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和和花耀高级珠宝系列:大地之耀
大家好,伦勃朗在他的自画像里凝视谁「伦勃朗油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探索伦勃朗两幅肖像画背后的秘密这是一幅耐人寻味的自画像。画中人是17世纪荷兰最出色的肖像画家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那时他已经52岁了。半个世纪的坎坷岁月似乎并没有在这位老画家的身上留下多少颓丧的痕迹。
《自画像》,伦勃朗,133.7×103.8cm,布面油画,完成于1658年,现藏于纽约弗里克美术馆。
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神气十足的老人:微皱的眉头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宽大帽檐的阴影中闪动着睿智的光;些微发福的两颊透出健康的红晕;轻轻抿起的嘴唇,流露出一丝紧张,好像是刚刚才完成讲演,正等待着听众的反馈和历史的判断;一束柔光从画面的前方射下,将淹没在黑暗中的金色袍子照射得如初升的太阳,散发着夺目的光辉;这温暖的调子反射在老人的脸上,勾勒出具有戏剧效果般的轮廓;棕褐色的皮草大衣看似随意地搭在肩上,为画中人增添了一抹不凡的气度;缠绕在腰间的饰带是画面中唯一的红色,醒目、灿烂,就如同流淌在画家身体里的血液,滚烫而炙热……
这次,艺术家没有让自己看上去是在“忙碌的工作”,他的手中即没有画笔也没有画板;有的只是一支画杖,并不笔直,却在暗影中泛着暖暖的金色光芒。等等,这像是一支“画杖”吗?!这分明就是国王手中代表王权的权杖。这一次,他不再以一位“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52岁的伦勃朗将自己描绘成一位睿智自信的“国王”,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宝座”上,俯瞰着他的“王国”和向他膜拜的“臣民”。在这个“王国”里他可以决定一切,这“王国”的名字就叫作“艺术”。
《自画像》(局部),伦勃朗,133.7×103.8cm,布面油画,完成于1658年,现藏于纽约弗里克美术馆。
如果,你相信艺术描绘的都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艺术,不仅仅可以创造“幻想”、塑造“梦境”,还可以揭示隐藏于事物外表下的另一种“真实”,一种我们难以用眼睛看到的“真实”……
在这幅洋溢着贵族气息、写实传神的自画像中,同样隐藏着一些神秘的信息,那是老艺术家有意留下的“伏笔”,不愿为外人明说的“真实”——“珠光宝气”的华服下是已经被病痛折磨得形容枯槁的丑陋身躯,宛如探照灯一样的强光抹去了脸上的皱纹、伤疤与汗水,宽大的帽檐挡住了花白、稀疏的头发,而帽檐下的阴影又将一双布满血丝、目光浑浊的眼睛衬托得神采奕奕……伦勃朗,这个在别人眼中“不合群”的孤僻老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另一个“虚幻”的自己,一个像国王一样充满威严、自信的自己。
这位曾经轰动阿姆斯特丹的天才画家已经被世人渐渐遗忘、那个可以容纳近百名助手的画室现已人去楼空、豪华的居所和珍贵的收藏被悉数变卖、妻儿环绕身旁的温馨也已成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语:绝不仅仅为昨日甜美的回忆……步入晚年的伦勃朗经历着命运最无情的捉弄,但这个倔强的老头却选择不向命运低头,继续提笔绘画,即便这些作品不被欣赏、无人问津,他也从未停滞不前。因为,这些作品是画给自己的。如果说,年轻时的伦勃朗将自己的才华都用在了揣摩客户的心思上,那么晚年的伦勃朗,选择了顺从自己的心。下面这幅是他年轻时的自画像。那时他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意气风发的脸庞洋溢着青春的光芒,那双明亮的眼睛直视前方,仿佛要将世间所有的一切都看个通透;些微上翘的嘴角浮现出一抹不经意查询的自信的微笑,那一刻,年轻的艺术家已经在心底描画出一幅绝世之作,现在只等着将它呈现于画布之上。
左边是伦勃朗的《自画像》,80×102cm,布面油画,完成于1640年,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右边的作品是提
画中的伦勃朗将右臂轻松随意地搭在窗棂上,领口上闪着温润光泽的皮毛和衬衫上精细的刺绣都向人们暗示着,此时画家事业的成功与生活的富足。然而,这不仅仅是一幅单纯的自画像。伦勃朗模仿了16世纪文艺复兴知名画家提香的一幅自画像,同样的姿态、同样的侧目而视、同样自信满满的神情,以及同样将名字签在了画面右下角的窗棂上……志得意满的年轻画家希望借这幅作品向世人宣告:我会成为第二个“提香”!
