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大家好,怎样才能有艺术气质「培养文艺气息的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看陈丹青的节目《局部》,这个节目主要是跟随镜头和陈丹青的讲解,近距离观察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艺术品。不禁令人感叹,艺术的世界真是太美了!不过最吸引人的,还要数陈丹青本人身上的艺术气质了。
气质这个东西说来也玄,你可以通过外在穿搭和举止给人美好的(比如晚晚就通过研究艺术画作搭配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服装),但同时也需要看书充实自己,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谈间才会让外在气质更上一层楼。
一、陈丹青:《陌生的经验》《局部》
《陌生的经验》就是陈丹青《局部》的文字讲稿,不过在成书的过程中,他本人又逐字逐句进行了检查。
所以,如果你对艺术感兴趣,可以先看看《局部》,听陈丹青讲讲自己对这些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期间,可以吸收一些陈丹青本人的观点,看完之后觉得讲得还不错,那就可以在蜗牛搜一搜这本书(分上下两册),可以免费阅读。
书里囊括的东西很多。从中国画到西洋画,从古代到民国到现代。
例如,“千里江山图”中,他这样评王希孟:“通常成年的老熟的大师,喜欢做减法,也就是所谓取舍和概括,可十八岁英年的王希孟呢,他是忙着做加法。人在十八岁年纪,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那就是他的天赋了。”
说起这个,我忽然想到那些青年时期英姿勃发,到中年反而蛰伏起来的大佬们,比如韩寒就是其一。
再比如,说到“人民的胜利”,历史上的每次战争之后,受苦的还是普通人民,愤恨、悲苦、死亡,这些图景没有同情心的画家是看不到的。
在我们中学时期的课本中,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颇为有名。不过当时的我怎么也看不懂这幅画,抽象的人物,莫名其妙的线条。直到后来看了不少意识流之类的文学作品,加上陈丹青的讲解,我才蓦地发现,画面中支离破碎的人和动物,代表的正是苦难。而且不管大人小孩,每个人都张大了嘴在嘶喊。
看懂了画中的内容,才会深深被它打动。
查了资料知道,这幅画所记录的正是纳粹轰炸西班牙重镇格尔尼卡时的景象。
不过陈丹青本人则更喜欢另一幅表现人民的画作:《流民图》。它的作者是蒋兆和,蒋兆和一生喜欢画人,特别喜欢画可怜的受苦人。
看《流民图》,可以感受到一种与《格尔尼卡》完全不同的氛围,它是安静的,是沉默的。如果你看过余华的《活着》,那么可以将它看做是《流民图》的注解。
它表现出的是一种中国人民面对苦难选择接受命运、隐忍活着的伟大精神。
所以这幅画,更能触动每一位血脉相连的华夏儿女。
《陌生的经验》目前豆瓣评分是8.8分,而《局部》开播至今已经三季,评分均在9分以上。
二、高更:《月亮与六便士》《发现高更》
《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的名作,国内这本书的版本已经有几十个了。虽然毛姆称自己是“二流作家”,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可千万不要这么评论他。
最近看过毛姆的两本书,据说都有原型,例如《刀锋》的原型是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月亮与六便士》的原型是法国画家高更。
这本书讲了一个平平无奇的证券经纪人,年到中年,突然抛妻弃子追寻自己的艺术梦想。期间,他遭遇过病痛与贫穷,也出过不少杰作,最终在异乡死去。
身边有不少人到中年的创业者表示,这本书看过好多遍,因为从这个这个证券经纪人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是柴米油盐,还是车房孩子,亦或者是为自己的梦想而活?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是多少人的愿望,却有几人实现呢?
那么《月亮与六便士》之外真实的高更又是什么样的呢?
长久以来,“高更”这个名字本身就是艺术的代表,被人们熟知,但除了作品之外的画家本人也非常值得我们探索。究竟是怎样的时代和社会,造就了这样一位艺术家?他自己面对艺术又发出了怎样的诘问?
《发现高更》这本书通过画家传记、图片,解读了这位一生活在孤独里的画家的真实心境。
例如,关于高更本人与《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有几分相似,本书在第二部分就回答了。
通过对高更一生言简意赅的回顾,不难发现,两人的重合度还是很高的。有人评论说,离家前的高更简直是结婚的不二人选。
但是离家后的高更更像个艺术家,塔希提岛的画作有灵魂——有家不能回的高更,开始自我询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些思考也被高更融入画作中。
在我看来,这本书好的地方,其一是没有过分夸大活着仅仅是老生常谈地将高更的一生复述一遍,它更有该领域的后辈后辈们的探寻与思考。
第一部分中,作家、医师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高更曾居住、逗留过的地方,试图以此感受和理解高更的选择。并点出“如果要为高更的绘画生涯寻找坐标,塔希提岛是他的心灵故乡,布列塔尼则是他艺术创作的转折点”。
此外,还结合高更本人不同时期的经历和心境解析他同一时期画作表达的内容和特点。
《月亮与六便士》由于版本比较多,评分8.0-9.0不等,《发现高更》评分8.7分。
三、蒋勋:《美的沉思》《汉字书法之美》
在我看来,艺术领域的蒋勋比陈丹青更有人情味儿。他对艺术,对美的体悟不仅局限于自己的书或者言谈中。你看他的生活,无处不美;他文字间对人的悲悯,无处不在。
去年跟着音频听了蒋勋说《红楼梦》的课程,“红学”那么高深、繁杂,而蒋勋就专注讲“人”。再后来,跟着读了他的《吴哥之美》《美的沉思》等等美学书籍,真是愈发地欣赏。
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这些极富中国美学色彩的主题,被他一一抽丝剥茧细致地展示给了读者。
这些看起了上了年纪的老古董,被他这么一讲,距离感瞬间消弭。
去粗取精,承袭经典,而非一味复古或抛弃,这才是我们学习前人作品的意义!
蒋勋写道,“‘美’并不只是技术,‘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
这句话,仿佛一下子点醒了我,原始人做的贝壳项链美吗?跟今天做工精巧、材质丰富的饰品对比来看,并不能称得上美。
但是我能想到,小时候当我从母亲手里接过一枚普通的塑料发卡,或《还珠格格》同款蝴蝶发卡,那种欢喜雀跃是至今都难以忘怀的。
我想这样被欢喜环绕的感受,才是最真实、最美的吧。而蒋勋所传达的美,也正是这点。
蒋勋美学研究范围很广,中国传统文化,如《蒋勋说文学之美》《汉字书法之美》;又有西方绘画的《吴哥之美》《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个人比较喜欢他对传统文化的体悟之作,全因为他骨子里的古典情怀。
蒋勋的母亲是旧时代高门大户的大小姐,受过的教育除了传统女性要学的那一套礼仪,还有古典文化知识。家族没落后,蒋勋只能从母亲讲的故事里想象那时的场景,对古典文化的向往自然而然在蒋勋心中埋下了种子。
所以,他讲《红楼梦》是通过自己切身体会来解读的,他对传统的古典美学也有自己的情怀与见解。因此,不可避免地,他的书中会带有不少主观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