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文化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展
大家好,中国画中的留白是什么意思「中国画留白代表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中国画里的“留白”,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但留白究竟是什么?它真的就只是“空白”这么简单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画里最具特色的“留白”。
图01 李可染《漓江边上》
一、空白也是画?
关于对中国画中“留白”的理解,我特意采访了一下身边的朋友。
编者问:大家认为中国画里的“留白”是什么呢?
受访者1:是为了突出重点!
受访者2:留出想象的空间?
根据采访的情况,我欣喜地发现,现代人对中国画的理解还是有相当基础的。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中国画的“留白”就是在画中留下“空白”部分,不着任何笔墨,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使画中的事物看起来虚无缥缈,为读者提供相像的空间,同时增加画面的韵味和意境。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认为,中国画留白就是“空白”,只是陪衬、附属物。
这么理解不能说错,但至少不全面。
例如,下面这幅国画中表现的就是京剧著名剧目《打渔杀家》中的场景。
图02 蒋采苹《打渔杀家》
从上图(图02)中可以看出,画面中两位主角萧恩与萧桂英正在划船。然而,画里本该有船、有水的地方一片空白,但为什么偏偏大家都能理解这个动作的含义呢?
那是因为,船和水自然出现在了读者的脑海中,画中的空白虽然看似什么都没有,但恰好能为画面里主角的动作做补充。
可见,这幅画里的空白也是画,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当然,针对这幅画仍有朋友会问:
受访者1:这幅画画的是京剧的场景,不是京剧原型的场景,但是京剧表演的时候舞台上也确实没有水,这样是不是反而更写实呢?
这位朋友说得非常好,这幅画是对京剧场景的如实描绘,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国画“留白”似乎并不相同。
然而,我们又可以进一步去思考——京剧里的这种表演形式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是的,京剧里用的正是“留白”手法,不用布置水的场景,就能让观众感受到水的存在。
并且,戏剧通过表演者的动作,还能体现不同水流下的状态,在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表演者的同时,还省去了冗余信息,这是符合人的视觉心理的高超表现手法。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字处皆有意”的妙处所在。
二、留白并不都是“虚”
既然有白,就必定有黑。
国画里,“黑白”是一对辨证的概念。正所谓“黑从白现”,离开了白,黑就无所依托,也就无法存在了。可见,白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必须存在的。
同时,中国画里的白并非是空白的纸,中国文人认为“空白即画也”,也就是说纸面上的空白就是画,与纸上的黑是同等性质的,这就是“计白当黑”!
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从大体上说,国画中的“黑”指的是有形的事物,是实体;“白”指的是无形的事物,是虚体。
例如,下面这幅图。
图03 李可染《清漓烟雨图》
上图(图03)中,作者用墨色表现了实体山和船,用留白表现了虚体水和烟雾,这就是国画里最典型的黑白配。
这么说来,国画里的“黑”比较好理解,就是具体是事物对象,但若要问“白”究竟是什么,大部分的人的直观感觉就是那些“天”、“风”、“云”、“雾”、“烟”等虚无的东西。
这种理解实在是太简单粗暴了。
因为,在国画中的“白”既可以是虚,也可以是实,甚至可以是万物。
例如下面几张图。
图04 张大千《云溪垂钓图》
图05 李可染《雨后图》
图06 潘天寿《雷婆头峰》
图07 李可染《蜀山春雨》
从上面几幅图可以看出,中国画里的“白”都是有具体内容的。
第一幅图(图04)中的白是水,是山路;第二幅图(图05)中的白是瀑布、溪流;第三幅图(图06)中的白是石头;第四幅图(图07)中的白是房屋。
以上画中的“白”是具象的,是实体,这容易理解。我们再看看下面这幅图。
图08 蒋兆和《杜甫像》
上图(图08)这是大家熟知的《杜甫像》,画里除了人物的衣服是留白外,人物背后也是留白,但这个留白和其他留白不同,因为杜甫的目光在看着某样东西,因此这个留白不是虚的,它代表的是实物,但它究竟是什么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受访者1:杜甫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可见杜甫看的应该是飞翔的茅草!
受访者2:杜甫放飞的思绪?
受访者3:那是留给我们在课本里涂鸦的空间。
不论大家说什么,画中留白的地方必定是有具体事物的,但这个事物究竟是什么,就只有读者自己心中知道了。
三、留白与“视觉心理”的完美契合
国画中的留白有什么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大部分中国人都可以说个七七八八,无外乎就是突出重点、提升意境、制造想象空间。
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国文人为何会创造出这样一种绘画形式呢?
当然,在这背后有相当复杂的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我们不能一一赘述,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就是,中国画的这种绘画形式是符合人类“视觉心理”的。
何为“视觉心理”?
