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衡方碑临摹「张迁碑临帖」

时间:2023-01-05 13:41:09 来源:闻是文化

大家好,衡方碑临摹「张迁碑临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衡方碑》临帖指导

一、《衡方碑》的历史情况介绍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此碑立于东汉建宁元年九月(168年)。碑原立于山东汶上县,现存山东泰安岱庙。高二·七五cm,宽一·O八cm。碑阴二十三行,行三十六字;末行最后有朱登题名二行,计十二字,碑阳甚为漫漶,只有二列题名。碑额阳文隶书二行共九字:“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此碑为汉代隶书鼎盛时期代表古朴、厚重一路的典型作品。存世所见最早榻本为啊榻本,首行“方”字不损。《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 刻(十)收入。

二、历代书法理论家对《衡方碑》的评述要录

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是碑书体宽绰而润,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真卿正书之渐。势在《景君铭》、《郑固》之间。” 清何绍基评比碑云:“方古中有倔强气。” 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字体方正深朴,与《张迁碑》可以伯仲。”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凝整则有《衡方》。” 杨守敬《乎碑记》:“此碑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当不在《华山碑》之下。” 清姚华《弗堂类稿》:“《景君》高古惟势甚严整,不若《衡方》之变化于平正,从严整中出险峻。”

三、《衡方碑》的审美趣尚和特色

基于历史的一面,以及自然的风吹雨打和人为的损坏等因素,造成了列于自然界的许多艺术品的损害。书法史上很多碑刻同样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已很难在剥蚀漫漶的笔划中找寻出原帖应有的风貌了。但审美趣尚在民族文化长期的积淀中所起的导向作用,却使这类历史存在物——模糊的碑刻在时间的进程里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注目,也越来越在人们所唤起的如风雨雷电般变幻的想像中大放异彩。“模糊反精到”,想像怎不是一种艺术的真实呢?因此,与浑厚、沉凝,拙朴这类极具历史感的审美特质的对应,使这类碑刻在形式构成上完全转变了性格,从而在一种完整的美学意义上以及在人们所强化了的审美直觉里越加使其风格和特征趋于清晰和明确。我们这里所介绍和临习的汉《衡方碑》就属于这种类型的碑刻。

隶书是汉代最为通行的标准字,而碑刻又是为亡人及其业绩树碑立传、歌功颂德之物。在人们的设想中,碑刻上的文字应该是与当时所界定的“标准”极为同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汉代众多的隶书碑刻中,风格上的形式差异还是非常明确;象《衡方碑》、《礼器碑》、《曹全碑》等等,这种“差异”的促成,或许是那些造字者和文人士大夫们在书写的过程中有意为之的结果,或是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刻字匠们在不经意处的自然流露。但不管如何,汉隶碑刻作为人们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一种物化形态,在力量和气势上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个审美课题。

要对《衡文碑》的审美趣尚和特色作一全面的审视和分析的话,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曹全碑》;它们两者同属汉隶中的名品,但在审美趣尚和特色上却是两个大异其趣的典型。因此,在比较中进行分析就会给我们学习《衡方碑》带来莫大的好处。

它们两者在横竖成列的整体布局上同样讲究规范和整饬,但在具体的体态上却完全透露出相反的形式意蕴和审美趣尚。《曹全碑》更侧重于灵动与呼应,它那轻秀典雅,流畅自如的线条,使长为扁,左右开张的体势,无不说明它在汉隶中是以秀美作为自己审美趣尚的基点;而一些明显有意加长了笔划在纯粹具有装饰意味的“蚕头燕尾”的夸张中,不仅强化了线条的外肆效果,也增强了线条节奏明快的内在运动,从中可见它对秀美的着意追求而又不放任自流的痕迹。如果说《曹全碑》有着极为浓厚的理性色彩的话,那《衡方碑》正相反,它代表了汉隶中壮美一路的风格典型,并在此种审美趣尚的直接牵引下,使我们在其碑刻上,几乎很难捕捉到它的节奏点,更无法寻找到人为的精意雕凿,只有在那时显剥蚀的粗重线条以及茂密偏长的结构里感受到那种与自然融合的精神意蕴。大概“节奏点”的淡化是由于隶书中所规定的波挑动作在其身上被冲淡所致,而“感受”的促成,又是被其博大的气势、古拙的韵味,不可阻挡的力量震慑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衡方碑》的艺术性格是开放活跃的,它更需要人们多方面的审美经验的感知和参与;这就是它与《曹全碑》的审美趣尚和特点截然相反的区别之处。

讲究气势、古拙和力量是《衡方碑》最显著也是最为本质的审美特色,这使它在汉隶中完全属于另一种范例。表面上看去,《衡方碑》的艺术样式是那样地笨拙古老,体态不符常情,而一些超乎设想的或粗或细,或直或曲,或长或短,或方或圆的线条的矛盾对比又是如此地突出,缺乏柔情。但这一切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衡方碑》的审美特色。我们不妨也可以这么说,那些细致人微的常理和规定在《衡方碑》的作品样式上并没有产生一定的效力,相反那些不合现实比例的“笨拙”结构和缺乏“柔情”但矛盾对比又是异常强烈的线条,却真正地展示了合乎气势和古拙的内在夸张需要,并在力量的积蓄上达到了统一。因此,《衡方碑》的审美特质不仅强烈地表现丁汉代浑然、朴实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构成了汉代艺术重气势讲古拙的基本风貌。

