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大家好,「艺家说」刘国庆:不要给观众引导 真情实感就会有共鸣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作品不单是风景画、自然景观视觉上的抽象表现,而是由抽象自然意象为载体的情绪、状态、感受的表达。”
——刘国庆
《喜乐山》 90x120cm 布面丙烯 2020
看到青年艺术家刘国庆的作品时,一定会被画面中浓烈的颜色以及像是在书写一样的独特笔触吸引。在他的作品里,颜色和笔触糅合在一起传递出强烈的个人色彩。
《天上的月亮,地上的小人》 50x80cm 布面丙烯 2021
刘国庆的作品很多是与自然景物有关,从小在农村生活的经历让他有很多与自然接触的生活经验,所能感受到的和接触到的都是自然景物,因此山水、植物、云海之类的自然意象元素更能引发他自身的情绪和思考。
《游,三棵树》 50x70cm 布面丙烯 2021
在作品中,艺术家选择不传达既定的情感与情绪,不限定作品能所展现的“意”,将对绘画的解读留给观众,在作品中更多的通过笔触和颜色表现“言”与“象”,在作品外他选择将“意”留给看画的人,希望观众在他的作品中能找到共鸣。
关于艺术家
刘国庆
1992年生于山东烟台,2016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现生活工作于海南。绘画作品创作目的是从自然意象中提炼独特的情绪、感受和语言,减弱创作时的技巧和策略,更纯粹的用内心去把握感受从而进行表达。装置作品关注作品与人、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互动和关系。
获奖经历:
2014年 全国美育成果展 一等奖2014年 湖北省第六届高校师生展 楚上艺术空间 武汉2015年 湖北美术学院“三人行”水彩作品展 楚上艺术空间 武汉2016年 入选全国水彩粉画展2018年 个展 樱桃山 默片艺术空间 烟台2018年 《红门》参展意大利斯波莱托国际艺术节 意大利 斯波莱托2019年 个展 阳光250 默片艺术空间 烟台 2020年 《幽闭中的水果在生长》参展大艺博 武汉
刘国庆的作品是关于“自我”的,他在作品中将自己当时的情绪感受提炼,通过极具个人特征的笔触,用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作品中,在进行创作的同时再次认识自我,也将这种认识通过作品在视觉上再次反馈出来。
艺术家刘国庆在创作中 图片由美颂画廊提供
本次艺术上海有幸对话青年艺术家刘国庆,探讨绘画中的情绪、感受、语言与绘画语言间的关系。他眼中的艺术究竟是什么?艺术上海带你一探究竟。(以下内容以问答形式呈现,艺术上海=Q)
Q&A TIME
Q1:您从六岁开始学画,学素描,学国画,是什么让您坚持下来一直绘画的?
这个问题之前也有人问过,其实仔细想想,无论是绘还是艺术创作,对我来说就是生活里一件特别正常、特别理所应当的事情。十几年前是学画的阶段,现在是在创作,我想今后的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我依然还是在创作。对我来说,画画就像是水从高往低流一样理所应当,没有为什么。
《午睡》 40x30cm 布面丙烯 2019
Q2:您的创作很多都是自然元素和一些生活场景,也有很多抽象的表现形式,您是怎样去选择绘画题材的?您在创作构思中最在意的是什么?
(选择这些题材的)原因之一是我想表达的感受有很多是来源于这些自然意象;另一个原因是,我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情感需要一个切入点,以保证我的创作不会空泛。
在创作和构思过程中,我最在意的是创作时当下的自我感受,包括构思时自己对画面的感受是否强烈、当时的态度是否真诚、以及是否能以很认真饱满的情绪进行创作。
《黄麦田》 40x30cm 布面丙烯 2021
在进行创作时,我会先把油画框放在工作台上,然后静静的看着空白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画面内容会慢慢的在画布上显现出来,这就是我结合脑中已有的经验、素材,以及自身当时的感受出现的产物。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不会思考或者计算很多的策略,只是把当时的感受提炼出来,然后很直接的在画板上一点点呈现。
《好好收着》 50x60cm 布面丙烯 2021
Q3:第一看到您的作品就会被您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笔触吸引,是什么激发您使用这样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的?
我有过学习国画的经历。在水墨画中,不管是字还是画,对用笔和线条都是非常讲究的。这段经历对我创作的影响很大,我很喜欢(水墨里)带有韵律的线条,在现在的创作里我也会用这样的笔触来表达我的情绪、状态和感受。这种弯曲的波浪线、具有动感的笔触会让画面产生很多随机的表现,也可以塑造有规则的东西,控制画面的走向。
《宋》 150x100cm 布面丙烯 2021
这种笔触的感觉和我所想要表现的自然景物也是有共性的,树、山、海、云这些自然的景物它们有很多的随机变化,但也都严格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我希望我的画也能够结合产生一种控制之中的随机性,一种偶然和必然的结合。
《一条自上而下的瀑布》 80x100cm 布面丙烯 2021
传统水墨画在我心中的地位极高,已至顶峰,但我不喜欢模仿,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画里没有出现和山水有关的元素,画的风格更靠近当代的作品,我不想去过多借鉴其他元素,或者意识形态、流派,我希望自己有独立的风格。但同时也发现,我的创作其实就是自己的经验和情绪的产物,它与我的绘画生活经验尤其是东方文化的影响是无法割裂开的,我只能去接受,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蓝天白云》 60x90cm 布面丙烯 2021
Q4: 您的自述里有提到您的作品“不单是风景画、自然景观视觉上的抽象表现,而是由抽象自然意象为载体的情绪、状态、感受的表达。”您在作品中具体是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感受和情绪?
对我而言,我的作品其实没有太多具体的内容表达,很大一部分是映射创作该件作品时当时的生活状态和情绪感受,比如我的喜怒哀乐、生活中一些事物或者景物带给我的感受、一些过往的生活际遇等等,是一种互相夹杂的集合体。
《梦见梦里梦游》 70x70cm 布面丙烯 2021
至于想给观众传达的是“言”、“象”、“意”的表达。在作品中我尽力做好呈现“言”和“象”的部分,至于“意”就比较主观,因为每个人对作品的审美期待不同,接受的文化、生活环境,甚至包括当时欣赏作品时的心理不一,都会产生不同“意”的解读。
《花山》 80x120cm 布面丙烯 2020
我不想控制、也没办法控制每个人对的“意”的理解,也不想通过画面对观众进行明确的引导。一但在画面上引导观众,就需要一个特别明确、强烈又单一的情感或者明确的形象,就像格尔尼卡表达的是战争的惨烈,给人的感受极其强烈。在看他作品的时,你脑海里会不自觉的想到关于战争的场面,这种感觉会牢牢的抓着观众的意识,我们无法轻易在格尔尼卡的作品中感受到欢乐。
所以我还是希望给观众更多的空间、更松弛的去解读我的作品,能被作品中的某些元素触动,或者当我的创作和观众的某些情感相契合时,观众能从我的画面中得到共鸣,提取到跟他类似的一些感受,我觉得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