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20世纪的文学和艺术运动,它试图表达潜意识的活动「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毕加索第一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一系列文章里,我们专注于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过程及形式而非专注于任何一位画家的生平,因为这不是我们在此所追逐的目标。
乔治·勃拉克《吉他》1913
相对于容易理解的具象艺术而言,表达形式更为多样颇为奇怪且又难以理解的现代艺术就像一团不易看穿的迷雾。假若我们试图完全地理解现代艺术,走过那片充满疑惑的灰色地带,那么从它发展的路径开始追踪并加以理解也许不啻为一条适宜的道路。
现代艺术的源起最初始于法国印象派的发端。尽管在印象派之前法国就有一些画派抑或画家已经接近现代艺术的大门,但那些作为与行动都是零星的偶尔的此起彼伏的,并没有像法国印象派那样掀起了整个西方艺术界的一片喧嚣与骚动。
关于法国印象派的深刻认识我们会在另一系列文章里来加以阐述,因为它的情形比较特殊。印象派是介于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古典艺术趋向于现代艺术之间具象到抽象之变化的一个有意思的过程,因而把它抽取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更为恰当。
在印象派1874年的第一次展览开始时,巴黎还是没有埃菲尔铁塔的,要在那15年后也就是1889年,埃菲尔铁塔才耸立在巴黎,成为了巴黎新的且永恒的地标。高达312米的埃菲尔铁塔不仅是一个实际的高度存在,在那时它更是一种科技与未来的象征。为此,我们还需要知道的一点是它被设计并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1889年在巴黎开幕的世界博览会,同时也为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
科技与技术的发展是现代艺术的催化剂,这似乎是必然的。直接从技术催发而来的是机械主义,但这并非我们本期的主题,我们以后再谈。
塞尚《圣维克多山》1902-1906
塞尚被后人归于印象派也许是由于他绘画的表达形式接近于印象派,但他自己从来便没有参与过印象派的任何一次展览。虽然这有塞尚个人性格上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塞尚绘画的理念与印象派还是有所区别的。
塞尚在他许多的画里,他开始尝试进行绘画元素形式的分割而不再借助于任何透视理论与技术。这是在印象派、新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又一个极为重大的新理念。就这一点而言,塞尚堪称西方现代艺术之父。
与毕加索大多是纯描绘的立体主义不同,勃拉克的拼贴立体主义走向另外一种方向。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勃拉克的拼贴立体主义的理念与技法甚至影响了后来的达达主义。
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1907
塞尚对于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的主观分割导致了后来的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最先从《亚威农的少女》开始到一发不可收拾。在某一个时刻,二维平面上的空间分割与堆叠与我们习惯了具象形式的形而上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这些冲突对于寻常的观众而言可能是愤怒,但对于追寻新的刺激与理念的艺术家而言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乔治·勃拉克《碗里的葡萄》1926
脱离实际具象的形式却依旧带有具象的模样会让人感觉到难以理解的异样。然而,这正是艺术向前进的必然道路。具象艺术已经达到它的顶峰,再继续在具象的领域内走下去,我们只能在那个顶峰徘徊,实际也就变为了一条死路。
在纯粹的描绘间与实际的物质材料间连接是一种新的思路。它让我们体察所谓的艺术的本真。纯粹的描绘与我们形而上的思考间的断裂处过于巨大,以至于我们没法理解这道断裂间的各种可能性。实际物质材料被切割并拼贴在二维纯粹的绘画空间里,既让我们困惑的同时也让人思考这样的表达形式背后所传递的某种意义。
乔治·勃拉克《单簧管》1912
正如科学与技术制造新的不可能,那么从艺术的角度,是否可以利用非纯粹描绘之外的客观事物来达到科学与技术所能达到的?从而让艺术这古老的形式跟上新的科学新的技术新的思想?
乔治·勃拉克《玻璃与字母的静物》1913
乔治·勃拉克《静物与次中音管》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