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职场中的语言运用技巧「职场沟通艺术」

时间:2023-01-11 11:09:12 来源:惜羽成长屋

大家好,职场中的语言运用技巧「职场沟通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同事在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总能获得很多信息,比如对我们产品的建议,列出详细的优缺点之类的,对产品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我希望也能像同事一样,于是主动问客户对于产品的其他需求或者建议,谁成想无论对哪位客户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敷衍:“挺好挺好,没问题!”

有的客户甚至都没怎么接触过产品,也会这么说,让我很头疼。

为了“对症下药”,最近在看这本《工作中的沟通艺术》,这本书的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就是那本长期霸榜的《沟通的艺术》的作者。

几十年时间,罗纳德·B.阿德勒一直致力于商务沟通、公共演讲等沟通技巧上,同时也在大学给学生们授课,是沟通领域的绝对专家。此外这本书并不是罗纳德·B.阿德勒一个人创作的,还有两位沟通方面的讲师协力完成。

看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沟通绝非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双方交换信息后,共同理解的过程,是需要两个人配合协作完成的。

此外,沟通时候的干扰因素,有时候会成为高效沟通一大障碍。最常遇见的是噪声因素,比如嘈杂的环境,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等,属于环境噪声;还有一种生理噪声,如听觉障碍、残疾等不可抗力;最后一种是当下焦虑的上班族们基本都有的,就是心理噪声。

心理噪声会让即便处于沟通中的我们也会走神想其它事,恐惧、偏见、歧视、敌意等等诸如此类我们心理自带的情感,会影响客观的沟通内容,扰乱我们的讲话逻辑。

我们来讲讲在职场中最常见的一些沟通场景,以及用怎样巧妙的“职场语言”来应对。

职场语言一:避免词不达意,同时简短高效

先来讲个笑话:

爸爸:“小明,爷爷和奶奶谁对你好一点啊?”

小明:“他们对我都很好!”

爸爸:“如果爷爷和奶奶吵架,你会站在哪一边啊?”

小明:“我站旁边……”

爸爸的意思是想问小明支持爷爷还是奶奶,而小明却以为爸爸在问爷爷奶奶吵架的时候,自己站在什么地方,估计小明还得先想一下爸爸怎么问了个奇怪的问题。

这个笑话道出了双方沟通语言方面的问题,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事,明明语句是一样的,却包含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意思。

这种情况在工作中也屡见不鲜。上司说:“上季度你的表现低于均值,我是真的对你期待很高。”

这句话到了我们这里会怎么理解呢?完了,没表现好,辜负了上司对我的期待,让他对我失望了,这已经很明显了,如果我再这样下去,将开除我。

然而事实呢,上司的本意就是想让你好好工作,再加把劲儿努努力,他相信你没问题的。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怀疑自己的理解是否有问题,同时还可能高估自己的表达能力。

上司没想辞退你,而你却对自己的理解坚定不移,每天在诚惶诚恐中度过,甚至影响工作,最后可能真的保不住工作。

在某些时刻,不能准确理解对方的表达,可能会引起不可挽回的事故。

1977年3月27日,由于跑道被占了,指挥员的“可以准备起飞时会告知你”这句话被干扰了,因此无法传送,而飞那一头的飞行员即刻起飞,导致了两架飞机的相撞,583条生命就此陨灭。

在《工作的沟通艺术中》,作者把沟通的描述语言归为两类,抽象描述和具体描述。

当清晰度至关重要时,请使用低级别抽象定义。

低级别抽象是指具体明确的陈述,需要描述得详细一点。

比如跟客户说:“这个项目我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样是不行的,比较笼统,你需要精确到具体的日期,你需要说:“这份工作我至少需要三天时间,下周一上午发给您。”

类似于“很快”“经常”“大概”“也许”这样模棱两可的话,最好不要在工作中常用。

当我们需要用一段话来阐述的时候,避免听者找不到重点,可以先用抽象描述表明这段话的目的,再对此进行具体描述。

类似于读文章,段落第一句话是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后面是展开的具体描述。

我把这个方法用于实际工作中,在与上级交谈的时候,我把我的心声合理简短地说了出来:

“我想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抽象描述)。我的工作不饱和比较闲散,这让我很没有安全感,出差去例如东部那种比较远的地方我也没问题的(具体描述)。”

工作对话是讲究简短高效的,切忌絮絮叨叨,说半天没有重点的沟通。

职场语言二:适当掩盖可能伤害对方的话

工作中,需要告知一些不利于对方的消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未免有些残忍,作者把其称为“残忍性诚实”。

例如,你与同事合作一个项目,他觉得可以了,而你认为这项工作并没有达到要求,你会怎么说?直截了当地说:“我觉得做得还不行。”不仅让对方信心受挫,还会在对方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时候,我们应该采用“策略性模糊”的话术化解。当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或者看法可能会让对方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委婉间接的“策略性模糊”来表达,也就是拐着弯说话,隐藏真正目的却又恰大好处地传达了真正想法。

我们可以这么说:“我想上司一定会希望我们再完善一下数据,以便支撑我们的推想。”

这话听着好像在用“具体描述”的方法详细地把工作的缺陷说出来,其实完美地掩盖了你觉得对方没做好的真实心理。

这种“策略性模糊”偶有失误,遇到对方不听劝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我在临床科室实习的时候,经常看到医生老师会婉转地告诉病人病情,有的患者可以听出言语背后的意思,而有的则就认为是表面意思,并没有意识到是个不好的消息。

一位工伤把脚砸了的患者已经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了,患者的右足模糊不堪,根骨已是裸露出来的程度,医生们最终的方案是截肢,管床医生当时和病人说:

“依据你的情况,我们只能每天给你换药包扎,再一个办法就是截掉,我们的医疗水平有限,没有别的措施了,或者你们也可以去北京看看。”

患者和家属一听,觉得还有救,于是选择了长期住院天天换药,希望可以重新长出血肉来。

我忘不了那天,当患者以及家属知道长好是不可能的事情后恸哭不已的样子,将近三个月的坚持无果,比一开始就告诉他们真相更加绝望。

即使误解不是问题,但也只有发送者和接收者都愿意容忍这种有意为之的清晰不足时,策略性模糊才起作用。缺乏这层理解,结果会很混乱,并且经常有被背叛或操纵的感觉。——《工作中的沟通艺术》

误会是极其普遍的事。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有言不尽意的事情发生,让结果导向变得尴尬。

如何把语言用得恰到好处,是需要钻研学习的一门大学问。

写在最后

撒贝宁在一档节目中,用不同的语气和断句讲出了“北上广你爱来不来”的另外三种意思。

第一种坚定不移要去:北上广,爱,来不?来!

第二种表达向往但是不愿去:北上广,爱,来?不来。

第三种还在犹豫:北上广,爱,来不来?

语言有无穷魅力,正因如此,与人沟通就显得没那么简单。尤其在工作时候,把控好语言,高效输出,是优秀的职场人必不可少的技能。

《工作中的沟通艺术》这本书完全可以当一本教科书,市面上很少有一本书能够如此透彻的、全方位地展现沟通的学问,强烈推荐给每一位职场人研读,帮助我们的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