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京剧的解析「京剧是吸收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京剧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各地的数百个戏曲剧种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 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和华夏文明精髓之大成,充分汲取其他剧种营养,因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解码京剧:京剧的生命力
撰文/王家娴
部分文字提供/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
京剧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各地数百个戏曲剧种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注定了中国戏曲能广泛消化各种外来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因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作为中国独有的国粹艺术珍品,京剧成为当今世界最具独特民族价值和视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种。追溯京剧200多年的历史,可以窥见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更能对中国文化艺术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从古至今,曲乐在中国一直承担着部分“教化”的责任。洪钟大吕、阳春白雪,必称一个“雅”字。而民歌与地方戏之类,虽最具艺术活力,但难登大雅之堂,被归入“花部”,又名“乱弹”。明清之际,趋向“雅”的昆曲与兴旺的民间“乱弹”相逢,出现“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在北京历经了三个阶段。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山腔、弋阳腔、二簧调等。弋阳腔与京音结合,称为“京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因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而名动京城,有取代京腔之势。乾隆五十年,朝廷发了禁演“秦腔”等的命令。乾隆五十五年,著名的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陆续进京。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京、秦等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花雅之争”融合在徽(班)、京(剧)嬗变的进程中,以“扬花容雅”良好地结束了“花雅之争”。
■ 清代承德避暑山庄乾隆皇帝观剧场面。
嘉庆、道光年间,四大徽班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至道光末年,徽班中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同时,行当划分大体完备,并涌现出了时称“老生三杰”的张二奎、程长庚、余三胜以及名旦梅巧玲、名净任花脸、名丑刘赶三等名角。当时有“同光十三绝”名震一时,为丰富各个行当的声腔及表演艺术有独特创造。而且,此时演出剧目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的嬗变到此已基本完成。
■ 清光绪年间,画师沈容圃以彩色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世称“同光十三绝”。十三绝可称为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从左至右依次为: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
京剧形成的时间大约在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1860年)之间,大清帝国丧钟已经敲响。此时虽然国运衰微,但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与繁荣,人文荟萃,各剧种声腔争胜剧坛。这为京剧走向成熟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尤其是当时清朝统治阶层(包括知识层)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与支持。咸丰十一年(1861年)京剧始入宫廷演出。光绪九年(1883年),慈禧五旬寿日,挑选张淇林等18人入宫当差,不仅演唱,且向太监们教习京剧技艺。自此,清宫掌管演出事务的机构“升平署”,每年均选著名艺人进宫当差,至宣统三年(1911年),计有谭鑫培、杨月楼、孙菊仙、陈德霖等诸行当名家150余人入宫。慈禧嗜好京剧,加之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京剧声势日隆。同时,皇宫外也日日有京剧演出,形成了一统局面。
在中国文化中,京剧更偏于民间文化。恰因基于民间审美,京剧从清末直到整个20世纪获得了此前所有民间艺术从未有过的地位。它也从艺术本体的层面,最大限度地扩展了民间文化与美学的影响,提升了民间趣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使“雅俗共赏”成为现实的可能。
这一时期,出现了代表人物——“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从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中借鉴,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谭派”,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后来的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等,都是在“谭派”又发展出各自不同的艺术流派。
“老生后三杰”外,尚有生行许荫棠、贾洪林等;净行何桂山、金秀山等;小生王楞仙等;旦行陈德霖、王瑶卿等;丑行王长林、罗百岁等。这一时期,旦角崛起,形成了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上述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境界。
■ 清北京大觉寺代社戏图。
经过上百年的锤炼,京剧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它将歌唱、音乐、舞蹈、美术、文学、雕塑和武打等艺术综合融汇在一起,“逢动必舞,有声必歌”。京剧在长期的舞台实践和丰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高度提炼的表演语汇,使生活万象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规范不变,但形式千变万化的表演元素。京剧强调的虚拟性表演,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限制,强调“写意”的表演方法,使“背景在表演中产生”。