四、《衡方碑》风格特征分析

“笨拙”的结构和矛盾对比异常强烈的线条,无疑是《衡方碑》独特的艺术性格和形式特征;但“笨拙”并不是呆板僵硬;而是与故作姿态的甜俗截然迥异的另一种美,另一种变化的趣尚。请看“字”字的变化,上部“…”所处的位置,似乎给人就有一庞然大物由上至下重压的感觉,而且它的宽大端正平实又在无形中增加了它重压的力量。下部“子”字的安排,却通过中部一横划的缩短,使“子”字所形成的窄长厚实的团块承受住了这种重压,并且还利用“子”字向左边挪移之势分散了“宀”的重压力量。——我们看“字”字时,“宀”与“子”这两部分不就有一种向左右相互错位摆动往复的另一种感受吗?我们在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时,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回答是肯定的。

同样,意境上的书画相通,也可‘以用对自然细致的观察来帮助我们反映书法中所造的意趣,这可以说是领悟吧!而尤其在书法中、这种领悟是必不可少的。再请看“肇”字的安排,它上部第一横划的破格加长以及在线条运动上的平稳扎实似乎在明白地告诉人们,它上半部“户夂”同样也讲究端正宽大厚实。但随着下半部“聿”的紧缩所采取的倾斜之势,却完全出入意料地打破了“聿”所设置的格局,起到了调节整个字变化的作用;当然,“户攵”与“聿”在整个字中的对比是非常强烈的,但并不显得十分突兀,且有一股郁勃之气充溢字间。另外,象“君”字,第一横划的固定虚设导致另外二横划向左延伸的外张之势,而其势又在下部“口”的稳重右偏的牵引中得以调和。又象“讳”的“言”旁与“韦”、“盖”字等,上下部的相互错位又寻求统一的对比之势,在《衡方碑》中比比皆是,从中说明了《衡方碑》的“笨拙”结构是在变化中求平正,从严整中出险峻的风格特征。

《衡方碑》中的线条,为了要与之所造“厚重、宽博”的体势相协调,同样采用了“积点成划”的形式。但在这种步调一致的同时,也适当地变化了某些结字,依靠穿插依靠大小省易,使某些字平实,用以顾全大局。虽然此种变化在汉隶其它碑刻中也同样存在,不同的是,它的特殊就在于字的结构变化是在空间内部的线条对比中完成的,所以一些注重外部空间结构变化的左右开张的笔势如“蚕头燕尾”的线条样式,就必然会在其外紧内松的结构中完全丧失效应。正因如此,《衡方碑》中同样存在的“燕尾”就不会象《曹全碑》那样占据主流并在技巧的运用上来得如此强调。它是在线条的内部勿忙而短促地顿笔、提笔、出锋,整个运动过程中显得隐约含蓄,似乎在极力回避着汉隶中所规定的陈式,如“祖”、“方”、“盖”等字就是一极好的说明。《衡方碑》的线条基本上承继了篆书中锋圆融的样式,但与篆书平划匀称的运动特色截然不同,它饱满粗重,丰腴朴实,讲究运笔的受力点在线条的内部不断转换位置和角度。如“方”字的一长横、“君”字上部的二长横等,因此,它线条或粗或细,或直或曲;起笔或方或圆,或轻或重;转折或方折或圆融等对比,就会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上呈现出无穷的变化和不尽的意蕴。

延伸阅读:怎样临习《衡方碑》

一、概说《衡方碑》(图为拓本局部),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此碑立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是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该碑原立于山东汶上县,现藏山东泰安岱庙。碑高240厘米,宽110厘米。碑阳刻文23行,满行36字,计815字,字径4厘米,隶书。碑阴存题名两列,字已严重漫漶。碑额阳文隶书两行,共10字,为“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字径9厘米,两行之间有竖格线。《衡方碑》存世所见最早拓本为明拓本,第六行“都尉将”之“将”字未损。《衡方碑》笔健骨壮,朴茂雄强,意态高古,自宋欧阳修以来,迭经著录,为著名汉碑之一,深受众多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青睐。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称:“是碑书体宽绰而阔,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鲁公正书之渐矣。盖其书势在《景君铭》、《郑固》二碑间也。”何绍基评此碑“方古中有倔强气。”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称其“字体方正深朴,与《张迁碑》可以伯仲。”刘熙载《书概》则云:“汉碑萧散如《韩敕》、《孔宙》,严密如《衡方》、《张迁》,皆隶书之盛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凝整则有《衡方》。”杨守敬《平碑记》认为:“此碑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当不在《华山碑》之下。”姚华《弗堂类稿》跋此碑云:“《景君》高古,惟势甚严整,不若《衡方》之变化于平正,从严整中出险峻。”现代杨震方《碑帖叙录》谓“此碑是北魏洛阳书风之源” 。古今书坛取法《衡方碑》者不乏其人,其中清代伊秉绶即从此碑脱化而出,终成一代书法大师。

