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你最喜欢的书体是哪种,为什么?「体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在头条号“悟空问答”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虽然篆隶楷行草各有各的美,问题是哪种书体最能表现汉字之美?9个网友的回答,总结为两类意见。一类认为没有"最",无论哪种书体,写好了都美。另一类认为还是有区别,但意见不一致,说楷、行、草的都有,说行草的多些。虽然各有各的说辞,共同点是没人说篆、隶最能表现汉字之美。意见不一,倒更引起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从书体演变过程看,汉字字体的每一次变化,都兼具实用和审美,而且都是以实用为主,审美为副。为了实用,汉字由繁向简变化;为了美,汉字由象形向抽象变化;点画形态数量由少向多变化;笔法由简单向复杂变化。
书体演化还有一个普遍现象,新书体总是先在民间发明使用,到演化到一定程度,这种新书体有的会被官方推广,做为通用书体。如秦篆,汉隶和魏晋以来的楷书,都是不同时代的官方书体。由于楷书做为官方书体使用时间最长,不同时期各有特色,所以又有魏晋楷书、唐楷和明清时期的馆阁体。
篆隶楷做为官方书体,又统称“正书”。为什么篆隶楷能做为正书长期通用,除了实用外,都能体现庄重、庄严。如篆书取圆势象征天,上紧下松,篆字图形有如星辰,给人一种强烈的崇高感和对天的敬畏感;隶书取方势象征地,左右扩展,有平正承上之用,代表了人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思考;楷书取长方形,八法齐备,以活脱脱人的形象来呈现,体现人类自身人文精神的觉醒。
日常生活中,为了把字写得更快,又出现了草书、行书。草书、行书虽然实用且美,但从来也没有当作官方书体。因为正书和行草的原始功用都一样。但社会功用不同。正书像儒,庄重静穆,是社会共性的需要 ;行草像道,散淡灵动,是个人精神自由的需要,是个性的需要。
书体演化到汉魏时期,篆隶草行楷等书体都已具备。从适用的角度,再也没有发明新的书体。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审美价值开始逐渐体现,审美倾向更加强化。在实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书体的艺术性,成为新时期书法家的目标任务。魏晋以降的书法家,为了提高汉字的艺术性,可谓是呕心沥血。
因此,书体之间,其艺术性还是有较大差别的。篆隶楷三体以实用性为主,行书实用性与艺术性相当,草书以艺术性为主。社会发展至今,虽然各种书体的实用价值先后逐渐淡化,成为书法爱好者的艺术追求,但书体的艺术性差异,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我最喜欢的还是艺术性更强的行草书。
有人说写楷书很难,其实写好行草更不易。写正书,依法而行,大致也差不到哪里;而写好行草、 狂草,既要有守法之本领,更要有破法之才情。没有天赋才情和自由之思想,写好行草是不可能的。
在艺术性上,行草书的线条更婉转灵动,体势姿态更多样,在空间上变化的余地更大;在功能上,行草书更能任情恣性,抒发情感。唐朝著名书法家孙过庭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那么,能达到抒情目的的是哪种书体呢?无疑应该是行草书。在颜真卿的《祭侄稿》和怀素的《自叙帖》里,都能看到书写时情感的起伏变化。
在网上找了找五种书体写的刘禹锡诗《乌衣巷》,确实是各有各的美。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艺术性更强的行草书。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