京剧剧目题材广泛,既积累了大量的民间生活题材的小戏,又拥有反映社会政治题材、惩恶扬善的正剧。在声腔曲调上,京剧能够汇聚各种声腔曲调,在同一舞台上,既高亢激越,又浑厚深沉,演出丰富多彩,蔚然新声。可以这样说,京剧是由纵向的数千年传统文化,与横向的现实生活广博的文化层面上汲取营养的。它虽是走向大城市,走向宫廷,走向雅化,又不脱离人民,仍保持民间艺术的朝气与通俗,真正能做到雅俗共赏,并走向成熟。
正是这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鲜明的形象化的艺术语汇,使我们的京剧艺术与西方的观众能够超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找到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知音,受到欢迎。
京剧发展益发繁荣,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近代学者齐如山认为平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所以也被称为“国剧”。而上海人则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或“京剧”,这也是“京剧”一名的由来。20世纪初,僵化的传统文化遭到质疑和否定,而雅俗共赏的京剧则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摩登伽女》,程砚秋以《红拂传》,荀慧生以《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形成“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也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
■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家,也是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旦角梅派创始人。嗓音高宽清亮,音质纯净饱满,表演雍容华贵,典雅流畅。擅演《宇宙锋》《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生死恨》《嫦娥奔月》《廉锦枫》《天女散花》《洛神》《西施》《霸王别姬》等。传人有魏莲芳、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
■ 程砚秋,旦角程派创始人。唱腔幽咽婉转,表演上以腰腿功和水袖工见长,尤擅塑造外柔内刚的女性形象。擅演《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贺后骂殿》《文姬归汉》《窦娥冤》《红拂传》《英台抗婚》等。传人有新艳秋、王吟秋、赵荣琛、李世济、李蔷华等。
■ 尚小云,旦角尚派创始人。演唱高亢圆亮,有穿云裂石之胜。念白除韵白外兼擅京白,做工端庄优美,动作幅度夸张性强,节奏鲜明火爆。擅演《雷峰塔》《汉明妃》《林四娘》《峨眉剑》《战金山》《双阳公主》《乾坤福寿镜》等。传人有孙荣蕙、杨荣环、童葆苓、尚长麟等。
■ 荀慧生,旦角荀派创始人。演唱喜则娇柔妩媚,悲则缠绵凄楚。道白吐字清新、声情并茂。擅演《绣襦记》《红娘》《鱼藻宫》《红楼二尤》《荀灌娘》《香罗带》《金玉奴》《杜十娘》等。传人有宋德珠、毛世来、许翰英、童芷苓、吴素秋、刘长瑜、孙毓敏等。
流派纷呈,人才济济,是京剧鼎盛期的又一标志。此时涌现出诸多京剧名家,集百家之大成,取长补短,兼容并蓄,融合于一身;并在表演上形成了独特、系统的理论根据和艺术创造,从编剧、演员、作曲、乐队、服装上都形成了统一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除以“武戏文唱”见称的杨派(小楼)和梅、尚、程、荀四派之外,旦角中有工花旦、艺术精致细腻的筱派(翠花)及工刀马旦、武旦,以武功和“出手”见长的宋派(德珠),唱功刚健委婉、俏丽清新的张派(君秋)。老生流派中,余派(叔岩)简约明快、高派(庆奎)高亢挺拔、言派(菊朋)委婉俏丽、马派(连良)潇洒飘逸;净行中,金派(少山)重唱工,侯派(喜瑞)以表现人物精气神为特征,郝派(寿臣)以“架子花脸铜锤唱”见长……名家辈出,一时难尽。此外,小生行的姜派(妙香)、叶派(盛兰);老旦行中的龚派(云甫)、李派(多奎);丑行中的叶派(盛章)等,都对京剧产生了深远影响,且留下数百出剧目,至今仍是舞台上常演常盛的经典。
■ 张君秋、李世芳之《游园惊梦》。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免遭历史淘汰。清王朝末年,西方的新观念和新事物涌入中国,一批穿着(西化)时装演出的“时装京剧”,也随之涌现,且题材相当多样化。如《惠兴女士》(1905年,谭鑫培和田际云在北京合作创演)、《宋教仁》(周信芳创演)、《摩登伽女》(尚小云创演)、《枪毙阎瑞生》(露兰春创演)、《孽海波澜》(梅兰芳创演)、《红菱艳》(冯子和创演)等。
上世纪初期,“时装京剧”一度大为流行。有人认为加入“弹钢琴唱歌”的时装京剧《红菱艳》(1917年在上海首演)是第一出加上西乐伴奏的京剧(剧中还用了小提琴等西方弦乐器),也是第一出加上西乐伴奏的时装京剧。
“西学东渐”影响着中国的京剧出现时装潮,同时传统京剧也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影响。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其后他再去美国、欧洲、苏联访问演出,受到国外戏剧界的高度重视,将京剧的影响推向鼎盛。京剧遂作为成熟的中国演剧学派流行于世。
■ 生:居各行当之首,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唱、吟、做、白均宜老练、纯熟。《哭秦庭》高庆奎饰申包胥、《群英会》叶盛兰饰周瑜、《金锁阵》王金璐饰赵云、《群英会》马连良饰诸葛亮。(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 旦:扮演女性角色的统称,是京剧行当里的后起之秀。《大唐贵妃》梅葆玖饰贵妃、《长生殿》言慧珠饰杨玉环、《赵氏孤儿》张君秋饰庄姬公主、《锁麟囊》李世济饰薛湘灵。(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 净: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男性人物类型。因为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花脸”。《九江口》袁世海饰张定边、《秦香莲》裘盛戎饰包拯、《青梅煮酒论英雄》袁世海饰曹操、《铁笼山》高盛麟饰姜维。(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 丑:丑行是京剧舞台上的开心果,戏文中的调味品,俗称小花脸、三花脸。脸谱大多只在鼻梁附近画一小块白。《九龙杯》张春华饰杨香武、《秦香莲》马富禄饰太后、《群英会》萧长华饰蒋干、《能仁寺》钮骠饰赛西施。(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 尚长荣在《连环套》中饰演窦尔敦。
