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大家好,《家乡的歌》嘉陵江的歌是什么「嘉陵江之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工作室成员讨论《家乡的歌》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奎 见习记者 李笑阳 郑锐文/图
嘉陵江流经南充,不仅滋润了南充的秀美山川,更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嘉陵江文化。长年在江边劳作的人喊出的号子、唱出的山歌、哼出的小调等,都是嘉陵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充首个市级音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谢雨晴和工作室成员等,走进嘉陵江流经南充的7个县(市、区),寻访民间艺人、文化专家、非遗传人等,挖掘、收集、整理了嘉陵江流域的音乐作品,并编辑成书,以留住和传承嘉陵江流域经典文化。
1挖掘传统传承嘉陵江文化
烟波浩渺的嘉陵江从陕甘的崇山峻岭而来,一路奔涌,在南充留下柔美的身段。晚唐诗人李商隐曾在赴任途中看见嘉陵江,激动不已,写下过“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的千古名句。
“我们想将传统音乐原始、质朴、动人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谢雨晴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南充市教科所体艺室主任、音乐教研员,她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并钟情于民间传统文化。近年来,她领衔的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一直在致力于做一件事,那就是挖掘、收集、整理、传承嘉陵江流域传统和经典的文化。
为原汁原味展现嘉陵江流域民间音乐艺术,工作室成员联合各地教育部门、文化馆专业人员,走进嘉陵江流经南充的7个县(市、区),寻访当地老乡、民间艺人、文化专家、非遗传人等,挖掘最原始、最质朴、最动人的嘉陵江流域传统艺术,收集整理了500余首在民间流传的音乐作品。
完成原始走访、采风收集后,谢雨晴和同事们立即进行整理、筛选、讨论、分析,组织专业人员试唱,从南部县的《对花》、到仪陇县的《拉船号子》,再到蓬安县的《车车灯》……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精选54首作品编入《家乡的歌》一书。
《家乡的歌》从立意到现在,已经过3年多时间。书中内容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川北灯戏、创作歌曲5个单元。其中,创作歌曲为音乐室成员和各地艺术家自创。以第一部分劳动号子为例,不仅有歌曲,还要介绍它的起源、产生的过程、特点等。
劳动号子热情激昂,山歌旋律悠长,小调婉转悠扬,川北灯戏诙谐通俗,创作歌曲契合时代风采……“《家乡的歌》编辑成书后,将作为美育读本介绍给学生们,让学校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丰富、实践基地。”谢雨晴说。
2引入课堂唱响家乡经典
嘉陵江南充段航道曲折,急流险滩多,两岸悬崖峭壁多,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嘉陵江船工号子。《家乡的歌》中,记录了嘉陵江流域的船工号子,如离岸、靠岸时唱的“开船号子”“橹号子”“幺二三号子”,过滩时唱的“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水流平缓、下水搬桡时唱的“平水号子”“下水号子”“数板号子”,上水拉纤时唱的“抓抓号子”“吊号子”“踢脚斑鸠号子”。
在川东北一带,地势险峻,山峦叠伏,石头多,劳动人民抬石(移石)时所唱的劳动号子也盛行。号子节拍清晰、节奏鲜明,由一人领唱,其余人跟唱附和,声量大小、音调高低、节奏快慢则可判断用力时间、大小和位置。
收录于《家乡的歌》山歌单元的《谢家沟好》,就是最真实的流传于劳动人民间的经典。当工作室成员到达村里时,77岁的谢后祝老人即兴创作、随口哼唱,响亮的歌喉、通畅的气息、粘泥土味的歌词,一下唱出了对家乡的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收集整理完这些经典音乐作品编辑成书时,工作室成员们把它们分成了上下册,上册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下册则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如今,《家乡的歌》已进入最后的修订阶段,其中的一些经典音乐作品已经在一些中小学里流传。
“《家乡的歌》完成修订后,将在全市各学校推广使用。”谢雨晴说,现在的年轻一代,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还不多,希望《家乡的歌》系列作品引入课堂,通过校园课程的推动,让学生认识、了解家乡文化,唱响家乡经典。
记者在翻阅《家乡的歌》时,发现每一首音乐作品,都配有生动的美术插画,展示了嘉陵江流域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境。
对此,谢雨晴介绍,在编辑《家乡的歌》时,他们将音乐和美术相融合,并得到了“南充民间传统文化资料”丛书《民间音乐》编委会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南充市美术家协会、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还组织艺术家根据歌曲的内容、自己擅长的领域,给每首歌作了画。
除此之外,谢雨晴和同事们在采集音乐作品时,还现场录制了音频和视频,接下来,他们还将把演唱作品通过网络传播,让更多的人对南充传统文化有更深刻、更直观地了解,传播好南充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