二、艺术特征用笔古健,意态浑厚《衡方碑》用笔以中锋为主,行笔迟涩,提按不甚明显。其横画几乎没有粗细变化,写来粗壮厚实,力透纸背,”燕尾”在整个线条中显得隐约含蓄。《衡方碑》的线条基本上继承了篆书中锋圆融的特征,但与篆书行笔匀称的运动特色截然不同:它饱满粗重,丰腴朴实,运笔的受力点和速度在线条内多有变化;它的线条或粗或细,或直或曲,起笔或方或圆、或轻或重,转折或方折、或圆融,呈现了无穷的变化和不尽的意趣。如附图中“兴”字的长横,“君”字上部的第二、三横。结构“笨拙”,平中寓险《衡方碑》的艺术性格是结构笨拙,其形式特征是在严整中出险峻。但“笨拙”并不呆板。如“君”字,第一横画方起上扬,另外两横画向左延伸外张,而其势则在下部“口”字右偏中得以调和。像“声”字,上部上开下合;“碑”字,左右错落。它们都在相互错位中寻求统一对比之势。《衡方碑》体态多取纵势,字形以长为主,以扁方为辅,风貌古朴。“肇”字第一横画破格加长且平稳扎实,使得上半部端正、宽大且厚实,但“聿”部紧缩倾斜,却完全起到了变化的作用。三部分对比强烈又不显突兀,倒有一股郁勃之气充溢字间。布白严谨,格满行密《衡方碑》字形多呈长方形,周边充实,笔画布局排列停匀,外围留地很少,有刻板排列的感觉;但细加推审,则觉其体、其势齐而不呆、整而不板、寒而不闷、厚而不满,无一不苦心经营,极尽变化之能事,并且于方正中求灵动,茂密处求空灵,似欹返正,宛若天成。如附图中“寮”字的宝盖儿取篆意,呈合抱势延伸,中部之“目”略呈正体形布置,其脚点对称放置,整体端庄稳定。而“道”字,将末笔捺平摆,“谥”字右上部用一横代替,使整个字左长右扁,且“道”字、“谥”字波画均取收势,更给人以庄严肃穆、稳如磐石之感。这些字,字字显得雍容阔绰,威武雄壮,仪态上,确有颜真卿楷书堂堂正正、气宇轩昂之气象,无怪乎清翁方纲观此碑“书体宽绰而阔,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鲁公正书之渐矣”的慨叹。另外,此碑在字与字、行与行的排列上都很少留白,格满行密。这是《衡方碑》的显著特点之一。笔意灵动,格调高古表面看去,《衡方碑》笨拙古老,体态不合常情,缺乏“柔情”,但这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衡方碑》的审美特色。这种效果的产生来源于《衡方碑》的用笔。细加推究,其用笔扎实沉着,粗壮劲挺,多用直笔,少用曲笔,以直笔为主,曲笔辅之,偶有率意,达到了既古朴又灵动的效果。并且线条平实无华,给人以凝重沉稳的感觉,看似平淡,实为奇崛。如附图中“界”字的捺笔,一反《衡方碑》捺笔收缩的常规,而是极尽放势且底置,与左下撇形成了对称关系;“亮”字的最后一笔,一反平波不钩的常规,极尽上挑,草意毕现。这类钩的写法,成为《衡方碑》用笔的一大特点。《衡方碑》的审美特质不仅强烈地表现了汉代浑然朴实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构成了汉代碑刻艺术重气势、讲古拙的基本风貌。三、《衡方碑》的笔法(一)点法。《衡方碑》中,点的基本形态以方势为主。且有方向、大小、长短、粗细、方圆、钝锐、俯仰之区别。其用笔沉实神聚,顾盼生姿。点同其他笔画组合成字时,常以独点、两点、三点、四点、多点的多种形态出现。我们既可将点看做是其他笔画的发端,又可将其视为横、竖、撇、捺笔画的缩写。点虽短小,但也有完整的起收笔过程。

1、方笔独点。此点有直点(也叫短竖点)、左向点、右向点三种。其形态像缩短的或垂或斜的短竖,只是方向不同而已。这类方笔点的写法,可用藏锋折笔或侧锋切入的方法写成方头,收笔处因往往与其他笔画相连,所以不一定回锋,提笔收驻即可。 图中“守”字的首笔为直点,“高”字的首笔为左向点, “亡”字的首笔为右向点。2、圆笔点。此点主要表现为左向点。其写法是逆锋下笔,用笔圆转,濡笔成形即收,收笔根据需要有回锋、收锋之别。此类点多用于上中点、右上点和中下点。如 图中“之”、“淡”二字。3、圆笔尖点。此点即出锋圆点。三点水的散点多是圆笔尖点。如 图中“浮”字的三点水和右上部三点。4、横点。此点即短横。其写法是起收笔方圆并用,至长回锋收笔。如 图中“帝”字上横、“颜”字左上横。有的取篆意,在收笔时折笔与下横相连,如“郎”字。5、曾头点。此点即上两点。其写法如同左向点和右向点,有上开下合与上合下开之分。上开下合型的如 图中“盖”字,写法如同左向点、右向点,一般均与下笔相接。上合下开的如“吊”字。6、其脚点。此点即下两点,由一短撇和圆点组成。如图中“其”、“夷”二字,其中“其”字的点与底横有断有连,“夷”字的点与底横不连,其形各异,均成八字支撑状。7、分点。此点可分为无中竖分点和有中竖分点,写法各不相同。无中竖分点如 图中“丘”、“吊”二字。有中竖分点根据两分点所处的上中下不同位置而有别,如“少”、“步”、“平”、“末”字等,但写法基本上等同于撇捺,只是发笔即收。当字中没有“燕尾”时,右点有时出“燕尾”,如“丘”、“步”二字。(二)横法隶书由篆书演化而来,篆书笔法是隶书笔法的基础。隶书的笔画只有写出篆书的笔意才能使隶书表现出古意。《衡方碑》的横画起笔,方圆皆用,但以圆笔为多。方笔起笔时纵向取势,凌空而下,正锋直入,笔酣墨畅,行笔迟涩凝重,神全力足,回收上提迅捷,多见斩钉截铁之势。如附图中“十”字的起笔,“诗”字右部的上两横,起笔方峻凌厉,行笔积点成形。圆起笔的长横,中部与方起笔的长横相同,惟起笔不同。圆起时,逆锋入笔,作圆后右行,至长收笔。如附图中的“王”字。《衡方碑》“蚕头燕尾”特征不突出,以两端起收圆润较为常见;对于个别的“蚕头燕尾”笔画,处理上也要注意和谐,不可过于张扬。附图中“蛮”、“置”二字的燕尾横的处理就很典型。