现代京剧是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了宣传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所特地编排的传播先进文化的精神武器。在当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宣传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剧被正式列为国粹,成立了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京剧院、中国戏曲学校。京剧在舞台艺术、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文献资料整理出版、对外交流等领域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 新编历史剧《泸水彝山》。
1958年至1964年间出现的“京剧现代戏”,是解放区戏曲改革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新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60年代中期,编演现代戏渐成热潮,一系列著名的京剧现代戏登场。在“文革”时期,京剧传统戏被赶下舞台。《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和《奇袭白虎团》等现代题材的剧作被定为“革命样板戏”,打上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政治烙印。这些剧目描写的都是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的现代生活。演出时,用西洋绘画的写实布景、服装,采用有层次的成套唱腔,以交响化乐队作为京剧的伴奏,有很明显的革新意义。在那段时间,这些剧目是“八亿人民”主要的文化生活。但凡经历过这段岁月的人,都能随口哼上几句,京剧在某种意义上被广泛普及。
■ 《智取威虎山》谭元寿饰杨子荣。
改革开放之初,如何恢复与继承传统、如何发展新的京剧成为当时京剧界面临的最大问题。快速发展的社会也让人难以赞赏传统京剧那冗长的拖腔,京剧的发展一度进入了瓶颈。国家非常重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推出了促进京剧发展的系列政策,加上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为京剧艺术的振兴指明了方向。《曹操与杨修》、《膏药章》、《骆驼祥子》、《华子良》等一批优秀剧目脱颖而出。
■ 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
21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京剧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谭元寿、李世济、梅葆玖、王金璐、张春华、尚长荣等艺术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 新编历史剧《下鲁城》。
京剧要走向现代化,应“一手抓传统京剧的魂,一手点现代审美的穴”。国家大剧院参排的新编史诗京剧《赤壁》即是从现代角度对传统经典的传承与致敬,是对国粹所做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 《赤壁》突破传统京剧虚拟性道具,再现火烧赤壁奇观。
《赤壁》没有囿于传统“三国戏”的束缚,新的剧本截选了六大最具戏剧冲突和故事张力的历史截面,让整部剧情更显集中凝练。在牢牢把握京剧“虚拟性”与“假定性”精髓的前提下,《赤壁》的唱腔华美,唱词精致、优美、藏韵、留香,充分利用庞大舞台,展现了多空间叙事的“强大功力”,描绘了一个充满诗画意境的舞台空间,舞美设计实现了势之宏伟、景之瑰丽、效之神奇、境之禅意,华服霓裳也极为“惊艳”。
■ 新编史诗京剧《赤壁》充分利用庞大舞台,展现了多空间叙事的强大功力,舞美设计瑰丽宏伟,图为泛舟借箭一场。
京剧《赤壁》以场场爆满的姿态,显示着国粹艺术的经典魅力。梨园名家出神入化的演绎,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京剧感受。这种对于京剧的新尝试正在将浓郁的中国京剧韵味与当代审美趣味结合,开创京剧的新时代。
■ 新编史诗京剧《赤壁》:孔明、周瑜酒至半酣准备借箭。
京剧进课堂
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2008年,教育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各年级,自2008年3月~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京剧进课堂”消息传出,社会各界的争议不断。这场争议本身的意义,远大于“京剧走进音乐课堂”本身,对探究包括京剧在内的民族传统艺术如何传承,对思考我们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应秉承何种态度,都具有标本意义。围绕京剧进校园的争议,也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京剧在当代的尴尬境遇,也映照出一些人潜隐的心理焦虑。
在我们争议京剧该不该进课堂之时,一个严峻的现实却是: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传统文化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全国几百种地方戏曲,有相当数量濒临甚至已经消亡。
京剧进课堂,也许受益的将不仅仅是京剧,对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都具有探路的标本作用。我们应该持多元文化态度,在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精华的同时,有效防止传统文化的“水土”流失,守望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今年,国家大剧院隆重举办“京剧神韵 百代流芳—中国京剧艺术大展”,鲜活生动地展示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明年,京剧将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粹的京剧能否复兴光大,焕发持续生命力,我们拭目以待。
■ 小学生学唱京剧《苏三起解》选段。
程长庚,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人。自幼坐科徽班,出科后随父入京,以演《文昭关》及《战长沙》显露头角。程长庚冶徽、汉两调及昆腔于一炉,文武兼精,是京剧形成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嗓音兼具高、宽、亮,高亢之中,别具沉雄之致,神气完足,声情交融。程长庚主持三庆班,受到同行的崇敬爱戴,被尊称为“大老板”,被选为精忠庙的会首。程长庚戏路宽广,能戏300余出。除老生戏外,花脸、小生诸行角色,亦能串演。程后为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