1631年,伦勃朗定居阿姆斯特丹,那时他25岁,正是生命中最灿烂的年纪。而阿姆斯特丹,这个富足而充满活力的商业之都,也在用它对文化和艺术的无限渴求拥抱着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这个初出茅庐但天赋异禀的磨坊主的小儿子,用手中的画笔让整个城市为之“疯狂”。年轻的画家深谙达官贵人的品位,知道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不,是远远“超出”他们的需求。一时间,伦勃朗的作品成为了名流们的“抢手货”。很快他便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积累下丰厚的资产。在获得名利的同时,伦勃朗也品尝到了爱情的甜蜜,年轻美丽的富商之女莎斯姬亚成为他的妻子。他们购买了一座豪华的宅邸,过起了羡煞旁人的幸福生活。
如果是童话,那么到此便应该圆满结束了。然而,人生并不是童话。
快乐与伤痛总是相伴而来。大约从1642年起,伦勃朗的人生之旅便不再是一片光明,“幸运之神”也不再眷顾于他。先是他的三个年幼的孩子相继夭折,接着相伴多年的妻子也去世了,而曾经引以为傲的事业也开始陷入一连串的麻烦中。一般认为,伦勃朗人生的转折点始于创作《夜巡》这幅定制作品。事情发生在1642年。那年有16个保安射手凑钱请伦勃朗画一幅群像。反复斟酌之后,伦勃朗觉得要把这么多人同时安排在一幅画中非常困难,而且这样的群像构图会使画面显得单调无趣。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带有戏剧性的场景:某天,突然响起了警报,保安射手们迅速集合在一起,整装待发。冲在最前面的队长在给下属交代任务,而其他成员有的在擦枪筒,有的敲响战鼓,有的扛起旗帜,在人群的簇拥下,意气风发地准备奔赴“战场”……虽然现在我们认为,这幅画是伦勃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在当时却不被客户所接受。那16个保安射手认为他们支付了同样数目的钱,就应该在画面中占据相似的尺寸、角度和位置。但如今,有些人只露出了脑袋,或者躲藏在阴影中。他们无法接受这样“不公平”的对待,吵闹着让伦勃朗重画。但这一次,“倔强”而“自负”的画家没有听从委托人的意见,而是自始至终坚持己见。为此,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仅惹上了官司,还败坏了自己多年积攒下的“好名声”。
也许,人们会觉得奇怪:这还是那个能够看透客户心思,天赋异禀的伦勃朗吗?难道是因为过早成名,让他变得自负起来,以至于连委托人的想法都不予理睬?……
《夜巡》,伦勃朗,363×437cm,布面油画,完成于1642年,现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馆。
《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弗朗斯·哈尔斯,324×175cm,布面油画,完成于1616年,现藏于荷兰哈勒姆弗兰
事实并非如此。
让伦勃朗变得如此执拗而坚定的是他对艺术不断的追求与创新。他希望给予委托人的是自己最好的作品。并且,是真正的艺术品,而不只是一件“华美”的商品!
如果我们比较同时期的另一位荷兰画家弗朗斯·哈尔斯的群体肖像画《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便会更加清晰地看出两者的不同。哈尔斯的肖像虽然也为委托人设计了一个虚构的场景,但为了让每一位出资人都能在画面中露出相对完整的面孔和身体,画家刻意调整了画中人的姿态和位置,却牺牲掉了绘画的生动性。
在画家生活的年代,真正能够理解他、读懂他的人却寥寥无几。如今,我们认为伦勃朗最杰出的那些作品,在当时却没有人能够接受,这也导致他的事业急转直下,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少,生活也越来越窘迫。晚年的他,举步维艰,只能靠变卖家产才能安葬家人。然而,正是这个贫困潦倒的伦勃朗,在画中为自己“脱”去了破旧的衣衫,“换”上了金色的袍子……借由手中的画笔,那个现实中的可怜老头儿,摇身一变成为一位手握权柄的“国王”。对,如国王一样,是对那个时期的伦勃朗最“真实”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