1.上弧横、下弧横。《衡方碑》的横画多数写得平直,但也有例外,如附图中“有”字的上横呈上弧状;“美”字的三横呈下弧状;“诗”字横画较多,右部各横尚平直,而言字旁第一、四笔则呈上弧状,第二笔呈下弧状。它们的笔法基本与平横笔法相同,但要注意形态变化。2.平波燕尾横。这是一种波势较平的横。其写法是笔行至中段后,笔画并无显著变细,也无明显减弱,波脚不很大,取势较平。如附图中“干”、“室”二字的燕尾横。3.上扬燕尾横。如附图中“肃”、“年”二字之波笔。它们虽然在字所处的位置不同,但“燕尾”都上扬,形态较方拙,特点异常鲜明。这也是《衡方碑》“燕尾”的特点之一,有汉简意味。4.重尾波。此画入笔较轻,边行边按,至近尾段即逐渐加重顿按,使笔画渐变粗壮,收尾则多挑出。如附图中“师”字和前面的“其”、“平”二字。(三)竖法《衡方碑》的竖画起笔方圆皆用,一般以方为主,刀刻意味很浓。方起用笔时要竖锋入纸,跪锋向左上角逆入,继而向右上角运笔,充实两角后翻锋向下运行,收笔时圆笔回锋。

1、短竖。起笔后稍运即收,笔画较短,起收笔处一般与它画相叠,故相叠处用笔要求不严。因为笔路较短,书写时要蓄势、果断、着力。如 图中的“任”字。2、长竖。与短竖起收无异,只是运笔过程稍长。正因为笔路较长,书写时要沉稳涩行、力到笔端,切忌浮滑无力。如 图中的“中”、“讳”二字。《衡方碑》外紧内松、阔大壮美的书风,要求同时具备左右竖的字将竖笔相向或向背书写。这也是《衡方碑》的突出特点。如 图中“寅”、“宫”二字。(四)撇法1、短撇。一般写法是逆锋左上起笔,右下按笔后调锋左下行,边行边提,至长收笔。如 图中的“我”字。还有一种写法,为了取得字的厚重,将侧短撇反向书写,自上而下起笔,然后折笔右上行笔,用提法收笔,如“作”字的首笔。个别短撇以短竖的形态出现,如“先”字的首笔。短撇一般不出现弯曲。2、中长撇。是介于短撇和长撇之间的一种撇画,书写方法与短撇基本相同,是短撇的适度延伸,但收笔多回锋。一般位于字的左上部和中部。如 图中“令”、“参”二字。3、长撇。典型的长撇一般为左下行笔画,常与右下行的捺画,构成左右分背形势,成为成熟隶书的主要特征。这种撇捺分张的体势,两画之间的和谐关系很重要。如 图中的“人”字。值得注意的是,《衡方碑》的撇捺都不是很“放”。4、长弯撇。行笔至中段改变方向,向左下方弧形撇出。写弧形撇要注意运笔的涩行。如 图中的“尹”字。有的直长撇形状类似竖弯钩,在笔画的收尾处有较大的转折,并伴有下按动作,显得遒劲有力。如“州”字。5、曲头撇。在隶书中,有的撇画在写之前先写一笔连接的横。如 图中的“有”字。这里短横呈斜势,头方形,撇画上细下粗,尾是斜圆的。先由右向左逆锋入纸,提笔调锋右行,至折处锋略上,向右下按笔,再提笔调锋,由轻而重向左下运行,至收笔处,向左微折顿笔,提笔回收。(五)捺法 捺画的”燕尾”是隶书的突出特征之一。书写时由右下向左上入纸,迅疾向左下顿笔,提笔调锋,按笔铺毫,向左下行笔。运行时用力下按使笔画粗壮起来;收锋时,向右下顿笔,提笔向右上出锋。

1、短捺。起笔有方有圆。如 图中的“举”字,短捺与横笔相叠,尾呈斜方,上细下粗,壮实有力。2、斜捺。多与左撇对称使用。此画由右下向左入纸,提笔向右上转锋,提正笔后向右下运行,行笔时边提边按,至中部逐渐按笔下行,使下部越来越粗,至捺脚处,用力下顿,然后提笔向右上收锋。如 图中的“舍”字。3、平捺。一般做底捺使用。如 图中的“建”字。其前段有一折,头呈平形,中段略细,捺脚较粗,其尾部和波画“燕尾”基本相同。由左下向右上逆锋起笔,然后提笔调锋向右下行笔,中段提笔收细,下段逐渐重按,收锋时,提笔向右上出锋。(六)折法《衡方碑》的折画也是多变的,主要是方折,也有从篆书脱胎出来的圆折,还有斜折。在方折中有平正的横方折与竖方折,在横方折中有由横画或竖画略微出来的“肩胛”,写法有所不同。

