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古诗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词的主要修辞手法
(1)省略
省略,是古代诗词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有着凝炼诗句、调节声韵的作用。常见的省略形式有:
平行省 即在有平行语的情况下省略。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句,在“别”字后面省略了一个“时”字。承前省 即后句省略已在前句出现的字词。如白居易的《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中,“烧不尽”的宾语“草”、吹”的宾语“草”和“生”的主语“草”,都承前省略了。探后省 即前句省略将在后句出现的字词。如《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中,“七月”、“八月”、“九月”的后面都省略了后句将出现的“蟋蟀”二字。人名省 即将诗句中的人名减字。如李白《奔忙道中》的“申包惟痛哭”句,“申包”是申包胥的省称。地名省 即将诗句中的地名减字。如李白《望天门山》的“天门中断楚江开”句,“天门”是天门山的省称。互文省 即把本应合在一起的字词分在上下文中,互相省略而又互相补充。如王昌岭《出塞》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句,“秦”与“汉”本应合说,成为“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现分别置于前后文,前省“汉”,后省“秦”,然而又互相补充,使人正确理解句中的意思。(2)倒装
倒装手法有两种作用:一是调节声韵,二是强调重点。倒装形式一般有三种:
字倒装 如《诗经・东山》的“制彼裳衣”句,“裳衣”是衣裳的倒装;杜甫《出郭相访》的“还往莫辞遥”句,还往是往还的倒装。词倒装 如杜牧《齐山登高》的“菊花须插满头归”句,“菊花”本应作为插的宾语置于“满头”之后,现倒装提前了。句倒装 如温庭筠《苏武庙》的“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两句,前句说苏武从匈奴回,后句才说苏武去匈奴,这是明显的倒装句。(3)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人和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另一名称来代替,从而起到精炼词句、强调特征、调节声韵、突出形象等作用。借代的内容大致有三种:
人借代 即有关人的名称的借代。如杜甫《忆李白》中的“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借“开府”和“参军”这两种官职来代替诗人庾信和鲍照。物借代 即有关物的名称的借代。如苏轼《江城子》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借“黄”来代替黄狗,借“苍”来代替苍鹰。事借代 即有关事的名称的借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举酒欲饮无管弦”,是借“管弦”来代替音乐。(4)双关
双关,就是某一字词除了表面的意思外,还包含着实际要表达的另一个意思。它常常利用谐音来造成这样的效果,其中又可分二种情况:
音同字不同的双关 如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是“思”的双关语。字义不同的双关 如《子夜春歌》中的“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是用黄檗的“苦”,双关到离别之苦。(5)比喻
比喻,就是用另一事物打比方,来说明要表现的这个事物。比喻分三种:
明喻 即明显的用彼物比此物。其中又分三种情况:一是在彼物和此物之间用“如”、“似”、“若”等比喻词连接,如《诗经・出其东门》中的“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用“云”比喻“女”,它们之间加有比喻词“如”;二是不说“甲像乙”,而是说“甲比乙更……”,如李清照《醉花阴》中的“人比黄花瘦”,这种明喻含有夸张的成分,更为形象生动;三是省略了彼物与此物之间的比喻词,如刘禹锡《望洞庭》中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后句是用来比喻“山水翠”的,它们中间省了比喻词。隐喻 即不说“甲像乙”,而说“甲是乙”,在甲与乙之间常用“是”、“为”、“成”之类的词连接。其中也可分三种情况:一是肯定地把此物说成彼物,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二是用疑问的口气把此物说成彼物,如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三是用否定的口气打比方,如《诗经・柏舟》中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其中的“匪”即“非”)借喻 即不说“甲像乙”,也不说“甲是乙”,而是用“乙”来代替“甲”,在诗词中只出现用来打比方的“乙”。如黄巢《赋菊》中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用“黄金甲”取代被比的“菊花”。(6)夸张
夸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丰富的想象,抓住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调,以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艺术效果。夸张手法的运用有多种情况:
抓住特征尽力发挥 如《诗经・绵》中的“周原朊膴膴,堇荼如饴”,把周原上生长的堇茶(苦菜)说成象“饴”(糖浆)一样甜美,从而突出表现周原的肥沃。借用对比突出事物 如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用上天之难比喻行路之难,从而突出蜀道的艰险。利用比喻突出事物 如李白《北风行》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把“雪花”比作“席”,从而突出山的严寒。(7)用典
用典 是指对前人语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的引用它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比如:
直接引用前人的诗句。如辛弃疾《南乡子》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流”,是直接引用杜甫《登高》中的诗句。变化引用前人的诗句 “变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有的是变化字词,如社甫《客从》中的“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是由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变化字词而来;有的变化意境,如杜甫《羌村三首》中的“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写战乱中夫妻重逢,气氛悲切沉郁,但经晏幾道在《鹧鸪天》中变化成“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后,则用来表现女子情思,意境是缠绵婉转的;有的是变化内容,如韩愈《听颖师弹琴》中的“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是用来形容琴声,但经张元干在《贺新郎》中变化成“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后”后,则用来说明惜别非儿女之情。引用神话传说。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吴刚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塞兔”。其中引用了湘妃、素女、女娲、吴刚等一连串神话人物,用来形容李凭弹箜篌的高超技艺。引用历史故事 其中有三种引用方法,一是明用,如白居易《放言五首》中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明白的引用了“周公”和“王莽”;二是暗用,如杜甫《前出塞》中的“功名图麒麟”,是暗用了汉宣帝把霍光等十一个功臣的像画于麒麟图的历史故事;三是反用,如汉文帝爱贾宜之才,将他从长沙召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在“贾生”中却反其意而用之,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来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8)重叠
字和单音词的重叠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重叠后意思不变,只是起加强语气、反复强调的作用,如孟郊《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密”字的重叠;二是重叠后词意变了,如杜甫《咏怀五百字》中的“兀兀遂至今”,兀重叠后在句中当“忙绿”讲,已不是原来的意思。双音词或语句的重叠 在古代诗词中也屡见不鲜。其中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为加强语气、反复强调的重叠,如李贺《苦昼短》中的“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二是词调格律要求的重叠,如《如梦令》就要求这种重叠,秦观的《如梦令》中的“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就属于这种情况。(9)反复
语句的反复与语句的重叠相近,不同的是语句的重叠,前后紧接;语句的反复,前后不紧接。如屈原《招魂》中反复十几次的“魂兮归来”,反复六次的“归来归来”。语句的反复,能起到反复吟哦,层层递进或加强语气、突出重点的作用。
(10)排比
排比是把一些类似的句子排列下来,形成相同的语句结构。如南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由此可见,排比的修饰效果:严谨结构,美化声韵,给人以连贯而下、一气呵成之感。
(11)连珠和连环
连珠和连环是两种特殊形式的重叠和反复。它们的特点是:像串珠和连环那样连结和套合在一起,依次相叠,连续吟哦。
连珠 是把前句句尾的字词作为后句句首,并依次连续下去。连珠的连用分两种情况:一是为修辞的需要,如南朝著名民歌《西洲曲》,全诗共三十二句就用了二十二句连珠,其中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虽非十分规范的连珠,但新颖别致,修辞效果甚佳。更妙的是,这首诗的末句“吹梦到西洲”,竟与首句“忆梅下西洲”形成一种连珠,使全诗进一步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结构十分紧密的整体。连用连珠的另一种情况是因词调格律的要求,如《忆秦娥》和《丑奴儿》就有连用连珠的规定。如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连环 是指一首诗分作几章时,前章的末句作为后章的首句。如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全诗分六章,第一章末句是“我马玄与黄”,第二章首句为“玄黄犹能进”;第二章末句是“揽辔止踟蹰”,第三章首句为“踟蹰亦何留””;第三章末句是“抚心长太息”,第四章首句为“太息将何为”;第四章末句是“咄唶令心悲”,第五句首句为“心悲动我神”;第五章末句是“能不怀苦辛”,第六章首句为“苦辛何虑思”。全诗环环相扣,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