简单来说就是,人的眼睛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有高度的选择功能,当目光集中在某个观察对象上时,周围的其他事物就会变得模糊,似乎并不存在。
正因为人的眼睛有这种特性,才会让被观察的事物更加突出地呈现在人的脑海中。
对于如何在画作中真实再现人类眼睛的所见,从古自今的中外画家们都没少做努力和研究。
西方美术用经典的透视模型解决了在人眼静止的情况下外界事物的相对真实性,但不能表现出目光移动或聚焦时的那种效果。
现在的照片有了虚化背景的功能,能将对焦的事物清晰化,背景事物模糊化,但这也是相对接近人眼观察而已,我们脑中感受到的事物与照片所呈现的还是有差别。
图09 背景虚化
如图09所示的照片,由于镜头聚焦,背景被虚化了,茅草变得清晰,从而显得十分突出。但当人们在观察这株茅草时,脑海中所呈现出来的影像并不是单纯的如照片般简单,茅草周围的景物应该是若隐若现,甚至是虚无。
上面所说的感官上的感受还不是“视觉心理”的全部,因为人的视觉还有一个“心理”作用!
换言之,就是在不同的心理作用下,事物呈现在人脑海中的影像存在着巨大的不同!
例如,对同一处风景,人开心时看见它觉得明媚无比,而在伤心时看见它又觉得十分惨淡。
对此,西方美术家们也有不少办法来实现,他们通过对画中的色调、光影等的变化来表达人们心中的情感。
但人类复杂的心理活动就真的如画中的色调变化般如此简单吗?
图10 风景照片
图11 风景照片
如上面的两张风景照片,图10与图11是同一处风景,通过调整照片的色调,呈现出明媚和惨淡两张不同的风格效果,虽然能代表人不同心情下所见到的风景,但人类的内心世界比画面复杂得多,这种调整色调、明暗的手法最多只能体现人的情感色彩,而不能如实反应人的内心想法。
由于人类“视觉心理”的复杂性,仅通过技术很难在一幅画作中完全展现事物在人眼中的真实以及内心活动,于是中国文人创造性地在中国画中运用了“留白”手法。
首先,中国画中的“留白”可以完美地诠释事物在人眼中所呈现出的“虚无”状态。
图12 张大千《花卉图》
例如张大千这张花卉图(图12),画中用中国画独有的“折枝法”将桃花和蜜蜂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他所有部分都省略了,变成了“留白”。这不仅突出了画中的主题,同时也是符合人类观察事物时的视觉状态,视线汇集的地方清晰,视线之外的地方则接近“虚无”。
其次,国画里的“留白”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情感。
例如,同样是钓鱼的场景,下面两幅画,您能觉得哪幅画中体现的情感更丰富呢?
图13 梵高《春天钓鱼》
图14 张大千《泛舟图》
梵高的《春天钓鱼》(图13)画面丰满,颜色丰富,在写实之余,还有很强的装饰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梵高的画作表现出一种宁静而闲适的情调,让人心旷神怡。
张大千的《泛舟图》(图14)笔触极为简练,并且运用了大量的留白,画面内容很少但却充满禅意,让人产生无限遐思。
在这些留白中,不同人的脑海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画面,而这些画面正是结合着观画者不同心情而产生的。
例如,心情愉悦的观画者,脑海中可能呈现出的是瓦蓝瓦蓝的天空,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湖水,水中鱼虾欢畅,岸边水草丰茂,一派生气盎然。
而心情阴郁者,画中的留白则可能是浓云密布的天空,凝滞而暗沉的湖水,岸边凋零颓败的枯草,世间万物都好似了无生趣。
可见,中国画中的留白让观画者的思想更为自由,使得画面可以满足不同心理状态下的读者,从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中国画对“视觉心理”的契合度。
四、国画中对留白的“经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国画里的空白不是真的空白,它也是画的具体内容之一。因此,留白与画中的其它有形事物一样,是需要画家认真经营和布置的。
实际上,在中国画里,我们常用“布白”来称呼画家在画里刻意留下的空白,这个空白既是对实体造型的辅助,也是画中实实在在的组成部分。
首先,留白造型要有疏密。
图15 赵之谦《春满枝头》
如清代画家赵之谦的这幅《春满枝头》(图15),花卉后面的背景均是留白,画中的主体(花与叶)与留白共同营造了疏密有致的空间感,从而使得画面鲜活生动。
其次,留白造型要有结构。
图16 梅清《莲花峰图》
明末清初画家梅清的这幅《莲花峰图》(图16),画中的留白与主体相互配合,构造出造型独特的山型与山势,使得画面充满意趣。
再次,留白造型要有层次。
图17 石涛《煮茶图》
石涛的这幅《煮茶图》(图17)中的留白与其主体部分一样,分为了前、中、后三个层次。前方的留白干脆清晰,体现了溪水的厚重凝实之感;中间的留白轻薄通透,体现了雾气的轻盈飘渺;远处的留白若隐若现,体现了远山的层层叠叠。
可见,中国画中的留白也是有层次和虚实的。
最后,留白造型要有主次。
图17 张大千《华山图》
张大千的这幅《华山图》(图18),画中用高亮留白,凸显了山中云雾和水汽的充沛,而周边的留白则若隐若现,与中部云雾的留白形成了鲜明的主次之分,使得画面中间明亮而耀眼,同时营造出还仙气飘飘的氛围。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画里的留白并不是真的“啥都没有”,恰恰相反,中国画里的留白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精髓。同时,中国画里的留白也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需要作者精心布置,才能达到摄人心魄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