1、横折。 图中“用”字右上方的折是横折,这是比较平正的横方折。起笔和横画起笔一样,至折处锋略上,再向下轻顿,提笔左上再向右下按笔,提正笔锋下行,收笔和竖画一样。“有”字的“月”部横方折两竖画均出“肩胛”,这在《衡方碑》中比较常见。再如“常”字,有三个横折,其“口”部的两竖画均出“肩胛”,倒梯形放置,其他两个横折是比较平正的横方折。出“肩胛”的横折实际上是两个竖笔加一个横笔。有的横折用圆折,其写法是,横画起笔,至转折处捻管或使腕以调正笔锋,边行笔边转笔,改横行笔为竖行笔,须使之圆转活脱。此笔画的起头圆润,收笔方峻,线条粗粗细细,整个笔画富有变化。“君”字首笔用转笔,其“口”部则用横折笔,以避免雷同。“临”字有四个用转折的口框,然写法各不相同。2、竖折。 图中的“巳”字只有三笔,却有两个转折:上横折折角方峻,好像是横钩的写法;竖弯钩是主笔,浑厚朴茂,钩捺雄浑挺拔。这个竖变钩的写法是由右下向左上入纸,向右上转锋,提正笔后向下运行,边提边按,至转折处捻管或使腕以调正笔锋,边行笔边转笔,改竖行笔为横行笔,边行边按,至捺脚处向右上出锋。“块”(别体字)字的竖折笔用方折,竖至折处提笔换向,似在一个竖画写完后紧接着叠加在竖的末端写一横画。3、斜折。 图中“有”字的折头撇就是斜折。其写法是由右下向左上入纸,向左下顿笔,提正笔后向右偏下行笔,至折处锋略上,向下顿笔,再提笔调锋,向左下运行,至中段可逐渐按笔,使笔画壮实有力,收笔时向左顿笔回收。(七)钩法《衡方碑》钩画在方向、长短和外形上都有显著变化。

1.戈画。《衡方碑》的戈画几乎都写成了如今楷书的斜捺。书写时逆锋入纸,向右下轻轻顿笔后铺毫右下行笔,边行边按,略带曲行动作,收笔时,向右下顿笔,提笔改向,向右出锋。这样,捺脚就会出现“凹”形。如附图中的“伐”宇。2.右向钩。《衡方碑》的右向钩挑也大多写成燕尾捺,基本形态有三种。一是卧钩,即“心”字底的钩。这种钩似平捺,略弯,收笔时尾部上扬。如附图中的“恩”字。二是竖弯钩。有三种形态:一种尾部略平,收笔含蓄,如“纯”字;一种书写时由轻至重再渐轻,似一个圆弧,收笔含蓄,如“先’字;还有一种钩挑极尽彰显,或重按轻出(如“礼”字),或重按重出(如“永”字),或率意为之,似有草意(如“九”字),也有的委婉含蓄,藏而不露(如“耽”字)。“九”字这种写法在《衡方碑》中较为常见。三是背抛钩。写法多如竖弯钩。3.左向钩。即竖钩。其写法起笔同竖,向左上入纸,向右顿笔,提正笔向下运行,至中段略提并向左弧,再按笔加粗尾部,收笔时向左上顿笔,提笔回收。图中的“于”是独体字,两横略平,下横略长,因竖的钩左掠较重,故竖钩居右起笔,并非居中。(八)提法1、平提。附图中“接”的左旁提画就是平提。此画类似短横,头斜方,尾方翘,体势平斜。其写法是由右下向左上入纸,马上向右下顿笔,提正笔向右出锋。2、竖提。附图中“长”字的左下是竖提,上端与横叠加,竖笔略呈弧形,下端是提画,出锋粗壮。竖提笔画是由竖和提两笔连写而成的:先竖画,至提画时叠加在竖的末端另行起笔,由右下向左上入纸,向左下轻轻顿笔,提笔调锋,按笔向右上运行,至中段要边行边按,收笔时按笔向右上出锋收笔。“丧”字竖笔入笔较轻,向左下行笔,边行边按,至转笔处,调锋右上行笔,边行边提笔出锋,但出锋不可锋芒毕露,以钝出为好。四、偏旁部首(一)左旁1、亻部。要依右边字形而生势。如果右半部结构复杂,它所占空间比重就大。需要注意的是,“亻”部首笔短撇的写法是有区别的。如附图中“侃”字右边笔画较多,为了取得字的厚重感,将侧短撇反向书写,用提法收笔。2、彳部。写法各异,庄重典雅,大都根据右部结构变化有所不同,体现出因字生形的特点。如附图中“术”、“德”二字。3、氵部。 冰点旁与“氵”旁写法类似,只是布局有别,姑且统称“散水”。《衡方碑》的“散水”写法多样,一般出锋方向集于一点,即多集于右旁的左上角,如附图中“冯”、“清”二字。但也有的向着右上一个方向平行出锋,如“温”字。而“泄”字“氵”旁的写法更为别致,看上去三点形态各异。可是,如果仔细分析,可见最后一点的出锋方向与前两点是一致的。4、扌部。长短须根据右边字形而定。一般认为篆隶无钩,但《衡方碑》的钩比较夸张,竖钩的转弯处圆转遒劲。如附图中的“授”、“按”二字。5、阝部。有左右之别。实际上,左为“阜”部演化而来,右为“邑”部演化而来。由于构字讲避让,一般在左者形小紧凑,在右者大而开张,且因所搭配部分的结构、大小不同而有所变化。如附图中的“阶”、“陨”、“郎”三字。

