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巩县石窟寺雕刻佛像艺术特色「巩义石窟」

时间:2022-12-24 09:09:11 来源:道临阁

大家好,巩县石窟寺雕刻佛像艺术特色「巩义石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巩县石窟寺雕刻佛像艺术

北魏始自和平初年(460),终于永熙末年(534),在魏一代的七十余年间,于云冈、龙门、巩县等地大规模地凿山开窟,促进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风格和新作品、达三处石窟年代蝉联,系统分明,作品丰富集中,又因是帝宝贵族营建想必遴选高手名师,可以说这时期创作的大量宗教艺术,堪称是北魏代雕刻的主流。因此,要想了解北魏时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以及它在中国雕刻史上的地位,必须对这三处石窟群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


巩县石窟寺在北魏三处石窟中,是营建最晚的一个,它不仅保存了云冈、龙门的雕刻遗风,成为北魏后期风格的典型,而且表现出嗣后变为北齐、隋代风格的萌芽,因此,它包含着中国雕刻史上极为有趣的问题,值得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就雕刻的技巧来说,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时代风格的变化中,而风格的形成则在于造型和构图,造型、构图又必须依赖于技巧。巩县石窟寺的雕刻佛像艺术美轮美奂。


各窟外壁由于残损较甚,加上后代陆续开凿小龛,原貌已难辨清。从残存雕刻推测,第1窟壁面中央由窟门、明窗及左右两侧金刚龛组成,形成了以窟门为中心的构图重心,在自然光照下金刚龛光影明亮,而门窗的空间尽在暗影中,二者的对比鲜明,更突出了门窗的深处。

“内用僧祇支与裙,上结腰带。腹前结口正是此腰带,长垂台座下者即裙之大襟。此像在内衣外披袈裟。袈裟覆于左臂和左肩上,绕过后背,略覆于右肩上边,从右肘下绕到前面,到左前臂为止。略覆袈裟的右肩下,另有一层布,从右前臂下垂,如袖子,另一头通过腹前覆于左前臂。”

这另一层布就是《大宋僧史略》和《四分律行事钞》上讲的偏衫。这种服饰多见于巩县石窟,而且看得更清楚。的确,巩县石窟主要的如来像几乎都用这种服饰。

未完待续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