珠海非遗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等9个类别,但是并非所有类别都能在短期内雕琢为完整的动画作品,为了保证最大限度地展示不同类别的项目,有些主题也只能割爱舍弃。
“在制作斗门水上婚嫁这一民俗的动画主题时,尤为艰难。”杨希有感而发,水上婚嫁的过程形式繁复多样大大超出预期,难以在短短的2分钟内展现过程全貌。“最后我们索性聚焦在一个过程,着重呈现出‘花船迎亲’这一体现水乡文化特色的一幕。”
动画与非遗的结合,是珠海创新非遗保护传承方式的一个生动注脚。“这是我们全新的尝试,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打造时尚有辨识度的非遗推广,调动更多的青年群体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激活青春珠海非遗发展活力。”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直以来,珠海积极探索非遗传承新模式,用年轻人有认同、能感知、可体验的方式,着力推动非遗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师生为“百年萝蔸粽手信”直播带货;珠海科技学院上演“鹤舞霓裳”,大学生们利用鹤舞、竹草编织、水上婚嫁等非遗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手法和工艺相结合进行服装设计;前山中学创编的舞蹈《凤鸡》在对白剧场首演……在珠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
高校研究型非遗传承基地、中小学校青少年展示型非遗传承基地等,日渐成为珠海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阵地与空间依托。与此同时,“非遗 ”博物馆、旅游、乡村振兴等体验也为非遗带来更大发展活力。
国庆假期,从非遗民俗表演及课堂、民俗展示到国韵游园市集,从广东正统粤剧表演,到三灶狮舞表演、三灶鹤舞表演,各色的非遗体验轮番上阵,让游客应接不暇。
“创新‘非遗 ’模式,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非遗、了解非遗、欣赏非遗、热爱非遗。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地探索,推动非遗与更多领域跨界融合。”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海崴说。
正在读大三的汪润秋,计划毕业从事文创设计工作,将更多的非遗元素融入其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元素和意义。“我希望我们的作品,能够让更多年轻人走进非遗。”
【策划】吴志远
【统筹】吴枫
【文字】吴枫
【图片】钱文攀 孙泽鑫
【海报】蔡如意
【作者】 吴枫;钱文攀;蔡如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