6、木部。体形稍窄,左右的撇捺紧凑,撇捺的构架为直角。如附图中的“相”字。7、禾部。第一画作短平撇,竖画突出,中间的撇捺简短,以衬出竖画的挺拔。总的看来,除第一画作短平撇外,其他与“木部”构架类似。如附图中的“稽”字。8、言部。前四画多写作短横,但姿态各异,递相错落,饶有风姿。起笔应注意方圆有别,行笔应注意提按变化,这样才不致刻板。如附图中的“诗”、“议”二字。9、日部。应写得方长,其笔画轻重、向背变化可依据结字避让需要有异。附图中“时”字因右部“寺”中间两横画左伸,故“日”部取背势;“曜”字因右旁上半部笔画多斜势,故而“日”部上置且后两笔取斜势。10、金部。两种写法:一种是中间竖画写在下部两横之间,如附图中的“录”字;另一种是中间竖画贯穿三横之间,如“钦”字。注意“钦”字的金字旁下两点有相背之势,这在《衡方碑》的对称点中较为常用。11、礻部。上点作短横,竖画立于中间,撇捺左右对称等长,虽为偏旁,但亦显得中正静穆,如附图中的“祥”字。另外需说明,该字右部第一、二笔的起笔先写两短横,是由篆书化来。12、纟部。其变化主要在最后三画,一般为三点式,但形态不同,如附图中的“纯”、“绩”、“经”三字。13、车部。比较方正,其大小取决于右部,如附图中的“轨”字。14、忄部。中间竖长,两边竖短,间距大致相等。长短、相背随右部字形高低而有变化。如附图中的“悼”字左右竖取背势,与“卓”字“口”形框的背势相统一;“悦”字中左右竖取相势,与“兑”字“厶”形框的相势相统一。15、立部、山部。皆因短小而居左上。如附图中的“靖”、“翊”二字。《衡方碑》以方正朴拙自立面目,一般夸大偏旁部首,各部多作对称处置。但这里立部、山部还是作了错落处理。16、贝部。与右旁天地齐平,“贝”字各横画及下两点的底部延长线平行且左低右高,如附图中的“赙”字。17.月部。月部与贝部在构字上类似。在左时,也与右旁天地齐平,“月”内部两横偏上,如附图中的“胶”字。月部在右时,“月”内部两横居中,如“明”字。18.左向片部。长竖作竖钩状,横撇省减撇笔,似开时下简化字之渐。如附图中的“将”字。19.矛部。取篆意,上密下疏,故撇笔偏高且收缩,字形端正。如附图中的“务”字。(二)右旁

1.攵部。“攵”部首笔因作点或作撇而分为两种体势,多取散势,得散逸之趣。如附图中的“故”字。2.页部。多居字的右半边。其中部“目”的外框多作长方形,下部的两点各有变化,有时右点出“燕尾”。如附图中的“颖”字。“颂”字因左旁偏高,故右侧的“目”底横左伸。3.立刀。首笔作点或斜横,位置偏高;竖钩作弯,出锋有别。如附图中的“剥”、“克”二字。4.寸部。起笔较轻,点笔较平,如附图中的“尉”字。5.力部。“力”旁横折钩的起笔多作斜势,折法有方有圆,钩法有出锋、藏锋之别。有的在写法上根据左边字形的简繁而变化,但撇笔和弯钩笔的下部均平行斜置。如附图中的“动”字。6.戈部。“戈”的长钩多作平波法,如附图中的“职”字。也有作上挑之波的,如“戎”字,但均不打右上点。长钩斜伸,较其他汉碑要收敛些。7.鸟部。首撇收缩为点,下四点弧形放置。整个字方正端庄。如附图中的“鹁”字。8.斤部。因与左部搭配需重心稳定,故横画偏低,竖笔特长。如附图中的 “斯”字。9.几部。因左旁影响,故首笔长撇作竖钩,与横折弯钩形成对称。如附图中的“凯”字。(三)字头

1.宝盖儿。首点有左、中两向。左右两侧向下笔画的写法有长有短、有向有背。如附图中“家”字的宝盖儿,左右两侧向下的笔画较短,而“守”字的宝盖儿,左右两侧向下的笔画用篆意,有相向之势,也可作相背之势处理。2.禾字头。作字头时比较中正,因横画较长,所以,撇捺较缩。但附图中“香”字笔画均较细,看上去清劲可人;“秀”字各画则较浑厚,特别是下部的处理,使“秀”字变得修长。3.草儿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两个“十”字的写法,如附图中的“莫”字;一种是两对点之下加一横,如“蓼”字。4.人字头。写法大体相同,但其间也有细微差别。主要变化是撇捺的收笔或放锋挑出或作隐锋内敛,以形成不同的意趣。如附图中的“会”字。5.雨字头。一般将四点略成一横,同时,左右两侧向下笔画的长短处理同宝盖儿,有长短、相背之别。如附图中的“灵”字,左右两侧向下笔画较短但成向势,而“霜”字左右两侧向下笔画较长且用篆意,有相背之势。6.虎字头。附图中“虞”字“虎”字头同“雨”字头,只是左侧笔画略长,似开后来楷书之渐。7.日字头。写法略成倒梯形,中间一横有左右相接与不接之分。附图中“是”字日字头里面的一横左右不接。8.爪字头。首撇取横势,下三点形态各异,如附图中的“受”字。(四)字底

