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央视七夕晚会演绎古风之美「河南卫视七夕节」

时间:2023-01-04 15:25:08 来源:文汇网

大家好,央视七夕晚会演绎古风之美「河南卫视七夕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杜牧勾勒的宫女对真挚爱情的美好向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秦观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对坚贞爱情的诚挚歌颂。关于七夕,关于传统,真的只有牛郎织女的传说吗?

七夕来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如约推出大型文化系列节目《古韵新声》七夕篇。节目以技术和国风为表现形式,以文化和文物为载体,通过“文物展演 文化访谈 古风乐舞”的叙事逻辑,梳理关于七夕的来龙去脉,全景式展现丰富多彩的七夕节俗及丰厚的人文内涵,加深观众对于七夕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聆听古韵新声,发掘传统智慧

七夕从何而来?关于七夕的传说有哪些?面对这一系列疑问,观众跟随节目,从流转千百年的文物中找寻答案。

“初昏,织女正东向。”在先秦古籍《夏小正》中,观众了解到七夕最初更多是与古人的劳动耕作和对天象的观测有关。在东汉画像石拓片“孝堂山画像石”上,观众看到古人眼中的织女模样。在南宋的《蚕织图》中,通过24个场景,观众知晓了800年前南宋江浙一带人们养蚕纺织的全过程。在出土于河南南阳的东汉画像石上,观众看到了非常形象的牛郎织女形象。七夕的起源与发展,蕴含着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古人对观象授时、男耕女织这种生活方式富有智慧和浪漫的表达。

在七夕,乞巧是最重要的风俗活动。相传这天晚上人们要把庭院洒扫干净,布置好香案、时令瓜果、美酒,献给牵牛织女星,更隆重的还要登上高台、高楼,观星祈愿。所以就有了《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的“喜蛛应巧”的故事;有了《汉宫乞巧图》中七夕女子乞巧的场景;有了从宋代开始出现的七夕节物“磨喝乐”;还有了“红木根雕魁星”的“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可谓“桥填乌鹊星联斗,天上人间各自忙”。

东汉古籍《四民月令》中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这是关于七夕“晒衣晒书”风俗的记载。直到今天,全国各地图书馆也会在七夕这天开展“晒书节”,倡导大家保护古籍。跟随节目的镜头和专家的解读,观众还能看到七夕这个节日浪漫气质背后的古老传统和智慧。从遥远星空中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到距今几千年前传统农业社会的男耕女织,从观象授时的睿智到牛郎织女的传奇,文物和古籍的记载厘清了关于七夕的起源,更让人们意识到中国纺织文明的源远流长。文物的存在,找到了七夕传承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代代赓续的证据,也成为开启古今文化交流的密码。

创新解码文物,呈现视听盛宴

说到文物,谈起古籍,总能带给人一种遥远的距离感和历史感。如何让文物与历史“活”起来,如何让历史与当下共存,节目组创新解码文物,带给观众一种与古老文明共舞的视听享受。

科技赋予了文物与历史新的诠释姿态和艺术感染力,科技赋能下,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节目采用“年轻态”的视角,融合舞台与实景拍摄,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述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渊源,顺应当代人的情感需求,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油然而生一种文化贯通感。

此外,在舞台技术和服化道上,节目灵活运用大屏、地屏、AR技术等,增强节目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赋予观众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在叙事表达上,节目致力于打破逻辑框定和时空限制,鲜活地讲述遥远而古老的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通过主持人与专家的对话实现专业知识的大众化表达,增强了节目的历史感。另一方面通过原创歌舞等文艺演出,将抽象的文化价值以一种充满美感的形式表达出来。正是这种多元解码、层层递进的打开方式,使节目犹如一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仪式。观众看到的是蕴藏在中国文化深处的文化图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信仰、审美情趣最生动的展现,更是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的增量传播。

丰富七夕内涵,筑牢文化自信

七夕,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古至今,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从未落幕,它不仅仅是一个神话传说,更是一种寄托中国人独有浪漫情怀的文化符号。这些习俗和文物,蕴藏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爱情祈愿的质朴表达,是了解历史文化变迁、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媒介。

以文物为引,节目深入挖掘了很多七夕习俗,通过专家对话与文艺节目的精心搭配,营造出一种沉浸式体验,让观众步入古代社会生活画卷,探寻节俗里的文化基因——双人舞《梁祝》展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成全;粤剧歌曲《谁的思念》重温西子湖畔白娘子和许仙感人至深的千年之恋;《凤求凰》诉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凤凰于飞、琴瑟和鸣的爱情故事;原创歌曲《迢迢牵牛星》吟唱自古以来人们对浩渺星空的好奇和想象;舞蹈《织·梦》见证中国纺织文明的源远流长;女子群舞《绣影叠香》和男子群舞《魁星点斗》则怀抱七夕之夜拜星乞巧的美好希翼……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这场别开生面的溯源民族根魂之旅中,透过古籍、文物,伴随文艺表演,在这场“思想 艺术 技术”兼具的文化浸润的仪式中,观众深入了解了有关七夕的民风民俗与历史文化,学习了关于七夕的人文与历史,增强了内心深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作者:王筱丽

编辑:郭超豪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