1、贝字底。有两种形态,一种如附图中“贡”字,“贝”部横平竖直,两侧竖画直通上部之横;一种如 “贫”字,“贝”部两侧竖画不出肩胛。2、月字底 。也有两种形态,一种如附图中“修”字横平竖弧,且呈背势;一种如“背”字,首画竖钩,横画居中。“月”字无论处在什么位置,右竖一般都偏长。《衡方碑》中像“月”字底、“贝”字底这样有上折角的字有时出肩胛。何时出,何时不出,一般取决于字形是否方正和其上部是否相接。当字形方正且出肩胛能与上部笔画相接时,一般出肩胛,否则相反。仔细比较“贡”、“贫”、“修” 、“资”等字,可发现这一规律。3、心字底。重点笔画是平钩。一种写法是平钩从字形结构中部起笔,如附图中的“惠”字;一种写法是用篆意,收缩卧钩,突出竖笔,如“感”字。4、四点底。四点底有四点和三点两种写法,点有栗子形和三角形两种,但点与点之间起伏有度,互相照应,有起承转合之势。如附图中的“烈”、“勋”二字。需要注意的是,四点底有的从“火”字化(“烈”字就是),而有的则从禽类羽毛、兽尾化来,如“马”字下四点从尾,“鸟”字下四点从羽,在隶书中,形态的处理是不同的。5、木字底。其写法因上部繁减有所不同:在框中或上部有波磔时,木部的撇捺呈收势,甚至化为两点,如附图中“导”字下面的木部。其他情况下,左右的撇捺写得略为开张,但也不像《曹全碑》那样放纵。6、寸部。起笔较低,点笔平斜有异,如附图中“寻”、“守”二字。点笔的出锋方向则因字而异。7、儿字底。撇笔上轻下重,竖弯钩之竖笔较直,钩笔上扬。如附图中的“光”字。8、酉字底。如附图中的“医”字,“酉”部横平竖直,因右上“又”字旁有“燕尾”,故“酉”部首笔不出“燕尾”。(五)包围字框1.门字框。左侧长画多为竖长撇形,左“户”的写法有正欹的不同,右竖无钩,但向背有别。如 图中的“闻”、“暗”二字。2.大口框。字形较长,一般较方正,有相背之别,但比较圆润,不似其他汉碑。如 图中的两个“国”字。3.广字旁。上点左倾,撇笔一般轻起重收,不外展,起笔位置略不同。如 图中的“庵”字。4.病字旁。略同广字旁。“癀”字因左两点的原因,撇之起笔靠里,上重下轻,两点有点儿草意。5.走之旁 。一般写为上两点加下弯折连平捺写法,如图中的“退”字。有的则写为三连撇加一撇折连平捺,如“速”字。须注意的是,最后的平捺边行笔边加重,最后重笔大磔出“燕尾”。五、结构特点(一)因字立形,长扁不同。由于隶书波磔左右分展的原因,容易被误认为所有的字形都是宽扁的。实际上,字的笔画多寡不同,组合样式不一,书写时必然产生大小、长短、宽窄等诸多变化。如 图中的“江”字小点儿、扁点儿,“静”字大点儿、长点儿。根据每个字笔画组合的具体情况,分别确立它们各自的字形,这就叫“因字立形”。(二)布白均匀,正中有侧。 隶书的横画多取水平之势,给人以平正之感。笔画之间的布白大致均匀,很少过疏过密的情形,有疏朗稳健的感觉。如 图中的“拜”、“翼”二字,各画之间距离大致一样。《衡方碑》在整体平正之外,也有一些通过字中部分结构或笔画的侧斜变形,给人以某种朴拙之感。如 图中的“敦”字左旁较正,而右旁向右欹侧,但通过加重最后一笔,使整个字形得到了稳定。(三)左小右大,疏密有致。左右结构,左小右大时,要随势错落,留白得当,穿插自然,厚重中带有灵动。 图中“滞”字右部笔画多,安排得既紧密又均匀,整个字取得了密而不板的效果。“物”字左正右欹,右部的“勿”部安排得十分巧妙,中间两笔稍长,有动势。(四)适当留白,密而不板。古人称赞高明的书家均能“计白以当黑”。空白是单字笔画交错所留下的空间。笔画越复杂的字,留下的空白越多、越复杂。合理地安排好空白,在书法中称之为布白,要求在空白处理上能做到匀称、合理、不怪不板。在横画、竖画相错较多的字中,尤其要注意匀称统一。如 图中的“懿”字,11个横画,7个竖画,交叉纵横,但画与画之间的空白处理既均衡又变化得合理。“显”字,左旁笔画繁杂又雷同,采取了繁则细劲、同中有异、笔画共用的方法;右旁简则作厚重处理,特别是最后一笔“燕尾”的写法,保留了隶书特征,又避免了横画“燕尾”带来的放纵,较好地体现了《衡方碑》外紧内松的特点。(五)左右对称,结体平正。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构的各个部分安排均匀。如 图中“单”、“留”二字的几个部件安排得和谐匀称,无大起大落,上部两个部件,虽然写法有变化,但又不失隶书典雅的特征。二是笔画无突兀之态。如 图中“归”、“康”二字,笔画提按含蓄,虽有粗细之别,但结合得十分自然,字的重心平稳。

(六)险峻奇伟,出奇制胜。通过点画偏旁安排,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奇伟之感。 如 图中的“宁”字,通过笔画的伸缩收放,使整个字笔画虽多而留出的空白不少,呈雄伟之势,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通过这种安排,使字在视觉上形成很大改变,有泰山压顶之势,怪层相叠,收到了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七)笔有增减,生动丰富。《衡方碑》中个别字,如 图中的“就”、“履”二字,偶有笔画增减,但相互之间关系非常和谐,讲究相互交错穿插,使每个部分都成为具有生命力的个体,变化极为丰富。通过笔画的增减,往往呈现出一些出人意料、拍掌称绝的佳构,在整部碑刻中颇具装饰味道。(八)拙中藏巧,险中求平。《衡方碑》注重空间分割和点画、结构的对比,如上紧下松、上松下紧、左疏右密、左密右疏等等,做到了密不容针、疏可走马的矛盾调和。 图中“征”字中上部的“山”,通过斜置显得险峻,也形成了与左右旁的穿插,而通过左右旁最后一笔的外展且厚重的处理,使得该字险而稳定。(九)气息浑肆,雄强朴茂。在众多的汉碑中,是以阳刚之美见长的。它点画方峻浑厚,笔致雄健酣畅,结体方整丰腴,气势磅礴郁积,字里行间时时透出沉浑雄肆的气息。这种气息同时也充溢着古拙、天然的韵致。许多字看似不衫不履,或左右错位,或粗细不均,或轻重失调,或方圆相斥,但有意无意间的自然天趣,足以令人称赏不已,久品之后,更觉意味隽永。典型者如 图中的“年”、“来”、“岳”、“紫”四字。(十)同字同旁,极尽变化。在一幅书法作品中,遇到相同的字,往往要改变写法和结构样式,这已是书法艺术的通则。在这一点上,《衡方碑》通过用笔方法的方圆、藏露、疾涩、轻重,点画形态的大小、长短、粗细、曲直和笔画组合的不同样式,使得同字同旁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如图中的两个“东”字和“斑”、“幽”、“州”、“坤”(别体字)四字,都极尽变通,相同的字及字中相同的部件写法各不相同。

六、《衡方碑》的艺术体例隶书自汉唐以后,元明无大家,至清出现了以郑谷口、金冬心、伊秉绶等为代表的隶书大家。其中乾嘉年间的伊秉绶从《衡方碑》化出,是一位开辟新章的人物,可谓“隶家正宗”。伊秉绶书法从《衡方碑》、《张迁碑》、《封龙山》、《韩仁铭》、《褒斜道刻石》诸碑杂糅而出,其中受《衡方碑》影响最大,其雄强茂密处不逊《衡方碑》。综合来看,伊秉绶隶书(作品见下 图)得力于《衡方碑》处有如下表现:

(一)放胆飘逸,气象博大,堂皇至极,超绝古格。伊氏点画以中锋为主,行笔迟涩,不过分强调提按的轻重变化,且简化隶书中燕尾波挑,而以“蚕头蚕尾”面世。其挑笔意到为止,若有若无,极得风流蕴藉之致。作品看去横平竖直,静穆厚重,颇具阳刚之美。(二)结体端正,重心偏上。伊氏隶书看似均匀平常,实则上重下轻、上宽下窄,线条也是上部较为粗壮密集,下部较为细挺疏朗。其笔势、结体大多横平竖直,极少斜笔。即使有斜笔,也大多变化为横势或纵势。四周充实方整,显得外实而中虚。总之,极力削弱斜势、结体方正、布白宽博,构成伊秉绶隶书的一大特征。写字贵在能变。隶书之妙完全在于在以汉为宗的同时,又能有“我”的存在。从对《衡方碑》的取法中,伊秉绶可谓最解此意。

当代江浙书坛宿将沈定庵先生以浓墨大笔、舒卷恣肆、新意纷呈的隶书而称雄于世。从这里的作品(见上图)可见,他的隶书宗法汉碑,主攻雄强一路,《衡方碑》的影子时隐时现;又吸收伊秉绶隶书的一些特征,对隶书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他的隶书重气势,重墨韵。他把隶书的结体由宽扁易为方长,由沉静易为飞动,大胆进行块面疏密处理,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波澜,蕴藉耐读。他喜用浓墨,使作品气象郁勃,浑厚华滋,虚实对比强烈,给人以较大的想像空间。他在结体上善用长锋藏锋,更善用露锋。用藏锋者,落笔浑成,出于自然,沉劲入骨,蕴藉内敛。用露锋者,每于起笔收笔处锋颖秀发,神致隽逸,在浓墨长毫创作隶书方面独辟新境。六、临习与创作(一)认真读帖,把握巧拙。临习《衡方碑》,首先要对《衡方碑》的审美趣尚、特色以及形式特征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认真把握拙与巧的关系。《衡方碑》用笔在凝练厚重的同时融入了妩媚天真的情趣,所以用笔厚重但无闷塞之弊病,粗看似乎笨拙,其实拙中藏巧、憨态可人。《衡方碑》的线条浑厚苍茫、古拙深沉,用笔时务必采用铺毫渐进的方式进行。不过,一味地重压会使线条产生肿胀虚脱的感觉,要讲究轻重缓急,切忌线条平滑呆板。

(一)(二)树立全局观,把握疏密。《衡方碑》虽格满行密,但结字谋篇十分注重疏密变化,整体看来密而不塞,疏而不散。临习要注意通过轻重、疾涩、聚散等用笔和结字技巧,妥善处理茂密与疏朗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布白的空间变化,协调结字谋篇的辨证关系,避免因单纯追求工整平实而导致呆板木讷。(三)从对临到意临,把握形神。南宋姜夔《续书谱》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实践证明,对临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意临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对临后,可根据《衡方碑》的基本精神进行整合性的训练,以张扬原帖风貌,从“意”的角度来表现原作。进而加注习书者个人主观意念,使意临与改变《衡方碑》用笔、结构相吻合,实现新古典风貌的化合。这个阶段可以比较自由随意些,但要注意笔势放开,也不要随意涂抹。可以改变线条原有的基调,变宽厚为细挺;或在保持线条基调的前提下,夸张其结构的特点,使之变得更加强烈。通过多方面的探索,来提高理解和创造能力。

(二)(四)积少以成多,集字到创作。对一个碑帖,从临摹到用来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漫长且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要在短期内检验临习效果,实现从临习到创作的跨越,采取由少字到多字、集字以成篇的办法,是一个被实践证明了的捷径。其做法是将书写内容从《衡方碑》中挑出来反复临习,由对临到意临,直到形似、神似,然后整合风格,一书而就。这里选取了伊秉绶一幅临作(见图一),为便于对照,特将《衡方碑》中原字列出(见图二),可对照学习。

(三)我们知道,要成为一个能够驾驭一帖乃至驾驭一种书体的书家,非得吃透一帖、兼习众帖、融会贯通不可。同时还要多多读书、修身养性,赋予作品以丰富的、个性化的内涵。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